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国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全称、简称、“全称+国”、“简称+国”四种,每种之下又有一些特殊的次类.在构词上,“单音节国名+国”形式的使用范围很广,同时也大量存在着“多音节国名+国”形式.在用法上,单音节国名可以和多音节国名并列出现,而且国名的四种表达方式可以混用.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汉语的明晰性原则占有重要地位,与现代汉语中韵律原则更为优先形成鲜明对比.二者的转移说明了两个时期的汉语在单双音节选择使用上的异同以及汉语双音化的发展历程,更能揭示出汉语结构形成策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