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电气行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电气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对智能化技术要求更高。为了能够充分满足电气行业相关发展的需要,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所谓的自动化控制实际上就是智能控制,智能化的水平和效果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整个电气工程。传统自动化技术在当前很难满足电气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充分促进自动化控制的发展,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智能化技术。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引言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类产业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对于能源资源的开发,相较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除了更加强调规模的拓展之外,也更加注重技术的提升和进步,这种变化也给电力企业提供了鲜明的思路和途径。而智能化技术作为支撑电气工程更新换代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企业应当重视对智能化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由此来凸显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推动未来的电气工程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的应用优势
  1.1故障判断的迅捷性
  近些年来,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拓展,所以也接纳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电气工程设备必然会出现一些不易察觉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就必然会延缓工作的进度。但在智能化技术的引导下,系统也能够及时判断电气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实现全方位和全天候的观察和监测,并判断出故障出现的位置和原因,然后再收集现场的基本数据和信息,传递到终端平台上,为技术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例如,当配电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如果技术人员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测的方法去排查问题,那么就必然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利用智能化技术,技术人员就可以通过终端平台的信息,准确及时的识别出故障点,进而对故障进行检修及排除,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
  1.2提高系统设计的科学性
  在传统的电气设备设计模式引导下,电力企业都会依靠特定的人为主体来完成产品的规划,这也就意味着,产品的设计会受到技术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会面临许多不稳定且不可控制的因素,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再加上,当产品进入测评和开发阶段之后,企业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来验证产品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也需要安排特定的技术人员进行全程监督,这不仅会增加产品设计的成本,也会加大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并且也无法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在智能化技术的引导下,企业就能够利用互联网终端,降低人为设计的压力,而且也可以节约产品的生产周期,让产品变得更加先进且科学。
  1.3引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智能化开发技术的引进,能够让企业的产品链得到升级和延伸,让新产品的开发变得更加迅速,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管理水准,让企业尽快掌握高新技术,走在行业和时代发展的前沿,凸显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具体来讲,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控制方法,首先是以信号,信息的处理和模式领域辨识为主要对象的,这种控制方法的运用依赖于特定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包含了多个层次的结构,而且也掌握了多种类型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正向推导数据的计算结果,也可以对结论进行反向验证,同时,神经网络控制也可以以数据为中心,推断出子系统的参数,调节控制马达定子在电气工程新产品中的速度。其次是专家网络控制,这种网络控制的应用能够模拟设备运行的过程和状态,并在模拟的过程中收集基本的数据和信息,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之后,构建出完善的数据网络库,而且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网络监控,自动处理系统运行的故障,弥补人为模式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2.1智能控制
  智能化技术应用能确保无人化设备管理及远程设备管控目标得以良好实现,使电气工程设备管理效率及水平有效提升。同时,应用智能化技术还能实现更加便捷和更具灵活性的设备管控目的,而这一环节并不需对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明确和控制。对比传统电气工程控制来说,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能确保智能化控制目标得以良好实现,使电气工程控制的灵活性水平有效提升,为电气设备全方位调整控制提供有利条件。具体应用智能化技术时并不需围绕对象模型进行构建,对系统的及时调整极为有利。系统调整环节智能化技术并不需以人工方式进行操作,因而人工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能促进电气工程效益提升的基础得以有效夯实。此外电气工程智能控制无需人工方式进行维修,此时仅对机器进行智能化控制即可,所以工作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且對一些风电场运维人员来说,其在工作中通过远程操控就能实现设备维修目的,便于工作开展的同时精准度也得到了保障。
  2.2故障诊断
  机械维修与保养、机械故障的诊断等,均能够直接影响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转,因此必须维系高效率、高质量的系统运转。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电气设备因其自身特殊性,往往结构较为复杂,往往容易被多个方面的因素造成影响,最终导致出现故障。此类故障往往会直接影响系统,严重时可能会诱发灾难性故障。所以,要想始终保持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序、正常运转,一定要提升故障的维修、自检甚至是识别效率。一般而言,电气设备在出现故障前往往会有不同的征兆,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经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比如,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化技术,设置系统中相关的识别程序或者识别码,以便在系统出现故障后能够有效识别甚至诊断问题的原因。科学技术实际上必须具备自身问题的检测能力,可以对各类电气故障实施科学有效的诊断分析,也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相关故障问题。所以,通过使用自动化智能技术能够保障电气工程平稳高效运行,同时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电气工程的变压器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障变压器的性能,保证其始终高效稳定运转,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3设计领域
  在当前高要求、高难度条件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往往是一项难度较高、复杂性较强的工作。以往的设计要求往往是通过相关模型达到设计和实验的目的,此类状态下设计的系统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实际使用价值较低。例如,通过有目的性的设计活动制作的系统往往无法实现有效预警,即问题出来之前很难实现问题的预判。另外,系统设计往往极为复杂,在设计与使用中需要使用的模型多。如果设计和模型出现不匹配情况,则会增加系统的不可预知问题,直接影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精准性。此外,如果智能化技术直接应用于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则会诱发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多维度设计模式,以达到数据准确运算的目的,使设计的系统自身的程序具备实践性和操作性。
  结束语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充分应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可有效打破传统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控制效率,全方面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改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树美,吕金贵,陈玉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6):255.
  [2]朱卫红.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实践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19(23):99-100.
  [3]唐青锋.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3380.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大数据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进步,并应用到了很多领域。电力资源是企业生产、人们生活的重要支持,所以电力企业也应该积极应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以便可以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更有效的开展营销管理工作。然而,当前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并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就要积极探索借助大数据优势弥补这些不足的策略,以便可以获得更有效的电力营销管理效果,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电力营销
摘要:建筑施工必须处于高低压电力系统协同运行的状态,以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本文在研究电气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实施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要点,建筑电气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按照可以完成现有的管理框架,对这个系统的分析可以保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与施工  引言  建筑工程低压电气设备施工技术在使用中,主要在施工前设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203例乳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临床试验原则分为2组:单纯乳癖消治疗组102例给予单纯乳癖消6片/次,3次/d口服,经期停药,治疗周期为3个月;联合神经阻滞组101例在乳癖消治疗的同时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周期为3个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乳腺高频X线影像学分析、临床疗效及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水平等。结果联合神经节阻滞组乳腺高频X线影像改善显著优于
期刊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和既往病史将68例OSAHS患者分为轻度(24例)、中度(13例)、重度(31例)OSAHS组,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抵抗素、脂联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HOMA-IR与抵抗素、脂联素、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进行的ANA检测的71例ITP患者临床资料.71例ITP患者中,ANA阳性20例(28.2%).42例ITP患者接受了初治方案为泼尼松1 mg/(kg·d)的治疗,其中12例ANA阳性(ANA阳性组).结果 治疗第7天,ANA阳性组平均血小板计数增加(16.5±14.0)×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配网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电力企业更要深入研究配网自动化管理提升方法。基于此,本文首先對配网自动化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配网运行中的常见故障,最后论述了配网自动化管理提升方法。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管理;提升方法  引言  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整个配网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效果。配网自动化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干疗外科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42例腹部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42例患者中出现腹痛24例(57.1%).腹胀20例(47.6%),腹腔炎体征19例(45.2%).共检出痛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3株(51.9%),革兰阴性杆菌42株(41.2%).前
目的 观察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早期患者不稳定膀胱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逼尿肌功能为代偿期及不稳定期).60例患者均行TURP,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特拉唑嗪2 mg/d(睡前服),地西泮2.5 mg/d(睡前服)共4周.记录2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最大尿流率(Qma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配电网性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在显著增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并网应用质量仍有一定差距。智能配电网具有非常多的优势,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研究十分关键。  关键字:电力系统;智能并网;设计  目前为止,我国的电力输配电系统整体呈现出非均衡发展态势,这一状况的发生
期刊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治疗外伤后恶性脑肿胀的疗效.方法 80例伴发外伤后恶性脑肿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4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手术治疗,术后15 d及术后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对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标准大骨瓣减压加坏死脑组织清除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15 d内颅高压发生率37.5%(15/40)、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