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支增压转位皮瓣整复颈前瘢痕挛缩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fl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5—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以下称笔者科室)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的流行趋势并筛选烧伤伴KP感染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笔者科室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烧伤伴K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学资料,统计分析3年间患者KP和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KP(CRKP)感染率的变化趋势,对数据行χ2检验。对临床资料进行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
目的观察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削痂后于脂肪组织层行Ⅱ期Meek植皮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按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Ⅰ期植皮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为27~75岁)、Ⅱ期植皮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为31~76岁)。2组患者均行削痂术清创,保留健康脂肪
代谢紊乱是危重烧创伤患者最明显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也是导致危重烧创伤患者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学科,为研究机体代谢在疾病状况下的改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代谢组学技术以组群指标分析为基础,不仅有助于系统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阐明烧创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可以帮助发现某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为烧创伤的治疗提供方向。本文就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危重烧创伤救
目的探讨应用穿支皮瓣整复严重烧伤后四肢大关节部位瘢痕增生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8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严重烧伤后四肢大关节部位瘢痕增生挛缩畸形伴功能障碍患者72例,其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5~63岁,累及肩关节28例、肘关节15例、髋关节7例、膝关节17例、踝关节5例。本组患者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面积为7 cm×6 cm~34 cm×12 cm,根据关节部位、软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阿基米德悬吊系统对深度烧伤患者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7年12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康复中心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37例深度烧伤后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住院患者,纳入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将18例奇数号、19例偶数号患者分别纳入常规治疗组[男13例、女5例,年龄(42±10)岁]和悬吊治疗组[男13例、女6例,年龄(37±10
目的探讨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严重烧伤小鼠早期肠屏障功能损害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取36只雄性8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及烫伤组30只。将烫伤组小鼠背部置于90 ℃热水中10 s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致伤。取正常对照组6只小鼠并于伤后1、2、6、12、24 h分别取6只烫伤组小鼠,取门静脉血,分离血浆,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期刊
蛆虫疗法是利用蛆虫食用,以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而对有血运的活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的一种生物疗法。该疗法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创面愈合,早在几百年前就被用于创面的清创与治疗。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及应用,蛆虫疗法曾淡出医学界,但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及细菌的耐药性日渐增强,蛆虫疗法再次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蛆虫疗法在慢性创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