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方法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实用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的不同应用方法对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控制失血量(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5例,其中男31例,女44例,年龄50~71岁,平均(61.0±5.5)岁,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临床研究。随机将75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25例患者。A组:术前30min静点1g氨甲环酸;B组:术前30min静点1g氨甲环酸+术中浸泡1g氨甲环酸;C组:术前30min静点1g氨甲环酸+术中浸泡1g氨甲环酸+术后3h静点1g氨甲环酸。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手术前后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结果,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osis,DVT)形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应用氨甲环酸后,显性失血量为(748.3±80.2)mL,隐性失血量为(273.7±85.0)mL;B组:应用氨甲环酸后,显性失血量为(514.4±67.6)mL,隐性失血量为(193.1±71.0)mL;C组:应用氨甲环酸后,显性失血量为(463.3±67.6)mL,隐性失血量为(168.2±75.0)mL。B、C两组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后均比A组方法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显性出血量和隐性出血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C两组对比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按照A、B、C三组方法应用氨甲环酸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按照B、C两组方法应用氨甲环酸比A组方法应用能明显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三组方法均未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作用安全有效;但是B、C两组应用方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全髋关节置换术按照术前静点1g氨甲环酸+术中浸泡1g氨甲环酸此种方法应用。
其他文献
患者:男,62岁。于5年前因右上腹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B型超声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并按“直肠肿瘤肝转移”进行为期3个月的化疗,具体用药不详。此后自觉症状好转,无腹痛,便秘,呕叶,
文化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新驱动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文化创新驱动的着力点是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目的为了解决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中的非凸问题,研究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新方法.方法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在认知行为中加入一种分裂因子,分析粒子变化的位置和速
目的研究高效的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工艺.方法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与MF膜截留协同处理微污染水的动态模拟试验,以进出水中CODMn、浊度、色度及UV254作为评价水质净化效果指标
研究了利用超声在线控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MBR)膜污染发展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不使用超声而单纯采用水力控制的方法,当膜表面错流速度超过1.0 m/s时,可以有效控制膜污染的
1欧盟、美国分别宣布"大脑计划"人选理由: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最宏大的研究项目。2013年1月和4月,欧盟和美国分别宣布投入10亿欧元和38亿美元,启动大脑研究计划。其中,欧盟的"人类
沥青油毡瓦 欧洲沥青油毡瓦使用比例不大,但也有一定的用量,而且还有统一的EN标准。
内镜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拓展了中医的望诊视野。现代技术应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带了更多参考信息。本文讨论溃疡性结肠炎在消化内镜技术下的中医辨证分型。
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线形结构震害的形式、成因及外部影响因素如地震烈度、场地土条件、埋深、结构构造特点及尺寸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就不同地下线形结构抗震措施的制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