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景和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主流之争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内外景和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疾病的阐释和治疗之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停的此起彼伏,二者一直以敌对的姿态发展着,并没有完美的融合而指导着中医的应用。
  【关键词】 内外景 阴阳五行 主流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398-01
  1 历史沿革
  内景本是道家术语,指的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筋脉等形体,而在医学家的眼中则被分成内景和外景两大部分:内景指的是人体的脏腑,外景指的是经络筋脉肉骨皮体系。在早期的医学发展之中,医学家们研究医术阐述病理,靠的是朴素直观的观察,并不是归纳演绎。
  1.1 早期的主流理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外景在医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没有融合到医学之中,中医学仍然保持着医学的纯洁性。到了汉代以后,某些医学家就尝试着将阴阳五行跟中医结合起来,经过了反复多次的尝试之后,终于有一种或者数种结合方法被挖掘出来,比如目前教材中的五行配属体系。但据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五行配属体系远远不止这一种,如汉儒许叔重撰《五经异义?古文尚书》记载:“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不止这一本文献如此记载,当时很多儒学家在了解医学之后也作了类似的阐述或记载,《礼记》、《尚书》、《说文解字》等都有类似的文字内容,《太玄经》注文云:“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就显得更为直接。所以有人批评现今流传下来的五行体系,说“出自道家医籍,以为左肝右肺上心中脾,不顾实物部位”。这种五行归属体系是很直接的,完全按照内景中的脏腑部位划分的属性,说明了当时的先辈是完全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但不知什么原因,这种五行归属体系并没有流传下来。这并不能说明现今五行体系是比较合理或者完美的,亡失的东西远远要比流传下来的东西丰富。
  1.2 隋唐之前
  阴阳五行等这些哲学思想在跟中医理论结合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没有变成主流理论,只不过作为一种辅助的阐释理论,弥补医学自身的缺陷。隋唐之前,医学理论一直保持着这种局势,内外景理论始终保持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灵枢》中五行观念可以说只有非常表浅的渗透,阴阳理论在该书中也只不过是仅仅代表了表里,完全没有阴阳的其他含义。如本输篇井穴的五行配属,刘衡如就认为是后人所加[1]。书中大量充斥着内外景理论,也叫脏腑身形。比如单纯的筋病,正规的处理应该是以痛为腧,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在筋守筋,并没有按照《素问》中的归属体系而调肝。同样的道理,皮肤病真正从肺来调理的,从现有的数据资料来看,也并不占多数。无论是阐释病理还是治疗,整个《灵枢》可以说都是从内外景的路在走。阐述疾病基本病机病理的专书《诸病源候论》,也被后人誉为医经,对疾病的解释,基本上也是完全按照内外景的理论加以发挥。
  1.3 宋元之后
  宋金元时期是医学门户大开的时期,诸多原因造就了当时的医学发展。元人屠城,不杀匠人,当时的诸多儒士纷纷学医以避不测[2]。儒士对于阴阳五行的理解肯定要超过医学家,所以当时很多文人出身的医家可能就会将阴阳五行的地位加以提升,如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对疾病的阐释发挥就完全使用的五行生克以及“亢则害,承乃制”理论,将传统的医学正统——内外景理论完全剥离出去,使中医摇身一变,成为思辨医学,丧失了医学的朴素本质。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思辨发展到了极端,如果谈医不言阴阳五行则有不懂医学之嫌。更有甚者,纯用阴阳说理,如《医贯》诸书。医学变得玄玄乎乎,使人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在。随着西学传入中国,有些医家如唐容川等也尝试着将解剖学重新引入中医,但此时的主流医学已经变成了阴阳五行哲学体系,所以并未产生较大的反响。
  2 二者之比较
  2.1 病理阐释比较
  按照内外景理论,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是造成疾病的易感性的内在因素。《灵枢》的观点认为肝大之人易患胃痛的原因是肝胃相邻,肺如果位置偏下也会影响肝而出现胁下痛,悲伤导致的呼吸不顺畅是因为心系急压迫了气道等等,这些全部都是非常直观的认识。但如果归属到五行理论中就变成了金克木、木克土、火克金这样的无根理论。
  2.2 治疗
  《灵枢》在治疗理论中,形体病的治疗,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在局部处理,如筋病骨病肉病,经络病则需根据脉象确定方案。后世也有部分医家仍然掌握着内外景,如史载之治疗眉州米思古得疾不能食,闻荤腥则呕,惟用大铛旋煮汤沃淡饭,数数食之,史载之曰∶俗辈不读《内经》,而妄医人之疾,可叹可骇。君之疾正在《素问》经中,名曰食挂。凡人之肺,六叶舒张而盖,下覆于脾,子母气和则进食。一或有戾则肺不能舒,脾乃为蔽,故不嗜食。遂授之一方,以清气润肺为治。服三日,病者鼻闻肉味觉香,取啖之,甚美。又如钱乙治疗一乳妇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郁李去结,随酒入胆,结去,目则能瞑矣。假如从阴阳五行来考虑,这些病首先从阐释上可能就能使人迷惑,确立的治疗方案直到效果产生,可能不会比上述迅捷。
  3 结论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体痛苦,并不在阐释疾病理论的优劣。但合理的阐释理论可能会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直观的内外景理论可能要比哲学理论更能指导临床,而不会出现不同流派不同治疗,甚至同一流派不同医生的治疗方案不同这种现象。
  参考文献
  [1]刘衡如校.《灵枢经校勘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06.01
  [2]钱穆.《国史大纲》. 商务印书馆, 2011(2):653页
  作者简介:姓名: 李雪荣:女1984年03月16日:汉族 籍贯:山东省菏泽市职称:助教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医外科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观察盐酸度洛西汀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4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联合坤泰胶囊和单用坤泰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2、4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35/40)、52.27%(2
【摘 要】 随着近年来各类医疗纠纷的不断发生,病历作为一类新的认定医疗伤害责任的法律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次研究通过对医院病历资料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对其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法和必要性,以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病历资料 管理 医疗纠纷  引言  病历是医疗人员对于患者所患疾病的发展、转归所进行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一系列医疗过程的记录,其也是将治疗
用准地转正压模式,在无环境气流的情况下,实施了8组时间积分大于5个模式日的试验,在模式大气台风移动的过程中,清楚地显示了移速突然变化的现象,台风移速突然变化与前期台风环流的非
目的:探讨三组用药方案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396例经胃镜检查确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组: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药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用中医辨证治疗肩周炎100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8%结论,医辨证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 中医治疗 肩周炎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0293-01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等,属中医“肩痹”,“ 肩凝”等范畴。传统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年老体弱,肝肾亏
1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 “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 “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1 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1.2 各种休克: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采用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气温,降水等资料环境条件的反应函数,建立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粮食产量变率理论推算模式,分析了在主要农作物生长季气温升,降1-2℃与降水增,减10%-20%的各种组合
【摘 要】 目的:探析慢性鼻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1-2015.4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中医汤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半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