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史实逻辑 构建历史课程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把复杂的历史讲清楚,首先应从中学历史课程的角度去理解中学历史课堂教学。①教学应该围绕课程的三个核心问题层层推进,即教什么?怎样教?持什么样的观念去教?对此,本文以高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复习课为例,对如何构建历史课程略作探讨。
  一、构建历史课程的前提:教什么?
  在课程论中,“教什么”有两层含义,一是教什么内容,二是培养什么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要求,又要尊重儿童心理逻辑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的统一,这是课程论的永恒课题。②就知识讲知识,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复习课。知识不等于能力,只是能力的基础。只有通过研究课程内容,才能形成教师自己对教什么的选择,进而产生教学立意,才能明确所教内容能够培养什么能力。③那么,本课的课程内容该如何选择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教材呈现了基本史实,但线索模糊,需要重新构建课程的认识逻辑。我们可以将“道路”置于“长时段”理论中整体进行观察分析,以特定的主题宏观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程观强调,应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由关注教材知识向学科知识转变。本课涉及的史实多,复习教学要细化史实,但不能以了解史实为主,应立足于培养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与1978年以后的经济建设作比较,不难发现,实质是“学习苏联模式”到“去苏联模式化”。显然,经济建设的苏联模式化是贯穿本课的内在逻辑。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寻找零散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解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的认识,理解当时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影响,从而解读“曲折”的历史根源。如此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历史课程的实现路径:怎么教?
  在明确了教什么的问题基础上,进而思考怎么教?教学专家普遍认为,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取向的定位和课程评价模式的确定,关键在于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它的传授逻辑。④即对知识的讲述要抓住历史的内在逻辑,对能力的培养应该立足于教学过程之中不断细化。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本课逻辑的起点。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提出了构想。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要实现工业的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构建的苏联模式照搬了马克思主义教条,其特征为单一的公有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那新中国该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呢?1952年,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当时的领导人明确了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构建社会主义。当时普遍认为苏联模式就是社会主义,这是学生深刻理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对此,我国通过制订并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为了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逐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而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按照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特征,到1956年底,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速度如此之快,意味着高速度成为可能。
  那又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苏联模式的弊端暴露。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当时的国情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当时领导人对此先后得出了两种不同的判断。
  中共八大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此认为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试图纠正苏联模式的良好开端。但1957年10月,毛泽东认为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那应该怎么办?针对当时国内外形势,毛泽东提出用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解决矛盾的设想。由此又回到苏联模式。
  高速度是苏联模式的灵魂。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总路线,核心就是强调高速度。“大跃进”在农业上,主要是对产量估计的严重浮夸。在工业方面突出表现为大炼钢铁运动。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由此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片面强调高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1959至1961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面对经济困难,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有限地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很快停止了“大跃进”,但人民公社形式保留下来,坚持的仍然是苏联模式。1965年,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的认识没有改变。“文革”就是“左倾”错误的延续,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劫难。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引导学生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生成历史认识是关键。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反思,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史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由史实到史识的升华。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和挫折,问题出在哪?通过反思苏联经验和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得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教条和苏联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应抱住苏联模式就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放。通过反思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认识到经济建设不能一味强调高速度,应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最后,中、苏都固守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怎么教?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有没有收获,有没有学到知识,是否提升了能力。最好的课程不是预设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出来的。以往我们的教学普遍着重于对知识点的讲授,鲜有从推理方法和论证方式入手进行教学的,尤其是没有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只学到知识,但思维能力缺失。新课改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对构建历史课程的追问:持什么样的观念去教?
  当下,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课程观的模糊。观念的模糊必将影响教学行为。笔者强调遵循史实逻辑,构建历史课程,主要是立足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课程的建构应包括两个方面,即一个是历史的,一个是教育的,即课程。由于长期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课程观上片面强调知识或学科的理解,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由此造成教师只知道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教,只有在历史课程的框架下,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它的传授逻辑才显得有意义。同时,历史课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历史教师本身。教师的素质即理念、态度、知识水平和教学技巧等,成为制约教学行为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如本课,史实的构建、逻辑的推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教师的视野、课程观和学科素养决定着课程的内涵。
其他文献
读完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让我不由得想起卢梭的教育观。翻开《爱弥儿》的时候,是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之后。感怀于卢梭近半个世纪颠沛流离的逃亡经历,震撼于卢梭以其惊人的真实将人性的善恶美丑披露无遗的勇气。于是,对《爱弥儿》中卢梭构设的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深有好感。尊重天性、倡导人性自由的教育思想虽经世纪风雨的洗礼,对现代教育,特别是当下的中国教育,仍然具有基础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以至于《爱弥儿
期刊
最近,吴非老师在讲座中讲了一个故事:他班上曾有个学生喜爱写作,但每次作文都不尽如人意,连续几次都只得了76分。在又一次给了学生相同分数时,他忽然意识到,如果再继续下去,可能这个学生的作文就毁在自己手里了。于是,他把刚打好分数的那页纸撕下,重新打了一个80分。没想到,另一页纸上还能看见76分的印迹,并被学生发现了。所幸,这个学生之后意识到问题所在并阅读了大量书籍,最终获得了理想的分数。  尽管如此,
期刊
黄厚江老师倡导“本色语文”,提出“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具体在阅读教学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析与把玩,丰富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他执教的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正是“本色语文”的经典课例。  【
期刊
前不久,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张齐华的“圆的认识”一课。这节课真是与众不同,他从整体的视角,对这一传统题材进行了独特的加工和全新的演绎,让学生在类比、推想、找活动中感悟知识本质,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类比中触摸概念本质  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多媒体出示)如果要确定一个长方形的大小,需要告诉你几个数据?  生1:2个。  师:哪2个?  生2:长和宽
期刊
在不少学生眼里,学数学就是做题目,学生不会提问,不会质疑与求证。没有人喜欢一直做练习,成人如此,儿童亦然。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探索者。数学是理性,是疑问,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乐趣的源泉。因此,数学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开启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品尝到“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特级教师庄慧芬执教的“图形分割”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内容。教材内容如下: 
期刊
主持人:说起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的童年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故事连接起来的,甚至可以说,你脑海中的故事史就是你的成长史。  曾有一位研究教育的人士说过: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着。  有经验的老师,很善于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一旦有了好奇心,就会产生追根究底阿的念头,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往往会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教学中,我们对一名学生的评价主要来自于考试成绩。在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前提下,社会和家长也在有意和无意间引导学生用考试成绩来进行自我评价。考试作为新课程评价方法之一,本身是没有错的。如果把它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显然不合适。为此,本文试图从改变语文课程考评方式入手,进行以下探索。  一、目前小学语文考评方式存在的问
期刊
开学伊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第三届“金牌讲解班”的26名学生赴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由馆内讲解员、资深导游专家组成的金牌导师全程辅导教学。3月4日,该班全部学员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课堂考试,第四届“金牌讲解班”学员扮演导游,金牌导师现场打分与点评。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进入陈列展厅参观,整个陈列展厅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展厅主要是介绍新四军的前身,也就是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期刊
数学建模是学生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就许多小学数学内容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我们每堂课都在建立数学模型。”(张奠宙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基”要求之一。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还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建模活动经验。所谓数学建模活动经验,就是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出发,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期刊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  “模型思想”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的重要地位,以及基于建模教学的现实价值,建模教学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建模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的新授环节,还应该有整体的视野、儿童的视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