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但在实践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一些教学问题。本文在研究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解决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生物;对策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发扬民主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加教学的感染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初中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物教学资源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地区的生物教学设施基本齐全,但是大部分地区学校的生物教学资源依旧短缺。如在做生物实验时,学生较多,实验器材较少,实验过程相对紧促,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实验过程,获取实验的效果。生物实验能够使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但是缺少学习生物的最佳环境,会导致学生片面地认为生物难学,枯燥难懂,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生物教学质量下降。
2.生物教师少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师并不是很多,有些地方生物教师紧缺。一些中学出现了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或是老教师临时顶替的现象。由于所学知识不专业,很多教师甚至会错误的理解生物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错误地引导学生。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生物的教学效率。
3.教学方法不当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比较严格。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教学方法不当的情况。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本是想通过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学方式使用的不正确,反而造成了不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没有根据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对策分析,而是从一些成功教学案例中照搬,不经过任何的改善就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对策分析
1.重视生物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
首先,生物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将生物教学看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科目,让学生从生物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其次,教师应不断强调生物教学对学生自身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生物,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激发对生活探索的欲望。
最后,教师和学生要一起谈论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使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如,初二生物会讲到有关男女生殖系统的知识。生物教师应正确对待这一知识的教授,面对学生可能会产生害羞甚至排斥的心理,教师可以把这一课的重要性对学生说明,引导其正确认识生殖系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创造生动有趣的生物课堂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多彩、自主的生物教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学中会涉及一些小实验,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实验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采集一些他们喜欢的植物,经过一些处理,把这些植物做成可以长期保存的标本。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学到生物知识,又锻炼实验动手能力,保留了自己的实验成果,相信学生会更加喜爱生物这门课程。
3.建立师生互评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听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结合教学经验,改进或探索出符合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学生也要重视生物的学习,认真听取教师的建议。由此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突破距离感。
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对教师和学生双方尊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优缺点,及时调整以不断优化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少。
参考文献:
[1]王凯.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4(6).
[2]杨广国.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策略的探究[J].新课程,2012(12).
[3]戴国强.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3(4).
作者简介:毕研文(1985— ),女,山东莱芜人,研究方向:初中生物。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生物;对策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发扬民主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加教学的感染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初中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物教学资源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地区的生物教学设施基本齐全,但是大部分地区学校的生物教学资源依旧短缺。如在做生物实验时,学生较多,实验器材较少,实验过程相对紧促,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实验过程,获取实验的效果。生物实验能够使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但是缺少学习生物的最佳环境,会导致学生片面地认为生物难学,枯燥难懂,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生物教学质量下降。
2.生物教师少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师并不是很多,有些地方生物教师紧缺。一些中学出现了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或是老教师临时顶替的现象。由于所学知识不专业,很多教师甚至会错误的理解生物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错误地引导学生。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生物的教学效率。
3.教学方法不当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比较严格。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教学方法不当的情况。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本是想通过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学方式使用的不正确,反而造成了不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没有根据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对策分析,而是从一些成功教学案例中照搬,不经过任何的改善就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对策分析
1.重视生物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
首先,生物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将生物教学看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科目,让学生从生物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其次,教师应不断强调生物教学对学生自身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生物,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激发对生活探索的欲望。
最后,教师和学生要一起谈论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使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如,初二生物会讲到有关男女生殖系统的知识。生物教师应正确对待这一知识的教授,面对学生可能会产生害羞甚至排斥的心理,教师可以把这一课的重要性对学生说明,引导其正确认识生殖系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创造生动有趣的生物课堂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多彩、自主的生物教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学中会涉及一些小实验,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实验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采集一些他们喜欢的植物,经过一些处理,把这些植物做成可以长期保存的标本。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学到生物知识,又锻炼实验动手能力,保留了自己的实验成果,相信学生会更加喜爱生物这门课程。
3.建立师生互评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听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结合教学经验,改进或探索出符合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学生也要重视生物的学习,认真听取教师的建议。由此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突破距离感。
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对教师和学生双方尊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优缺点,及时调整以不断优化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少。
参考文献:
[1]王凯.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4(6).
[2]杨广国.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策略的探究[J].新课程,2012(12).
[3]戴国强.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3(4).
作者简介:毕研文(1985— ),女,山东莱芜人,研究方向: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