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通信训练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装备越来越复杂,传统通信训练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而虚拟现实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真实训练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在通信训练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构建通信虚拟训练平台的优缺点,提出了后期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通信训练;平台
  1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虚拟现实通过创建逼真的3D虚拟环境,使参与者可以使用自然技能并通过改编传感器等设备来自然感知虚拟世界并进行交互。它是一种复杂的集成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技术[1]
  换句话说,虚拟现实技术本质上是从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而来的高级前端技术。但这又与仿真技术不同,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人与真实环境(即所谓的虚拟环境)之间的交互提供自然、方便的界面。虚拟环境可以给人们带来进入真实环境的效果,人们可以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通过改变虚拟环境,达到改变实际环境的目的。
  任何虚拟现实系统都具有3个主要特征,即“沉浸”“交互”和“想象”。这3个方面反映了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特征,即系统与人之间的充分完整交互,强调了人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并且有许多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1 桌面级单人虚拟现实
  桌面级单人虚拟现实使用低级PC和工作站进行仿真模拟。计算机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世界的窗口。各种外部设备(例如鼠标、追踪球、力矩球等)用于控制虚拟现实,并可以控制虚拟场景中的各种对象。桌面级虚拟现实的最大特征是缺乏完全实现的功能,但成本较低,应用范围较广。
  1.2 沉浸式单人虚拟现实
  单人玩家沉浸式虚拟现实为用户提供了完全互动的功能,使用户感觉就像在舞台上一样,充分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用头戴式设备和其他设备遮挡参与者的视力、听力和其他感官,创建新的虚拟感官空间,使用位置跟踪器、信息手套、其他手动输入设备、声音等,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处于虚拟环境中并能够完全沉浸在其中[2]
  1.3 增强现实的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不仅需要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和仿真现实世界,还需要使用它来提高参与者对现实环境的感知,即增强在现实中无法感受的感觉或不方便感受的感觉。这种类型的虚拟现实的典型示例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平视显示器,它可以在飞行员面前的穿透式屏幕上显示仪器读数和目标数据,从而可以避免飞行员低头读取座舱仪表数据情况的发生,进而可以使得飞行员充分着重于瞄准敌机和导航偏差[2]
  1.4 分布式网络虚拟现实
  分布式网络虚拟现实可以视为在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基础上,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并同时共享虚拟空间以一起体验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就是一个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2]
  2 实际应用
  2.1 虚拟设置环境
  使用VR技术自定义虚拟环境,可以使用必要的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以创建与真实环境等效的沉浸式体验,从而使用户可以真正进入真实逼真的环境。在虚拟环境中,用户可以了解环境、适应氛围并训练其强大的技能和意志力[3-4]
  另外,现代高精度设备的开发和测试成本很高,而在虚拟环境中,检查此设备的准确范围、打击范围、损坏程度、技术和战术指标不仅准确性高,经济成本还比较低。
  2.2 指挥决策模拟
  在计算机模拟的帮助下,用户不仅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展示并獲得新的理论原理和行动规则,还可以通过模拟对抗来计算每个单元的攻防能力,并在进行比较后选择最佳决策方案,可以将指挥员完全放置在综合五维空间中,不受二维空间中思维的限制,可以使得指挥艺术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3 高精尖装备模拟试验
  仿真测试和演示对设计和使用新设备非常有帮助。例如,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模拟所创建的精神环境,模拟在适当区域上空飞行的飞机以及在这种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飞行员的成功率和适应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4 网络虚拟战(欺骗)验证
  网络虚拟战(欺骗)是基于计算机图像、电子显示器、语音识别技术,调整和感测的信息欺骗。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接收者置于现实中,该现实可以模拟未来的各种困难情况,从而使敌人改变决心和部署。这种战术方法使敌人能够在视听3D环境中看到酷似实物的立体交战图像,这会造成敌人的幻觉并增加欺骗的可信度。
  3 构建通信训练虚拟平台
  复杂的环境对通信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各种使命任务,必须具备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和素质,可以通过构建VR训练平台,提高对抗能力[5]
  3.1 平台构成
  利用VR和网络技术,开发相应的通信训练软件模块,突出模拟预定地区自然电磁现象、民用电磁设备、电磁压制和自身电磁设备互扰所形成的电磁辐射,为训练提供逼真的复杂电磁环境,并且根据想定和组织方案,模拟逼真训练平台和环境,进入虚拟环境,进行网上演练。通信训练虚拟平台如图1所示。
  短波通信抗扰训练模块包含短波通信训练的相关技能、战法和干扰模式,为短波通信抗扰训练提供支撑;数据链抗扰训练模块包含数据链通信训练的相关技能、战法和干扰模式,为数据链通信抗扰训练提供支撑;卫星通信抗扰训练模块包含卫星通信训练的相关技能、战法和干扰模式,为卫星通信抗扰训练提供支撑;超短波通信抗扰训练模块包含超短波通信训练的相关技能、战法和干扰模式,为超短波通信抗扰训练提供支撑;综合控制交换单元主要负责各个通信训练模块的交互与融合,为训练平台提供服务,训练平台主要是为作战训练人员使用。   3.2 平臺优缺点
  虚拟训练平台具有模拟训练的特征:(1)具有成本效益性。一旦构建了硬件和网络平台,虚拟化训练的成本就会降低,从而使得训练经济成本效益实现最大化。(2)具有时间高效性。与真实的学习环境相比,通过虚拟仿真获得的高学习效率可以缩短训练时间,如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更改学习环境,并且可以将设备和过渡时间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有效地节省时间。(3)具有绿色环保性。与真实运动相比,由于缺乏真实的能量消耗和室内运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4)具有安全性。虚拟教学不同于真实教学,实际培训会带来安全风险,而虚拟培训会带来极少的安全风险,在运动时无需担心意外的发生,因此,这种方式在增加训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进而提高训练效果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2]
  存在的缺陷:(1)逼真度有所欠缺,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实现完全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另外,受计算能力和软件的限制,当前系统无法完全模拟物理世界,且对手的反应也缺乏随机性,导致适应性差。(2)单元实际能力检验较弱。虚拟现实终归是虚拟的,就真实性而言,它不能替代现实,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总是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而虚拟训练则不会发生改变,它会一直根据指定的方案进行。另外,有些用户在“这是假的”的心理暗示前提下,自然会产生懈怠的心理,从而导致在绝望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像平常一样完全爆发自身最大的战斗力[2]
  4 结语
  随着V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模拟已经发展得相当先进,很多国家将其视为各种训练计划制定的必要环节,超前模拟将成为未来训练的最高级特征,VR以全息和超前的训练在虚拟中体验复杂环境,通过虚拟训练可以极大提高应对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为赢得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简介:桑亚楼(1980— ),男,河南开封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参考文献]
  [1]叶愫,王昊鹏.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0):301-303.
  [2]姜山.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12):193-193.
  [3]张李杰,孙文磊,赵群,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军事训练场地布局和模拟[J].四川兵工学报,2013(4):91-92.
  [4]何志红,孙会龙.虚拟现实技术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5]高博,黄昉,侯春牧.虚拟现实技术在美军实战化训练中的应用及启示[J].国防科技,2014(2):94-97.
  (编辑 何 琳)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communication training
  Sang Yalou, Wang Jingwen
  (PLA 92126,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mplexity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ncreases rapidly,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mode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has solved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real training to a great ext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communication training,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virtual training platform,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ts forward a later prospect.
  Key words:virtual reality; communication training; platform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介绍了OBE理念,分析了基于OBE理念自适应学习平台的组成框架构建、常用的自适应学习者模型的特点、自适应学习平臺的设计流程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学习者自身学习风格及知识体系两大自适应学习平台要素的逻辑实现方式。  关键词:自适应;个性化;学习平台;OBE理念  0 引言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个性化学习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为社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早就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为大众生活提供便利。与此同时,网络通信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对个人隐私、政府机密和社会稳定有所影响。所以,运用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技术对网络通信数据信息予以维护很有必要。基于此,文章针对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技术保障展开研究。  关键词:网络通信;数据信息;安全保障  0 引言  整个网络大环境里,数据信息利用网络媒介完成了
摘 要:在5G+B(北斗)+AICDE(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企业对供应商、代理商的管理工作尤为关键,这涉及一系列风险防控。如何高效识别代理商的异常行为,一直是代理商风险管控的重点。因此,文章开展了基于代理商风险管控的异常行为识别的研究,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将管理问题技术化,为技术人员提供方案指导,为管理人员提供模型支持,为领导阶层提供决策支撑。  关键词:
摘 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数字化模型。仿生方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拓展建筑结构空间、丰富建筑结构设计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个性化的建筑。文章立足于大数据视角,分析仿生方法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仿生方法的应用种类,最后提出仿生方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此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仿生方法;建筑结构设计;BIM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
摘 要:顶岗实习是学生接触生产实际,获取、掌握生产现场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树立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高校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问题多元化、重复性工作多等一系列问题。在钉钉软件中搭建一个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通过巧用OA审批和相关信息处理功能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管理中的痛点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管理质量。  关键词:顶岗实习;钉钉
摘 要:文章从对农村气象服务过程当中信息技术的利用入手,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农村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农村气象服务;应用  1 农村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  首先,气象服务工作在防震减灾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只有通过提高气象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才能真正意义上提供防灾减灾支持,以此来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通过
摘 要: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端的选修课系统可以为学生的选课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途径。文章基于Web App的公共选修课系统后台运用PHP语言及MySQL数据库结合前台HTML5,实现跨平台访问。通过该系统,学生可利用移动端设备进行快捷的选课服务;教师可进行课程的管理;管理者可对所有师生信息及选修课信息进行维护。  关键词:Web App;系统设计;公共选修课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
摘 要:协作知识建构是知识时代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学习者必须参与协作学习伙伴之间的协作对话过程,并通过对话协商来进行意义建构。文章主要描述我国协作知识建构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实践应用现状,有利于人们快速掌握协作知识建构的特点,推进其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主要对2006—2020年的核心期刊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及硕博论文进行了梳理及分析,进行我国协作知识建构研究。  关键词:协作知识建构;研究综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载体的变化,数据呈几何式增长,智慧云、大数据、数据分析等技术渗透到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对此,文章通过调研与研究,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阐述,对如何使其可持续发展做了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0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载体逐渐数字化,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媒体艺术在展示中更加注重平台的艺术效果和带给受众的艺术感。因此,随着投影技术的不断升级改进,传统的只具备普通投影功能的投影技术和设备已经很难满足新媒体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激光投影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投影效果。这种具备能量集中优点的激光投影技术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图像的轮廓,满足了新媒体时代下艺术领域中对于艺术作品精准把控的需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激光投影技术在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