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儒家思想对中原文化发展的影响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思想理念上更是受到较多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是由孔子所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其大成,儒家最开始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儒家在先秦时期与诸子百家地位平起平坐,但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儒家遭受重创,后来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听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才让使儒家重新兴起。中原文化具有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以及基础性等特点,这与儒家思想相一致,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中原文化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儒家思想进行简要分析,探究其对中原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原文化;发展;影响
  1 儒家思想简述
  儒家文化崇尚道德,重视道德,最早的儒家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培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并且对这些人如何管理。儒家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做到有益国家、有益社会,这些要求的前提就是要有道德,再者要有文化。对于核心思想,儒家主要体现的是仁。这个字如果用到一个人身上,那就是同情和爱。很多人对仁的理解,多数在于仁义,但是儒家所说的是始于同情终于爱的情感。儒家强调现实社会秩序有主有次,不是绝对的平等关系。儒家的仁爱要立足于现实,必须有有亲疏之别和长幼之序。这个"仁"就是"仁义"的"仁"。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成一种仁政的学说,由仁爱之心,发展为统治者、最高的领导要关爱自己的百姓,要施仁政,儒家的思想又向前迈进一步,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荀子的思想,更多吸收了齐文化里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使儒学达到王道和霸道并重有高度,但是从本质上他又没有离开孔子思想。
  2 中原文化的特点
  2.1 包容性
  中原文化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正是她的包容性,淡化了中原文化的其他特点,不同于其他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中原文化通过经济、战争、宗教、人口迁徙等众多渠道,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20万年以前,南北文化就交汇在中原一带。进入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文化融合更为深化。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与周边地域文化具有许多共同点。如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就是东夷集团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结果;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在汉唐间传入中原,都融入中原文化之中。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原,却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她的包容性特征。
  2.2 开放性
  中原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集中表现在:一是辐射各地。如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二是化民成俗。中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礼仪规范常常被统治者编成统一的范本,推广到社会及家庭教育的逐个环节,从而实现了“万里同风”的社会效果。三是远播异域。秦汉以来,中原文化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向东向西广泛传播,不仅影响了朝鲜、日本的古代文明,而且开辟了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扶桑等历史记载,都书写了中原文明传播的壮丽画卷。从北宋开始,中原文化凭借当时最发达的航海技术,远播南亚、非洲各国,也开辟了世界文明海路传播的新纪元。
  2.3 丰富性
  中原文化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迄今为止,已经成为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就可以看出它的丰富性。中原文化主要内容包括: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中医文化、漢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饮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容不仅满足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体系。
  3 中原文化的发展史大致分作五个阶段
  3.1 史前是中原文化的孕育与萌芽阶段
  由于地理的、经济的以及文化本身的原因,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文化的发展逐渐超越周边地区,并且在中原地区催生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
  3.2 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的形成和主体地位奠基阶段
  夏王朝存续约五百年,初步树立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强势地位。随后,借助于长期政治中心的有利形势,先进的中原文化不断向周围地区传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和范式。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重要的奠基时期,三代文明发轫于中原,又因循一千余年,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模式的生成和深层文化结构的奠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相当大的程度上说,作为“元典文化”的诸子思想正是在研究和总结三代文明基础上生成的,而作为封建政治基石的秦汉制度又是在对诸子思想遴选、整合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3 两汉魏晋是中原文化的发展和兴盛阶段
  秦王朝是以中原法家理论发起和构建起来的专制帝国,虽然历年短暂,但其政治体制却被后世继承,汉王朝是因袭秦代的政治体制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不过,汉王朝把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治国依据。儒学来自齐鲁,但它却借重于中原政治力量在中原生了根,并成长壮大起来。它最终还成了中原文化的最主要内容,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3.4 唐宋为中原文化的繁荣和定型阶段
  唐宋是文化大繁荣,大一统时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在这一时期,中原实现了政治统一与文化统一。文化巨丽,纷纷呈现;文化创作,鼎盛繁荣。在宗教方面,儒家思想遭遇巨大顿挫,玄道佛文化日益彰显。同时,诗歌文化鼎盛,创造出中原文化的璀璨成就。
  4 儒家思想对中原文化发展的影响
  儒家是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有着很深的影响,中国传授大多是《四书》《五经》。基本责任思想是以天下为己任、思想已仁义礼智信五点为主,这些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即使到了现在,儒家思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儒家学说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焚书坑儒"。到了汉代又逐渐发展起来,汉王朝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主线,三代中原文化指的是儒家六经,而儒学本身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政治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又反之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原地区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政治核心的角色。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适合人类居住,更加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人民聚集,继而国家形成。许多国家都为了这多这块“宝地”,不断地通过战争实现政治角逐、政治更迭、政治演变。战乱期间,人民迁移,促进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丰富了中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文化理念的形成是有着深刻且久远的影响的,其中以中原文化为主,主要是吸取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礼思想,使得中原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与丰富性,同时还兼具着包容性。中原文化发展将儒家思想作为根本,将儒家思想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都是有着极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陈隆文. 中原与儒家思想的形成[J]. 河南社会科学,2017,25(01):117-122.34.
  [2]刘娟娟. 从现代新儒家看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D].青岛大学,2018.
  [3]尚春旭.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初探[J].才智,2016(20):216+218.
  [4]杨明霞,董玮.小议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商,2016(06):13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县级党校是培养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它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确保党员干部队伍健康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县级党校按照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解放思想,利用干部培训以及函授等形式,培养出许多合格的基层党员干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新形势;县级党校;师资队伍  引言  
期刊
摘 要:空气污染是指一些危害人体健康及周围环境的物质对大气层所造成的污染,空气质量问题始终是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城市空气污染数据真实性判别分析研究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相关分析,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模型、各城市群气象数据真实性判定模型、相关分析等模型,并利用MATLAB做出AQI指数变化折线图判断,京津冀城市群空气质量数据误判的情況相对于其他城市要严重
期刊
摘 要: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垃圾越来越多,大部分的工业企业没有科学的处理废水与垃圾,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民众所面临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做好环境检测工作特别重要,尤其是地表水监测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境检测;地表水;监测;问题  1加强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重要价值分析  
期刊
摘 要:新媒体具有两面性,既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和形式,为高校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继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高校;创新  引言: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党务政工工作已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领域的国有企业、团体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自身实际情况的总结和预判来积极投身于整个生产经营当中,并以此作为契机对新时代新时期下的国有企业开展党务政工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下面就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国企党务政工工作的改革展开思考,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同
期刊
摘 要:宝清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内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本区虽然分布三类地下水,但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由于补给条件不足,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运移主要以地下水径流为主,地下水排泄主要有蒸发排泄、人工开采排泄、侧向径流排泄。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补径排条件;宝清县  0.前言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期刊
摘 要:信息化背景下由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替代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读者快捷便利的信息查询和阅读等综合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服务模式;转变  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各类信息数据量大,涵盖范围广,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知名学校信息化时代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挖掘数据库信息资源,建立数据资源信息库,建立信息资源查询系统,建设智慧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成为服务创新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公益众筹模式逐渐兴起,它利用互联网独特的传播路径,让自己的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筹资效益。这种新型的网络筹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慈善事业筹资方式,随着轻松筹、水滴筹等各种网络众筹平台的出现,众筹模式也不仅局限于商业价值,也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作为一种网络筹资新型模式,公益众筹在项目来源、项目真实性、资金透明度、监督机制、法律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风险,本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规划设计者的功劳。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变迁,不断努力,创新,探索,才能够促进城市的稳步发展。本文笔者就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其他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众参与度;城市特色;土地利用率;城市规划体系  1、前言: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
期刊
摘 要:春节时期,贴“年画”是中国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年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年画是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表现,展现了人民心中朴素真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精神传承。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经过发展,各地年画可谓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求日益增加。  关键词:民族特色;历史悠久;艺术价值  1.引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