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发展新趋势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应对建议

来源 :四川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f3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十四五”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方式、规划体系构架、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形势发展新趋势,及其变化对园区规划环评提出的新要求,从优化管理策略、拓展规划环评功能、夯实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应对建议。
其他文献
采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MCM-41进行氨基功能化修饰,并以此作为吸附剂(NH2-MCM-41)来去除阴离子染料废水酸性品红(AF)。应用平衡吸附法,重点考察了溶液的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吸附时间以及染料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进行吸附机理分析。实验得出:溶液的pH值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染料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质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下降。Langmuir模型对染料的等温吸附行为拟合效果最好,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解吸附研究得出NH2
为探究鱼腥草在镉(Cd)、铅(Pb)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证明鱼腥草用于修复土壤中Cd、Pb的潜能,本文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经Cd、Pb单一处理及复合处理的土壤对鱼腥草抗氧物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简写分别为SOD、POD、CAT)的影响。结果显示:Cd、Pb单一作用时,低浓度促进鱼腥草SOD的活性,高浓度对SOD的活性影响不显著。Cd-Pb交互作用影响程度
针对脉冲性负载的需求功率下母线电压大幅波动的问题,在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储能拓扑结构下提出了虚拟直流发电机的混合储能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传统的下垂控制基础上添加虚拟直流发电机控制环节,实现了由混合储能系统输出惯性功率来支撑直流母线上的功率变化。在带脉冲型负载运行的条件下开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虚拟直流发电机的混合储能控制方法有效平抑了脉冲型功率波动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大幅波动,并保有下垂特性让不同类型的储能元件能够按照下垂系数来响应直流母线上的波动功率,在添加新的储能元件后仍能很好抑制脉冲型负载引起的
利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找出工业源影响环境质量的废水、废气两个因子,结合全市工业源污染排放特征,对重庆市工业源区域环境污染分布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万州区因辖区内工业源废水中总氮和氨氮排放量较高,受工业废水污染影响较大;綦江区、长寿区和江津区因辖区内工业源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高,受工业废气污染影响较大;涪陵区、永川区、合川区因辖区内工业源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都相对较高,受工业源废水、废气的复合型污染;其他32个区县工业源废水、废气特征污
利用2015~2019年云南省16个州市29188个空气质量日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及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AQI(空气质量指数)及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近5年云南省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2019年云南省SO2、PM2.5、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NO2浓度保持基本稳定,O3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各年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值波动较小
随着二次供水系统在城市的大量普及,二次供水系统中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厂远端小区二次供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采用了一种小型的全自动电解制氯系统,可将二次供水水箱中余氯的浓度稳定在设定值,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滋生,并且该系统具有就地制氯、占地面积小、制氯效率高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城市二次供水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及应用前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近年来中央与地方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推动山地城市城乡融合更是这个时代长期研究的课题。随着成都市“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将国家战略与地域特色结合,寻求乡村地区城乡融合的新路径是成都市的创新实践。鉴于此,以彭州市为例,分析彭州市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引、以城乡融合理念为核心,从产业经济发展、全域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塑造等方面探索山地城市城乡融合实践,以期为同类型规划提供参考。
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获得原野γ辐射剂量率,通过数理统计方法中的数据分布检验、样本容量检查等方法得到原野γ辐射剂量率水平为146.8±15.0nGy/h;通过方差F检验,采用双总体t检验得到本调查阶段的数据同以往调查结果在同一水平;通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已调查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统计、评价,查看监测得数据是否满足调查要求,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科学的得出该区域辐射水平现状。研究过程避免了因评
以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的MODIS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法、最大值合成法等方法,获得了2015~2019年三期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体上看,2015~2019年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70%以上区域属于高植被覆盖度区,且绝大多数为核心区;高植被覆盖区平均海拔是2400~3300m,较高和中等植被覆盖区平均海拔是3600~4100m,海拔过高或者过低植被覆盖度都会偏低;植被覆盖度呈逐年增长趋势,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增多7.6%,低植被
生态保护红线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本文以若尔盖湿地生态保护红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以3S技术为手段构建遥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模型,对若尔盖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区2000~2019年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遥感监测分析,以期为该红线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思路。结果表明:红线区多年平均生态环境状况等级所占比例:优占42.8%、良占47.7%、一般占7.1%、较差占2.1%、差占0.4%,主要为优和良,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