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遇水仙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我们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却发现看到的还是同样的风景,遇到的还是同样的人。
  我生长于水仙花之乡——漳州。因乡爱花,我好在冬季养水仙。整个冬天,我每天凝视它,看着它从一个泡在浅水中的不起眼的球茎,长出根系,萌发新芽,抽长绿叶,结出花苞,在春节喜庆之日,同时绽放,秀丽夺目,香气盈室。
  在我心目中,水仙是至柔至弱,又至纯至洁之花。它只需一碗清水,不沾一尘一土,宛若仙子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其花素洁高雅,清香悠远,有超尘脱俗之状、道风仙骨之姿。
  直至受命远赴欧洲从事外交之职,客居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时,我才见到生长于室外土壤的水仙。
  第一次在卢布尔雅那见到水仙花时,我并没有认出它来。它们在一户人家墙后与街道之间的空地上杂乱无章地生长,虽姿态优美、花开遍地,却似乎没有人在意,不曾有人照料,像是被人遗弃的野花一样寂寂无闻、自生自灭。这实在与我印象中被人百般呵护的水仙花的形象截然不同。
  但它们的花实在太美了,我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端详。我越看越觉得它们像水仙花,于是拿手机拍照,把花的照片上传到识花软件对比,结果显示它们就是水仙花。
  原来斯洛文尼亚也有水仙花!
  我既惊又喜,然后开始留意。接着便在公园里,在邻居家的花圃,在野外的田间地头,发现许许多多的水仙花。我公寓所在的玫瑰谷居民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水仙!当我在罗日尼克山顶的草地上看到几百株水仙花迎风招展时,当我沿着卢布尔雅那河漫步,看到无数丛水仙星罗棋布于河堤斜坡时,我的心被震住了,心里不禁赞叹:这曼妙的凌波仙子,竟可以这样野蛮生长!
  我上网查资料,才知道中国并不是水仙花的原产地,而漳州恐怕也不是中国水仙花的故乡。水仙花据说是晚唐时由波斯人传入中国,最早在湖北荆州种植,然后才逐漸传播到其他地区,在华夏大地的栽培历史才一千多年。直到清代乾隆以后,漳州才成了全国水仙种植、贸易和出口的主要地区。而中国的水仙花从何而来呢?竟是来自意大利。而晚唐时期,斯洛文尼亚与意大利皆属当时的法兰克王国。因此,说不定中国水仙花的原种就来自斯洛文尼亚!
  想到这,我顿时觉得我与水仙花之间有特殊的缘分。
  后来,我搬到卢布尔雅那河边的新办公区上班。办公楼前的河堤下部,生长着数丛水仙花。这缘分又加深了一层。
  我经常站在河堤上,远远看着这几丛水仙,如访旧友,如见故交。它们生长于污泥中,与杂草并长,与鸟兽虫鱼为伴,日晒雨淋,风吹霜冻,花开则散芳香于四野。这种美跟我以前养在家里的那些水仙花的美完全不一样!
  而我与水仙的关系呢,当然也有很大的差别。盘养之花,离不开养花人的殷勤浇灌。而养花之人,亦无时不寄情于花之本身。在每日的相互凝视中,我与花共生共情。但对野外生长的水仙来说,我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花再美,于我亦只是自然之物,仅有一面之缘。就我楼前的这几丛水仙,即便我每日看它,缘分又能几何?我来斯国之前,它们便生于斯、长于斯。我离开斯国之后,它们也将继续生长如故。
  我总想把在斯国遇见水仙跟我过去养水仙花之事扯到一起,寻找一种特殊的意义,或人生的什么启示。可它们明明存在于不同的两个时空、两个世界啊!尽管费尽了心思,我也没找到什么意义和启示,反而一度深受困扰。
  直到最近,我才慢慢想通,终于释然。
  我爱花便养花,为何非要扯与花同乡之缘?我在斯国见水仙便赏水仙,为何非要扯与家养水仙之缘?这难道不是我自己牵强附会、自作多情吗?人生已经足够纷繁复杂了,为何自己还要往上添加这许多虚妄和累赘?难道不应该学学智者,去繁就简、去伪存真吗?
  冬去春来,岁月如梭。水仙的花期非常短暂,春未去,花已谢!转眼仲夏又至,不知道又有多少花开、多少花落!
  几日忙碌之后,我又站在办公室窗前,眺望卢布尔雅那河。我突然想到,有很多天没有看到河狸了,水仙花也不见了,顿时有些着急和慌张。那些河狸去哪了?整个冬天和春季,我看它们每天在河堤上觅食或晒太阳,在河两岸来回泅渡。怎么到了夏天,它们突然都不见了?它们是因为怕热,白天不出窝了吗?还是隐藏在繁密修长的杂草中而不为我所见?我匆匆下楼,奔到河堤的围栏前,搜寻水仙花的身影。可是,我一无所获。我只看到河堤已被茂盛的茅草覆盖。茅草丛中,我看到了许多绣球小冠花正在开放。茅草丛外,也有八宝、野菊、蜈蚣草、虎杖和喇叭花,但就是看不到水仙。
  我有些惆怅。没想到我心心念念的这些如仙子般的水仙花,要与这些茅草杂生在一起,甚至被这些杂草所覆盖。
  很快,我又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会有这么重的分别心?为什么我要把水仙花看得如此不同?这些茅草、八宝、野菊、蜈蚣草、虎杖和喇叭花,不也是大自然的精灵吗?我的这种分别心难道不是一种虚妄和枷锁吗?
  人生中的虚妄和枷锁是如此之多!明心见性何其难!
  遂得一偈:
  目之所及皆美好,心之所向是清高。
其他文献
[摘要]以贵州为中心,回顾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的苗族传统服饰所受的来自中央政权统治的影响,可以看出统治者所采取的改装政策,在不同程度上使苗族受到了一种来自“他者”的欺压,从而形成了一种荣辱与共的历史背景,强化了作为个体的苗族自我认同意识。而中华民国的诞生给苗族带来了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被卷入近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苗族,更深地陷入了对汉族的抵触感与不得不接受汉文化影响的无奈感的矛盾中。与此同时,新一代的苗
期刊
请一起仰望这轮明月吧  它皎洁的光已照进家门  风轻叩风铃的音质,有桂花的香气飘来  你举头的姿势也一定很美  请一起说出祝福吧!对着明月  说出:团圆。  它柔和,嬋娟与共,露出天使的笑容  一点一点沁入温婉。哦故乡人。  可是今年的中秋,在闽之南  一场突发的疫情隔开欢愉的念想  多少可爱的人,多少可敬的家庭将抗疫责任担当  日以继夜,他们忽略了月华之泽  埋首一方守护。明月,请你务必储存我殷
期刊
也許,此刻我的瞳仁  与许多人一样放大一幅形象  夜深了,一位医生还在诊治病人  在这月明中秋的美好夜晚  她的目光与月色一般璀璨  防护服闪烁着圣洁之光  她的神情是那么专注  透露出摄人心魄的力量  她轻柔地与患者细语  她欠着身子认真倾听  为了从病魔手中夺回鲜活生命  她倾洒下一身精力与心声  已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  她把病人视作自己的亲人  把爱心与热血全部付出  用满满正能量化成东方奇
期刊
“到了嘉兴,一定要去南湖。”好友极力推荐。去南湖瞻仰红船,游览烟雨楼,我心早已向往之。  到南湖坐船抵达湖心岛,已经是午后时光了。湖心岛,顾名思义就是南湖中心的小岛。虽然是炎炎夏日,但湖面吹来阵阵清风,神清气爽。灿烂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泛起点点银光,葱郁茂盛的树木如撑开的绿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在日光照耀下投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湖畔那随风飘拂的柳条,和碧绿的湖水俨然成了一幅泼墨渲染的山水画。站在湖畔,
期刊
诏安县官陂镇豆畬村,位于乌山西北侧,东靠云霄梅林、七高磜,北接仙石、龙透,南邻官陂的公田,西与禾仓岽、北坑接壤。全村只有7户农家,50多口人,是个微型村庄,家家户户都很贫穷,又是“软房脚”(旧时代指农村家族中地位不高,容易受欺负的家庭或族群)辈分,总是受人欺压,生活十分拮据,都有一本备受盘剥压榨的血泪账。人们企盼着共产党能够成为他们脱离苦海的大救星。正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贫困小村庄,对共产党领导的反
期刊
陈进昌同志的长篇小说《石魂》问世,我很为他高兴。  我与陈进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文学而相识,至今已近四十年。当年漳州有一批年轻文友,在改革开放和新时期文学的蓬勃中相继走上文坛,共同参与并见证了九龙江畔文学的一轮跨世纪繁荣。在那一茬漳州作家里,陈进昌是比较独特的一位。他有更为深厚的学养背景,对新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有更多的理解与感悟,也有着十分丰富的阅历,当时他的中、短篇小说在《福建文学》和外地刊物
期刊
[摘要]从文化的视野诠释民族地区女童辍学问题是女童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尝试。笔者运用叙事研究方法,深入羌族地区一个村寨进行了田野考察,尝试从研究对象的生活经历中理解辍学问题,并从经济贫困、文化变迁、文化心理等层面解释民族地区女童辍学的原因。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期,我们有必要对包括女童辍学在内的多种教育问题做文化分析,这也是从根本上认识乃至解决当前诸多教育问题的新路。  [关键词]羌族;女童;辍学;叙事研
期刊
辛丑仲夏之夜,捧读沈龙石《家在闽南》的样书,有如接清风的凉爽,但心里热乎乎的。本书荟萃了他近年来围绕乡愁的主题创作的一系列的美文、印章和书法作品,家在闽南,念兹在兹,家乡的风物,传统的习俗,儿时的游戏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小吃,无不引发大家的共情和思忆。作为家乡人读起来,更是感到特別亲切和激动。  总是怕麻烦别人的作者沈龙石,从编校、装帧和设计,都是亲力亲为,一如他的性格,诚实、认真和细心。经过近半年的
期刊
[摘要]在灾难的人类学研究中,历史的角度具有关联性。历史分析可以揭示出灾难以及人类生境脆弱性后面的生态、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线索。 灾难自身也具有启示性,它将过去与现在联结起来。通过对长期的历史记载的研究发现在墨西哥的生态环境中,干旱、农业灾害和食品危机显现出周期性。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灾难研究可以对社会现实提出批评和校正。  [关键词]傅杰利亚加西亚-奥克萨塔;灾难;历史研究;墨西哥
期刊
漳州的新華西路有一座古厝,要不是正门口的石碑“简大狮蒙难处”,时刻提醒路人,这是一个装满故事的房屋,大概没有几人会对它产生兴趣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着硬山式的屋顶,正门生生被彩绘纸挡住,展示给世人的只有东面和北面的围墙以及那屋顶。我是从高楼往下俯视,然后慢慢勾勒出它的全貌:条石墙基,三进土木结构的明清古建筑,前厅、过水廊房、大厅,占地约660平方米。硬山顶落满岁月的沧桑,重重围墙仿佛锁住了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