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都没了,还是怕光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虫是一种畏光的动物,以其极强的再生能力著称。一位印度生物学家想看看它的身体是如何对光做出反应的。
  首先,他证实,涡虫头部的两个眼点使得它能逃离可见光。接下來,他砍掉它的头。他发现,无头涡虫虽然不会对可见光做出反应,但依然对紫外光有反应。
  这表明,涡虫已进化出两套独立的对光反应的系统:第一套系统受眼点和大脑控制,第二套系统是广泛分布在身体上的神经反射系统。有证据表明,一种叫TRPA1的蛋白可能参与了第二套系统的反应。
  涡虫头的再生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被砍头4天后,眼点已经长出来了,但此时,涡虫对紫外光的反应仍强于对可见光的反应。等过了7天,它对可见光的反应才重新占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它的眼点和大脑重新获得了对身体的控制权。
  研究人员猜测,身体对紫外光的反应可能是一种更古老的机制,而眼点对可见光的反应则是之后进化出来的。如果是这样,那这个实验就相当于把这一进化过程快速“回放”了一遍,让我们看到,涡虫是如何从无意识的对紫外光敏感过渡到有意识地对可见光敏感的。
  这个实验对于人体生理学或许也有启发。例如,我们的皮肤也能对光做出独立于我们眼睛的反应,如能够生产黑色素,而且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个过程也涉及到TRPA1蛋白。这意味着,对涡虫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身上这些对光敏感的器官是如何工作的。
其他文献
当你走在金色的沙滩上,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片沙滩上到底有多少沙子?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沙子太小,而整片沙滩又太大了。  其实一个类似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整个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光?这里说的星光,是指宇宙星体发出的光子。  不过,这个问题最近刚刚有了答案。来自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马可·安杰洛和他的团队最近得出了一个数字:4×1084(数字4后面跟84个0),这个数字代表了宇宙中所
期刊
不尽人意的生物酶应用  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到了酶,课本上说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那你知道酶是怎么被发现,又是经过怎样的曲折才最终确定了这个定义的吗?  酒是中国发明的特色饮品。传说夏朝的一个粮官杜康为了保存过剩的粮食,把粮食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再来看,树洞里多了一些清香扑鼻的液体,杜康把这些液体分给村民们品尝,非常受大家的欢迎。于是,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
期刊
进化是生物学的基石,但它有时会威胁我们的健康,甚至我们的文明。那么我们该如何消除进化的黑暗一面?  进化的黑暗一面  进化给地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包括我们人类。但生物的有些进化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而且从人类文明开始的时候,这些进化就给我们添麻烦了。例如在农业时代,农民用手工除杂草时,留下了少量长得像农作物的杂草,于是通过几代的进化,长得像农作物的杂草变得越来越多。  在工业时代,有些进化已经
期刊
大家知道不知道,我们的“母亲”地球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太阳系“子民”,她的“种子”来自于太阳系之外,是太阳系代孕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是最近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该研究表明,银河系应该充满像奥陌陌那样自由移动的星际岩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在行星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星际流浪汉”是播种机  关于行星的形成,传统观点认为,它们形成于恒星周围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一个叫“原恒星盘”的圆盘
期刊
太空是严酷的,破坏性的辐射、极端的温度、有毒的气体,任何一样都可能会致我们于死地。然而广袤神秘的太空也拥有数不尽的自然奇观,且不说远的地方,光太阳系就足够我们探索好长一段时间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拥有可以发射深入太空的火箭技术、合适的防护装备、太空徒步旅行的装备等,幸运的冒险家也许能够亲自游览太阳系的自然景观。  如果真的能在太阳系徒步旅行,你想去哪?假想你正穿着宇航服,带着足够几个月的供给,
期刊
欺软怕硬的巴氏杆菌  2015年5月,英国一队摄像人员为了拍摄濒危动物高鼻羚羊的生活状态来到了哈萨克斯坦,可是却目睹了大约21万只羚羊在一周内集体死亡的悲惨景象,其中多数是新生儿或即将分娩的母羊。  由于过度捕猎,羚羊本身数量就不容乐观,这次死亡的数量更是占到了哈萨克斯坦羚羊总数的三分之二,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和困惑,他们经过多天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更令人惊讶的结果,使羚羊患病并最终致死的罪魁祸首
期刊
没有桥的河流  长江是我国境内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多的河流,从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始,长江干支流已建了上百座公路大桥、铁路大桥和过江公路隧道等。有了这些桥梁,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都更加顺利了。  可是你知道吗?与长江比起来,流经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的亚马孙河,作为世界上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在这么长的河道的河上,除了2011年巴西在其支流内格罗河上建成的内格罗河
期刊
我们常常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但是你知道吗,即使只有7秒的记忆,在面对恐惧的7秒里,鱼也会像人类一样感到害怕,它们的大脑会像人类一样发生剧烈的活动和积极的信息传递,指导它们对恐惧的对象做出反应。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斑马鱼害怕时大脑是如何活动的,来找到更多关于恐惧产生的机制和信息,这将有助于科学家开发更好的治疗与恐惧相关的精神疾病的方法。  为什么恐惧很重要?  在我们的日常经历中,我们经常感到害怕,害
期刊
植物随歌起舞  据外媒报道,加拿大有位农民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小麦试验地里播放小提琴奏鸣曲,结果那块实验地获得了丰产,产量超过其他试验地产量66%,而且麦粒又大又重。印度的另一位农民也在一块1亩左右的稻田中每天播放25分钟交响音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地的水稻的株高超过30厘米,比相同面积没有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与茁壮。而在日本,一家音响器材公司楼下空地上种植的蔬菜,生长速度明显比
期刊
上皮细胞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是构建人体器官的重要细胞,在皮肤、鼻腔、肺、胃等器官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通常为柱状、鳞状或立方体状,而最近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上皮细胞Scutoid,它的作用可能比其它形状的上皮细胞更加重要。  这种形状的细胞有两个末端,其中一端是六边形,另一端是五边形,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有一个三角形斜面。那么为什么说它的作用比一般的上皮细胞更加重要呢?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