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重症肺炎的特征及病原学特点。
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集在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病原菌分布、病原菌混合感染情况、治疗与转归,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
结果42例患者中,男性发病率较高(90.48%),集中在21~50岁(78.57%);均伴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200个/mm2(100.0%),其中69.05%患者<50个/mm2;73.81%患者白蛋白水平<25 g/L;胸部CT表现为多发或弥漫性分布的密度增高影及磨玻璃样改变。29例成功分离各类菌株(69.05%),共分离各类菌株76株,病原谱前三位依次为真菌(60.53%,46/76)、革兰阴性菌(15.79%,12/76)、革兰阳性菌(10.53%,8/76),92.86%患者伴随2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42例患者中,17例存活(40.48%)、25例死亡(59.52%),单因素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2、白蛋白<25 g/L、机械通气与疾病预后有关,多元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25 g/L、合并机械通气是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92.86%伴随混合感染;另外,低白蛋白水平、合并机械通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