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炎是影响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是造成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成年人多发。人们随着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对牙周炎不再陌生,但仍有不少误区。
很多人认为,牙周病就是牙周炎,这是错误的。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的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多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发生,偶有自发性出血。如果未及时治疗,牙龈慢性炎症扩展到牙周深部支持组织,累及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可发展成牙周炎。临床上大多数牙齿松动、脱落,都是牙周炎造成的。
牙周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受到牙周炎“纠缠”。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35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明显升高。由于遗传因素等影响,有些患者在20岁左右即可发生牙周炎,且病情较一般患者更严重。孕妇、烟民、糖尿病患者和牙列不齐者尤其需要注意自己的牙周健康状况。
龋病和牙周炎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龋齿即大家常说的“蛀牙”,是在致龋微生物作用下,牙齿硬组织逐渐被分解、变黑、软化、崩解,最终形成龋洞的过程。牙周炎是致病微生物作用于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产生的病变。轻度牙周炎的典型表现为刷牙出血、牙龈红肿等;中度牙周炎可表现为咀嚼无力、口臭、牙齦退缩、牙根暴露、牙龈肿痛等;重度牙周炎可导致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与人们常认为的“牙不痛,牙齿没毛病”不同,一般来说,牙周炎早期不会引起疼痛,患者多因牙龈出血、咀嚼不适等就诊时被发现。因此,不能将没有牙痛等不适与牙周健康画等号。
①有效刷牙。每天认真有效刷牙是预防牙周炎最重要的手段,宜采用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的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②定期口腔检查。健康成年人应该每6~12个月进行1次口腔检查,并进行龈上洁治(俗称“洗牙”)。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复查间隔应缩短至3~6个月。③戒烟。烟草烟雾中的气体与尼古丁、焦油(多环芳烃等)可以影响口腔微生物构成、牙周组织免疫反应和愈合能力,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牙周炎的高危因素。相比于非吸烟者,吸烟者的牙周炎患病率更高、病情更重,失牙率、无牙率显著升高。为维护口腔健康,烟民应尽早戒烟。
口腔医学界称牙周炎为“不死的癌症”,其被认为是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牙周炎不仅影响患者咀嚼、发音、外观,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全身健康。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牙周炎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例如,糖尿病的发展是导致患者产生牙周炎的因素之一,而牙周炎反过来又可以增加糖尿病的治疗难度,加速病情恶化。
医学上的感染常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往往需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而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致病微生物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的慢性炎症,是多因素性慢性感染性疾病,不同于一般的感染。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牙周炎效果不佳,常需要综合治疗,必要时还要进行牙周手术。故牙周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只要造成牙周炎的致病微生物长期存在,牙周炎便“如影随形”。因此,治疗牙周炎的主要方法为彻底清除牙菌斑、牙结石。
一般来说,牙膏由摩擦剂、保湿剂、发泡剂、芳香剂、防腐剂、着色剂等组成,其中,摩擦剂配合牙刷共同发挥清洁作用,是牙膏的“主力军”。而功能性牙膏大多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添加了某些具有抗菌、抗炎、止血功能的成分,如氯己定、康齿宁、中草药等,仅能起到缓解炎症的作用,并不能清除菌斑和结石,使用功能性牙膏治标不治本。
专家提醒:当患者出现刷牙出血、牙龈肿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擅自服用消炎药物,更不要迷信消炎牙膏、漱口水等。
随着病情恶化,牙周炎造成的牙周组织丧失是不可逆的,但这并不代表牙周炎的治疗没有意义。及时、正规的治疗很重要,拖延越久,治疗难度越大。
牙周炎的常见治疗方法有以下3种:①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松动牙固定术等,必要时需要辅以药物治疗。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通过基础治疗可获得明显的疗效。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治疗中的药物治疗仅为“配角”,不可替代龈上洁治等治疗措施。②牙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率,保障牙齿健康发育,适合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式,如牙周翻瓣术、截根术、膜龈手术等。③修复治疗。部分失牙、牙列不齐患者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正畸等治疗,以恢复牙齿美观或咀嚼功能。
另外,即使经过系统治疗,牙周炎患者仍应遵医嘱定期随访,了解牙齿恢复及口腔内的菌斑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防止牙周炎复发或进展。
李晓军
┋误区1┋ 牙周病=牙周炎
很多人认为,牙周病就是牙周炎,这是错误的。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的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多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发生,偶有自发性出血。如果未及时治疗,牙龈慢性炎症扩展到牙周深部支持组织,累及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可发展成牙周炎。临床上大多数牙齿松动、脱落,都是牙周炎造成的。
┋误区2┋ 牙周炎是老年病
牙周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受到牙周炎“纠缠”。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35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明显升高。由于遗传因素等影响,有些患者在20岁左右即可发生牙周炎,且病情较一般患者更严重。孕妇、烟民、糖尿病患者和牙列不齐者尤其需要注意自己的牙周健康状况。
┋误区3┋ 只要没有龋齿及不适症状,牙周炎就与我无关
龋病和牙周炎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龋齿即大家常说的“蛀牙”,是在致龋微生物作用下,牙齿硬组织逐渐被分解、变黑、软化、崩解,最终形成龋洞的过程。牙周炎是致病微生物作用于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产生的病变。轻度牙周炎的典型表现为刷牙出血、牙龈红肿等;中度牙周炎可表现为咀嚼无力、口臭、牙齦退缩、牙根暴露、牙龈肿痛等;重度牙周炎可导致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与人们常认为的“牙不痛,牙齿没毛病”不同,一般来说,牙周炎早期不会引起疼痛,患者多因牙龈出血、咀嚼不适等就诊时被发现。因此,不能将没有牙痛等不适与牙周健康画等号。
特别提醒:预防牙周炎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①有效刷牙。每天认真有效刷牙是预防牙周炎最重要的手段,宜采用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的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②定期口腔检查。健康成年人应该每6~12个月进行1次口腔检查,并进行龈上洁治(俗称“洗牙”)。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复查间隔应缩短至3~6个月。③戒烟。烟草烟雾中的气体与尼古丁、焦油(多环芳烃等)可以影响口腔微生物构成、牙周组织免疫反应和愈合能力,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牙周炎的高危因素。相比于非吸烟者,吸烟者的牙周炎患病率更高、病情更重,失牙率、无牙率显著升高。为维护口腔健康,烟民应尽早戒烟。

┋误区4┋ 牙周炎只是炎症,危害不大
口腔医学界称牙周炎为“不死的癌症”,其被认为是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牙周炎不仅影响患者咀嚼、发音、外观,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全身健康。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牙周炎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例如,糖尿病的发展是导致患者产生牙周炎的因素之一,而牙周炎反过来又可以增加糖尿病的治疗难度,加速病情恶化。
┋误区5┋ 牙周炎是感染造成的
医学上的感染常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往往需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而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致病微生物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的慢性炎症,是多因素性慢性感染性疾病,不同于一般的感染。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牙周炎效果不佳,常需要综合治疗,必要时还要进行牙周手术。故牙周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误区6┋ 患了牙周炎,每日使用功能性牙膏就能不治而愈
只要造成牙周炎的致病微生物长期存在,牙周炎便“如影随形”。因此,治疗牙周炎的主要方法为彻底清除牙菌斑、牙结石。
一般来说,牙膏由摩擦剂、保湿剂、发泡剂、芳香剂、防腐剂、着色剂等组成,其中,摩擦剂配合牙刷共同发挥清洁作用,是牙膏的“主力军”。而功能性牙膏大多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添加了某些具有抗菌、抗炎、止血功能的成分,如氯己定、康齿宁、中草药等,仅能起到缓解炎症的作用,并不能清除菌斑和结石,使用功能性牙膏治标不治本。
专家提醒:当患者出现刷牙出血、牙龈肿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擅自服用消炎药物,更不要迷信消炎牙膏、漱口水等。
┋误区7┋ 牙周炎会造成牙周组织不可逆丧失,治疗意义不大
随着病情恶化,牙周炎造成的牙周组织丧失是不可逆的,但这并不代表牙周炎的治疗没有意义。及时、正规的治疗很重要,拖延越久,治疗难度越大。
牙周炎的常见治疗方法有以下3种:①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松动牙固定术等,必要时需要辅以药物治疗。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通过基础治疗可获得明显的疗效。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治疗中的药物治疗仅为“配角”,不可替代龈上洁治等治疗措施。②牙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率,保障牙齿健康发育,适合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式,如牙周翻瓣术、截根术、膜龈手术等。③修复治疗。部分失牙、牙列不齐患者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正畸等治疗,以恢复牙齿美观或咀嚼功能。
另外,即使经过系统治疗,牙周炎患者仍应遵医嘱定期随访,了解牙齿恢复及口腔内的菌斑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防止牙周炎复发或进展。

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