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行业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q78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本文厘清了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分类,总结了行业高职院校的特点,分析了当前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提升行业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内经济处于转型期,国际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值得探究和完善的重要理论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就业竞争力的分类
  根据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各要素对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三类: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指的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它是一种隐性素质或能力,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基础素质、专业素养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等。
  基础竞争力指的是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
  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它充当着催化剂的作用,是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条件。
  2 行业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指的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指的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行业院校指的是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等院校,包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其中,高职高专占大多数。行业院校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往往和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依托行业发展是行业院校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兴衰与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二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传统优势学科大多领先于其他院校,个别学科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三是办学面向特定企业、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人才型理念;四是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性较强。
  行业高职高专院校兼具高职高专和行业院校的特点,在服务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行业领域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这类院校在学生培养上一般注重基本素养和技能技术层面的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在实习实训环节多与行业企业挂钩,部分院校还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主要从事基层岗位,这类岗位用人需求一般较多,但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3 当前行业高职院校就业的现状
  当前行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相对一般高职高专具备优势,但行业高职院校之间就业情况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行业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这些高校自建校至今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其毕业生主要活跃在所属行业领域,不少成为行业领域的管理中坚和技术骨干,因此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相对比较高。但是,部分行业高职院校也出现了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上一般较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足,自身定位不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择业期望值过高,而且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人才相对过剩,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供过于求,导致了学生“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
  (2)行业院校故步自封,前瞻性不足,综合性欠缺,限制了自身发展。当前,部分行业高职院校学科面相对比较狭窄、交叉融合不够,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特色的学科专业,导致行业特色高校大学毕业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在行业外领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
  (3)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受行业发展情况影响较大。行业发展情况不仅仅影响其对于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影响行业对于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多毕业生单纯以工资待遇等作为重要指标,从事了非行业特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此外,行业的发展受科技发展和社会大环境需求的影响,会有兴盛衰落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以及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行业对人才需求减少,将直接影响相应行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
  4 提升行业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行业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结合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优良的基础素质的专才,以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重视通识教育,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不仅希望求职者有良好的专业能力,更看中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只有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才能在未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行业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定位,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内在素质、培养行业精英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树立人才培养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和观念,实现人才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向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于一体,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和观念;要树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導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2)加强学生特色能力的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优势,须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那么,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系统知识素质”,又要区别于中职教育的“以能力型素质为主”,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科学的思维方式。高职院校要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理论学习、技能实训、社会体验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3)实施全程式学生生涯设计指导,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效保证。高职院校要从学生进校起就进行就业教育,有计划、分层次、全过程实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职业目标,传授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职业兴趣的测定与选择、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的测评、职业能力综合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定位自我,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合理的选择与规划。
  (4)紧密联系企业,制订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行業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模式。基于行业标准把职业道德和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要求引入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嵌入”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课程内容。将职业道德需求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融合,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达到职业资格要求,实现了双证内涵的融合。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增强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和岗位胜任力,促进成功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由于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可以让企业放心,到企业后上手快,工作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岗位胜任力,能够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
  (5)订单式培养。高职院校和企业都需要积极探索切实有效、可供推广的模式,从而保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实现产学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行业高职院校很多都是行业办学或企业办学,在产学合作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至关重要,行业高职院校也应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形成适应行业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特色模式。
  (6)进行创业教育,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使学生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能为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综上所述,就业作为大学教育的生命线,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途径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13):49-52.
  [2] 叶仁荪.行业特色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J].大学(学术版),2011(07):38-40.
  [3] 康军艳,刘彦.我国行业特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93-196.
  作者简介:蔡炯亮,男,现工作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市场。
其他文献
审美文化理论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美学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本文试图从审美文化理论兴起的原因、特征等方面对之作一粗浅的理论概括和评价,以期引起理论界对该问题深层次
厚皮甜瓜香甜味美, 广受消费者欢迎。笔者在郑州市绿金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日光温室内, 利用花生壳和有机肥的复配基质作为育苗基质, 把粉碎的花生壳覆盖在栽培土壤表面进行半基质栽培厚皮甜瓜, 其品质优良, 并有效防止了蔓枯病的发生。    1 种子选择与设施  1.1 种子的选择  温室栽培厚皮甜瓜一般选用耐低温弱光高湿、早熟、丰产、抗病的品种。选用一品红、9818、哈妹等品种。  1.2 栽培设施  甜
夏季栽培番茄,由于高温多雨,加之品种选择不当和管理粗放等原因,易导致病害特别是病毒病严重发生,轻则减产三至五成,重则绝收,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了保证夏番茄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综合丰产栽培措施。    1 选择适宜地区    番茄喜温,但不耐热,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1℃,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加速。植株生长期间,日温20-25℃,夜温15~20℃,有利于番茄开花结果,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工程中,许多政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业务处理系统和政务数据库,但是各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数据交流和共享,也难以实现联合办公和协同工作.当前在实施电子政
巢湖市地处江淮分水岭北缘,夏季雨水充沛,“梅雨”季节常年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开始拉大,降雨减少。本市从2003年开始进行蔬菜品种结构调整,露地秋黄瓜因育苗期避过高温多雨期,病虫害少,投资少,效益高,让茬快,2年来在巢湖市发展较快,全市种植面积已近2 000 hm2,667 m2产量3 500~4 000 kg,产值3 000~5 000元。    1 品种选择与整地施肥 
描述了基于Portal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方法.整个系统主要由用户登录和注销管苘理、用户在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操作权限管理和各个应用系统的信息管理三部分组成.文章详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