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上的非遗走廊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dl0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因非遗丰富而多彩。但同时,贫困也是贵州最大的难题。
  贵州非遗和自然生态更多地依托和承载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中,但它们同时大多又是极贫村。抓住其振兴,就抓住了非遗保护传承和多彩贵州发展的“牛鼻子”。在江县城26千米之外就有一个这样的传统村落——丙妹镇大歹村。从江县是贵州脱贫攻坚最难的县、大歹村是从江县最难的点,可谓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全省最为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大歹村有287户人家,人口却达到2 047人。平均每个家庭有7口人,最多的一家有11个孩子。加上山高坡陡、耕地稀少、无产业支撑等因素,造成该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2.56%。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实现2020年贵州全省脱贫的目标,2019年10月,贵州省纪委书记亲自挂帅督战。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发现这个地方经济发展无亮点、产业基础不够坚实、教育和婚育观念严重滞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7大举措: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让更多贫困人口受益于规模化产业;切实组织好劳务输出工作,借助省交通厅帮扶契机,重点组织群众参加从江县基建项目,让群众离土不离乡;让人口劣势转为人口优势,同时增强教育力量、开设夜校、民艺培训等,让村民掌握技术,成为务工好手;做好民俗文化挖掘,突出亮点特点,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等。此外,为了早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帮扶单位在贵州省交通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同年11月,在贵州省纪委书记再次到大歹调研的头天一晚上,依据“做好大歹民俗文化挖掘——突出亮点特点”的精神,按照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等非遗助力扶贫、非遗 扶贫促乡村振兴理念,通过省、州、县文化和旅游部门连夜碰撞和沟通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赵罡院长,“山脊上的非遗走廊——大歹苗寨”文化旅游保护发展思路和非遗品牌出炉。围绕这一突出大歹苗寨亮点和文化旅游保护发展思路的主题,该如何呈现亮点呢?
  2019年12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编制的《从江县大歹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完成,2020年3月《从江县大歹村乡村旅游节点方案设计》完成;尽管受疫情影响,3月中旬,经过贵州省非遗中心调研,结果发现,这个仅有2 000多人的村子,除了非遗曲艺类代表性项目外,其他非遗9大类代表性项目竟然全都有。而且除了大歹村,在附近的小融、大融、代家寨、老或等村,也有不少非遗项目。因此,通过对周围各村寨的梳理,将各个村落的非遗项目“点”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条文化旅游“非遗走廊”。在专家指导下,帮扶工作组按照“山脊上的非遗走廊”这一主题,通过普查、发现、梳理、整治、建设,通过以共同绘制了“山脊上的非遗走廊——大歹苗寨”手绘导览图为抓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统一指挥棒运用好。
  2020年4月份,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跟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组织专家到大歹村,不仅对当地居民进行刺绣等传统技艺培训,还建起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非遗扶贫家庭工坊”。经过短短5天的培训,村民就能以不同于以往的材质,绣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跟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如此一来,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手工艺产品很快转化为订单。
  与此同时,大歹村围绕“如何保护和治理”“怎样让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组织跨界专家探讨,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从种树和培植花草入手,通过环境整治开始推进实施,例如增加了废弃水池的功能性建筑物、增设文化娱乐生活场地、利用旧房屋改造成非遗餐厅、恢复苗族鼓楼等。并且,所有工作都遵循了传统村落保护原则,按照文物建筑的修缮要求——原材料、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原环境,较好的呈现人文和自然状况。例如,苗族鼓楼的修建,不仅要按照传统工艺修建完成,修建者还必须是当地工匠。而且,修建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当地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挖掘、保护和抢救。经过系列改造升级,大歹村的整体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呈现出活力、活態。
  基础工作推进的同时,接下来就是培训和宣传推广,通过拍摄“山脊上的非遗走廊——大歹苗寨”宣传片、手绘旅游导览图等。借助电视台、互联网、直播平台等媒体力量,当2020年7月30日开园时,大歹苗寨的文化内涵、饭稻衣棉的农耕体系和鼓楼、民居、禾晾、仓房等干栏建筑群纷纷得到了游客的赞许,展示的手工艺品也广受青睐。10月4日,十月黄金周期间,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用3分59秒专题播报“大歹苗寨走上旅游脱贫路”。“山脊上的非遗走廊——大歹苗寨”从2020年7月31日开园到10月底,3个月时间,已接待游客8 000多人次。
  帮扶工作为大歹村注入了活力,也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村民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接纳新事物,为大歹村的未来增添更多希望。
  聚有情怀的人,做有温度的事。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振兴大歹苗寨,我们看到了发挥“专家作用”和“典型示范”的重要性,值得大家深思。乡村振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工程,点多面广,需要做到精准,且一村一策,需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智慧和全程参与作用。
  01 人文与历史
  学术主持:陈红雨
  参会嘉宾:徐艺乙 赵农 金江波 王子怡 董波
  分享内容:
  《滕固的河南古代文化遗产考察与研究初探》 韦昊昱
  《
其他文献
看起来长得像70后的王鹏程,实际是标准的80后,热爱自由,性格干脆。辣酱,算是他的第二次创业,但他很乐观:“我就是想趁着年轻做不同的尝试,年轻嘛,不用那么早就追求稳定。”虽然是第二次创业,也要像从来没失败过一样有信心。  穷游的味道  与大多数80后一样,王鹏程的经历挺丰富,学市场营销,但做过保安、服务员,也发过传单、卖过房子,建材、保健品销售也都尝试过,甚至还摆过地摊,最后一份工作是金融销售:“
铁门后的灯彩最真实  “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榄,绮窗丝障,十里珠帘……薄暮须臾,灯船毕至。火龙蜿蜒,光耀天地。扬槌击鼓,塌顿波心。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在余怀的《板桥杂记》中,他以细腻的画笔描述宋代这个歌舞升平时代下的秦淮灯会。让人对遥远的时代充满无限憧憬的同时,也让人对秦淮灯会上的主角秦淮灯彩多了一些惊奇。  正月过尽之前,南京的制灯
在中国风筝家族中,南通板鹞因绑扎大量哨口,在飞行时发出响亮又充满节奏的旋律而独具特色。不过,正是这样的特色,导致南通板鹞在今天的发展困境。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北方称“鸢”,南方称“鹞”。在“北鸢南鹞”中,无疑要数南通板鹞最具特色。它形似一块巨大的平板,上面绑扎着几十上百个大小不一的“哨口”,在飞行时发出响亮又充满节奏的旋律,宛如正在演奏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在中国风筝家族中堪称一绝。  每年
热播剧《琅琊榜》中,麒麟才子梅长苏不仅善于权谋,布置宅院也是得心应手。原本平淡无奇的苏宅,在他的精心规划下,变得错落有致、怡情逸景。  不禁让人感叹,古人如何装修房屋?有哪些布置?  由于古代房屋修建时,门窗墙等皆固定,又不需要开槽埋线,所以室内装修主要是做室内空间的分隔。当房屋使用功能发生变化,隔断也要重装。古人惜物,既然分隔会有变化,那么隔断就不能是固定的砖墙。那分隔办法究竟有哪些呢?主要有碧
建于1987年的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在30多年的时间中,不断刷新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印象。与“公园”这个标签相比,拉·维莱特更像是一个面向各年龄段,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公立艺术教育机构。它通过举办各类新颖且优质的文化传播活动,让儿童艺术教育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人”是拉·维莱特公园不变的主题。怎样通过内容和场景的有机设置,引导游客参与到文化互动之中?如何才能不
《和美》纯银丝巾果盘造型模仿中国传统的竹编果篮,果盘上似披了一条柔软的江南丝巾,让人不禁伸手去触摸它柔软的质地。但事实上,无论是果盘,还是“丝巾”,均是由整块银板纯手工錾刻而成。錾刻工艺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皇家造办处独有的秘制工艺之一,利用银片的柔软和延展特性,依据纹饰设计,选用平面雕刻、镌刻或镂刻等手法,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这个果盘在工艺大师的勾、采、落、压等錾刻手法中,将丝巾的缕缕
崂山,是中国纬度最高的产茶区,温暖的海风、肥沃的水土,带着湿气的云雾,让崂山地区特有的绿茶带着独特的豆栗香气。以前,崂山地区的茶叶主要种植在道观里,数量不多,产量不大,所以崂山的绿茶在很长时间里并不为大家所知。加上茶区石峰耸立,三面环海,湿度较大,霜期与雪期较长,所以茶叶的灌溉用水是崂山泉水,也让崂山的绿茶格外清冽。  而小躺家的茶园,就背依着崂山,面朝着大海,几块小田分散在山崖上,总共4亩左右,
漆,在日文里为润泽、美丽的意思。  10世纪末到11世纪后半期,日本逐渐脱离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愈发有了日本特色。平安时代,涂漆法、平纹、螺钿、莳绘大力发展,造型也更加精巧华丽,留下著名的亁漆箱、京都仁和寺的宝相花迦陵频伽莳绘册子箱。到了日本文化最繁荣的江户时代,有八桥莳绘砚盒、舟桥莳绘砚盒等,各地生产的漆器日用品也开始行销全国,筷子、椀1、建筑等物品走进日本人民的生活。  若将漆餐具拿在
蝴蝶一直以来都是美的象征,若是漫天的蝴蝶都在姑娘秀发上翩翩飞舞,那景象也应在梦中。但手工艺术家Iryna Osinchuk-Chajka使用EVA泡沫制成了不怕水、可洗涤、不变形、不褪色的纯手工蝴蝶头饰,让梦中的蝴蝶蹁跹成为现实。  约180元  www.etsy.com
中韩现代漆艺的兴起与领军人物  现代漆艺术是传统漆工艺的延续和发展,20世纪上半叶,世界进入工业文明的历史阶段,漆艺作为手工艺的代表,其使用方式、审美表现和社会价值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随着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漆工艺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漆艺术。  中国近现代漆艺术的发展,源于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兴起。其中最早引入现代漆艺艺术创作理念的当属庞薰琹、雷圭元、沈福文等艺术前辈。庞先生早年在法国留学时深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