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文学《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以其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寫和对社会的批判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中都对女性有着深切的关注,《复活》中的玛丝洛娃便是在男权社会独尊的环境下生存着,最终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自我救赎使她得到复活。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玛丝洛娃的形象,通过对女性人物命运的反思,引发人们对性别平等和两性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复活》;玛丝洛娃;男权社会;自我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
大法官杰克逊(Lord Justice Jackson)日前维持了对新闻聚合商Meltwater公司诉讼的裁决,该裁决判定服务用户必须获得报 Lord Justice Jackson recently ruled in a lawsuit a
摘 要: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地洞》借一个独自生活在地下的啮齿动物在洞内的焦虑、困倦和挣扎来展现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精神世界。尽管这个小动物选择在森林深处的地洞中生活,隔绝外部世界的骚扰,却要在地洞口留一块苔藓,苔藓方便进出的同时也威胁着地洞的安全。一方面“苔藓”让卡夫卡得以在自由与安宁之间探寻自我存在的意义,同时这一小块“苔藓”也暗示着隐匿在卡夫卡这个看似绝望的孤独者心中不灭的希望和生机。  关键词:
摘 要:从拉康他者理论的视角对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蒂涅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他者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人生“导师”等对拉斯蒂涅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终促使他自我身份迷失。  关键词:他者;拉斯蒂涅;自我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他者理论,又称拉康镜像理论,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拉康认
摘 要:多甫拉托夫作为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第三浪潮代表人物,一直将自己乔装成风趣的笔者出现在读者面前。对着荒诞无序的社会,他的流亡文学慢慢变成了生活的调味剂,用最轻松的笔触渗透出最真实的生活。他笔下对于苏联时期真实生活的解构,在游戏中找到曾经最难忘的痛楚。本文旨以作家的短篇小说《手提箱》以及多甫拉托夫—叶菲莫夫书信体小说为文本,分析揭示其游戏精神叙事创作解构中的荒诞写作,还原作者笔下最本真的面目。  
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成人ITP的年发病率约为(5~10)/10万,女性患者明显
摘 要:本文以分析小说中散落的文化符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呈现作家尼古拉斯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并借助史料勾勒出一战过后南欧的风情。  关键词:文化符号;短篇小说;蔚蓝海岸;上流社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晚宴》是英国著名作家尼古拉斯.蒙萨拉特于1955年创作的自传体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25年的法国,一场
摘 要:《长日留痕》以男管家斯蒂芬在苏格兰小乡村的生活为框架,为我们显示了他作为后帝国时代的遗民的心路历程,小说通过展现英国的景观,从帝国景观、乡村景观,以及斯蒂芬个人的景观这三方面,为我们描绘出了斯蒂芬是如何逐渐地将自己旧式帝国管家的身份转变的,小说所强调的是在帝国的没落以及文化的更迭的背景下,斯蒂芬转变思想,将自己以更加积极的身份重新融入这个新的时代。  关键词:石黑一雄;长日留痕;身份构建 
摘 要:爱德加·爱伦·坡的推理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并有着独特的艺术理论与审美追求。本文从三个角度分析爱伦·坡推理小说“恐怖”的主题,以加深对其作品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爱伦·坡;推理小说;小说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一、前言  爱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小说家, 也是西方
摘 要:独立以来,民族意识觉醒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史诗《玛纳斯》在其民族文化复兴道路上的标杆性作用。为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了巨大努力,力图将史诗《玛纳斯》变成凝聚吉尔吉斯人民的民族符号。  关键词:吉尔吉斯;民族传统文化;《玛纳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1991年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