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ng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新生儿七氟烷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方法 择期全麻新生儿30例,正常体重,ASA分级Ⅰ或Ⅱ级.吸入6.00%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调整吸入七氟烷浓度以达到呼气末浓度的预定值,维持20 min后开始切皮.根据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为3.00%,切皮时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升高一个浓度梯度,切皮时未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降低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为0.25%.采用逻辑回归法计算新生儿七氟烷MAC和95%有效浓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新生儿七氟烷MAC和95%有效浓度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2.82%(2.66% ~ 2.98%)和3.39%(2.89%~3.89%).结论 国内新生儿七氟烷MAC为2.82%,低于目前国外参考值。

其他文献
患儿,男性,年龄26个月,体重13 kg,因"误吸花生伴呛咳4h"入院.临床表现反复呛咳,CT提示异物位于左支气管.诊断为气道异物,拟急诊在全麻下行异物取出术.入室后吸入纯氧,氧流量6 L/min.患儿哭闹,无明显呼吸困难,体温37.5℃、心率100次/min、呼吸频率23次/min、血压96/56 mm Hg(1 mm Hg=0.133 kPa)、SpO2 97%.经面罩吸入8%七氟醚,依次静脉
期刊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p110β在大鼠关节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及与辣椒素受体(TRPV1)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的关系.方法 鞘内置管成功的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3月龄,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关节炎性痛组(AP组)、AP+ PI3K p110β错义寡核苷酸组(MS组)和AP+ PI3K
目的 评价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5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4):生理盐水组(S组)、脂多糖组(LPS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NC组)和电刺激迷走神经组(VNS组).采用左侧股静脉注射LPS5 ml/kg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S组左侧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kg.S组和LPS组只分离、不结扎、不切断
目的 比较丙泊酚或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时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单肺通气下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40 ~ 64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18 ~ 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组)和七氟醚-瑞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麻醉维持: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
目的 评价电针足三里穴和尺泽穴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3 ~ 78岁,体重49 ~ 89 kg,急性病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价-Ⅱ评分(APACHE-Ⅱ评分)16 ~ 23分,氧合指数125~256 mm H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20):常规治疗组(S组)、常规治疗+电针非穴位组(SNE组)和常规治疗+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对丙泊酚诱发患者呼吸抑制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全麻手术患者,年龄30~50岁,体重50~75kg,BMI22~28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D组和F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芬太尼1.5μg/k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0 min
目的 评价C型臂引导下Disc-FX双极射频系统行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和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方法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8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7分,性别不限,年龄27~73岁,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Disc-FX双极射频系统行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和纤维环成形术.随访至术后2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7、14 d、1个月、2个月记录VAS评分,根据
目的 评价烟碱或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移植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 ~ 300 g,制备大鼠异体同位左肺移植模型.取肺移植成功的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烟碱组(NI组)和迷走神经电刺激组(VS组).NI组于肺移植术后15 min时腹腔注射烟碱2 mg/kg; VS组于肺移植术后15 min时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干(5V,2 ms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用于骨转移癌痛患者爆发痛(BTP)治疗的效果.方法 骨转移癌痛并发BTP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吗啡组(M组,n=51)和氟比洛芬酯组(F组,n=46).M组口服速释吗啡,单次挽救剂量为每日缓释剂量的10% ~ 15%,重复给药,直至控制BTP;F组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单次剂量50 mg,给药时间30 min,最大剂量150 mg.记录治疗BTP首次起效时间
目的 确定复合七氟醚时地佐辛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29 ~ 64岁,体重45~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地佐辛组(D组、D2组和D3组).麻醉诱导前即刻C组、D1组、D2组和D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地佐辛0.1、0.2和0.3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ml).吸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