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5-02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好的提问,对于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有多重要。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住重点难点;还能诱发学生多问、敢问,引领学生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发展智力、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有很多的益处。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提问运用得好,能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教师也能凭此对瞬息万变的学情进行驾驭,从而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
  然而,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一些教师忽视,表现为课堂提问随意性强。课堂提问中较常见的问题和误区是:1.问题流于简单或难度大。2.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 "文章分几段?文章中心是什么?"等令人厌倦。3.提问游离于主题之外,让学生在小而琐碎之问题中疲于奔命却难有收获。如此使教学过程要么变得平淡无味,要么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热闹而缺乏价值,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样失败的课堂教学,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下面本人就此提出一点粗浅的经验与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要善于扣住重点、抓住难点
  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恰当的问题。一篇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就基本落实了。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通过备课,把握到文末有"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一句,句中的"闲人"一词是全文文眼。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闲人"二字是为教学中的重难点。按照课文注释,"闲人"译为"清闲的人",表面看起来这层意思很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人物历史背景知识,要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和乐观旷达的胸襟,其实是不易做到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苏轼为何要自比闲人,从闲人二字中我们读出了什么?"这一问题,要求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着重去理解这一点,使学生在看似浅显的文字里,体味到其中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从而较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主题。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趣味性,要善于启发引导、曲径通幽
  教师不仅仅要会讲,更重要的是要会导。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只有问题设得巧妙,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才能鼓励学生有创意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个性感悟,挖掘出语文课的魅力。另一方面,如果课堂的提问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妨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全然不同。
  三、问题的提出要主次结合,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统筹全局
  "主问题"是指那些对课文教学能起主导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主问题"能一线串珠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形成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在教学《故乡》一课时,我先是提出了这样一个能贯穿全文的主问题:"我的故乡产生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引发学生深层次地去思考: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在这个主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次问题:"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很大,请深入比较,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接着再一次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这些变化呢,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主导着、牵动着整个教学进程,再由这些主次问题的组合而形成了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一般来讲,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进行阶段、深化阶段,都可分别用一两个"主问题"牵动学生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加深思考的层次,激发讨论,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
  四、问题的提出要深浅结合、难易适中,要善于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化大为小
  教师设计的提问,既不宜过大、过深、过难,也不宜过小、过浅、过易。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想像力,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或养成了浅尝辄止、易于自满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也不让学生认为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积极思维后基本上能获得准确答案。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尽量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着"的问题,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总而言之,牢固掌握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在教每一节课时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外回路控制结构,系统地阐述了此结构在直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内回路主要使各个通道解耦,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使系统具有速率响应特性;外回路采用输出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不断开拓进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人口环保知识欠缺、环保意识淡薄,作为一名扎根农村的地理教师,对于环
本文论述了强化内江通枢纽建设,为西南资源开发服务.内江对于勾通西南与东部交通的联系及西南地区的资源及经济技术开发是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提到班级管理,身在一线的班主任老师都深有体会:绝非易事。的确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说起来不简单,做起来就更难。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这一问题经历了好长时间的思考与探索,现在就来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班级管理,重在一个"理"字  所谓"理"就是要理顺关系。怎样才能做到理顺关系呢?那就要先做到两点:一是健全班级管理机构,做到分工明确,班内的事时时有人管;二是要建章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如今教师不只是会教书的"教书匠"了,而是一个知识渊博、能说会道、受学生喜爱的"学者型"的教师。因此,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近来被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教师专业化成长,对于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师 教学反思 校本培训 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本文先简要地分析我国内河船型型的大致情况,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作者提出新世纪我国内河船型的发展方向应该为:不断推进和完善常规船型的标准化、
会议
该文通过介绍四川内江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站安装工程的焊接质量,并加以分析,以说明中国首座大型环保循环流化床锅炉(410T/H)安装的焊接特点,实现了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