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珍闻10篇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zhuj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鹦鹉反复喊救命
  令警察哭笑不得
  据美国媒体9月5日报道,警方在3日接到报警电话称,一户人家里传出女性呼喊“救命”的声音。警方随即赶到现场,在无人应答的情况下破门而入。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整个房间不见人影,倒是有一只鹦鹉在笼中反复呼喊着“救命”,令警察哭笑不得。
  这只10岁大的鹦鹉名叫卢纳。据它的主人德利昂介绍,这个小家伙已经不是第一次把警察招上门来。7年前,它在家中模仿婴儿哭声,一连“哭”了几个小时,导致新泽西州儿童福利工作者登门查看,没想到竟然是卢纳在练习刚刚学到的招数。
  德利昂说,卢纳喜欢看电视,并从中学到了不少词汇,除了英语外它还能说西班牙语。
  
  主人病危
  小狗打911报警救命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一说法再次得到印证。据美国媒体9月14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只训练有素的德国牧羊犬在主人发病的危难时刻拨打911报警电话,从而救了自己主人一命。这只狗名叫巴迪,据一名知情警官介绍,巴迪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主人斯托耐克的救命恩人了,它此前还打过两个报警电话。
  “您好,这里是911,您好……能听到我的声音吗?您旁边有人可以接听电话吗?”从电话另一端却传来一阵阵犬吠声。接线员特洛特立刻意识到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警察随即赶往斯托耐克的住所。原来主人斯托耐克患了重病,警察立即把他送进医院。“太不可思议了”,警察克拉克说,斯托耐克的住址在史卡兹代尔的电脑系统中做了标记,特别注明当主人处于危险时刻就会有一只训练有素的小狗拨打911。
  据悉,电话的主人斯托耐克是从一个名为“爪子事业”的专门训练援助型家犬的非营利组织那里收养了刚出生8周的巴迪。此后,他训练巴迪能够在自己发病时拿起电话,并按下事先设置好的911快捷键。巴迪如今已经18个月了。
  
  未来间谍卫星将能辨影识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4日报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步态,包括步幅、步速、臀部摆动的幅度和膝盖弯曲的角度等,即便你能改变自己的容貌,这些特征却难以伪装。被称为“步态分析”的技术正是建立在人类这一生理特征基础上。
  不过,要把“步态分析”应用到身份辨识领域,就需要能够获得连续的影像。虽然现在航空侦察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卫星、侦察机、无人间谍机从上往下的拍摄角度决定了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只能是头顶。
  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斯托伊卡博士发明了一款软件,能够辨识出航空拍摄影像中移动的人体影子图像,然后结合太阳位置、角度等数据对被拉长或压缩的影子进行修正,复原出未变形的人体图像,最终发现影子主人的“真面目”。
  这项技术目前尚处初级阶段,真正应用到军事、刑侦和情报领域恐怕还需要多年时间。此外,它要想获得影子图像,必须是阳光灿烂的天气。
  
  英国一对夫妻离婚20多年
  重逢后再结连理
  英国北威尔士莫德市47岁男子哈特在20多年前和妻子弗吉尼娅离了婚,此后两人彻底失去了联系,并且各自又结了婚又离婚。在一年前,哈特和弗吉尼娅的女儿希望寻找自己的生父,她通过电话簿查到了自己祖父经营的旅店,正巧哈特经过此地,与自己的女儿奇迹般地再次相逢。在女儿萨拉的安排下,哈特很快就和前妻见了面。尽管音讯隔绝20多年,但他们发现对方仍是那么熟悉和亲切,他们俩再次堕入了爱河,并于日前再次举行婚礼,结成了夫妻。
  
  日百岁老人三万六
  40年后数超百万
  到9月底为止,100岁或以上的日本人将达到36276人,其中86%是女性。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日本的百岁老人将接近100万。
  日本年龄最大的女人是冲绳岛的一名113岁老人,虽然她的日常生活还需要帮手,可是她仍旧喜欢坐轮椅到外头溜溜。年纪最大的男性田锅友时112岁,每天上午看报、下午喝牛奶,每晚还写日记。
  
  53岁男子狂迷迪斯尼
  1900个图案文满全身
  美国53岁的男子赖格绰号“迪斯尼狂人”,他的家被装饰成“迪斯尼风格”,屋中摆满了2万多件迪斯尼纪念品。在过去45年中,赖格每个月至少要逛一次迪斯尼乐园,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他都去过,单是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乐园他就光顾了至少379次。赖格前5任妻子都忍受不了他的古怪癖好而离婚了。赖格从18岁起就开始在身上文上各种迪斯尼动画主角图案,迄今为止在全身总共文满了1900多个迪斯尼动画主角图案,文身费用高达15万美元!据悉,赖格是世界上唯一一名被迪斯尼总部获准在身上文上迪斯尼图案的人,条件是他不许靠文身赚钱。赖格希望自己死后,骨灰能撒在迪斯尼乐园里。
  
  幼儿三楼跌落
  纸尿布神奇救命
  据美国媒体8月28日报道,巴西东北部城市累西腓日前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名18个月大的男孩从3层楼高的公寓窗户跌落到地上竟只受了轻伤。原来,是他戴的一次性尿布发挥了神奇的缓冲作用,救了他的小命。
  这个名叫马萨内罗的幼儿从10米高空跌下后,他的尿布缠在了公寓围墙的铁钉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官说,孩子被悬挂着摇摆了一会儿,然后“尿布扯开了,他落到了地上,但速度已经大大降低”。
  “尿布明显减弱了向下跌落时的冲击力,从而救了这个孩子的命”,这位警官说,“这是一个奇迹,因为那些铁尖也是可以使他丧命的。”男孩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时发现,只是几处小小的骨折,目前身体状况稳定。
  
  夫妇不同地点同一选择
  同时中大奖
  据美国媒体报道,8月18日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对老夫妇发现双方同时中了35万美元大奖,巧的是两人在不同的地点购买了投注号码一样的彩票,两人税后收入合47.8万美元。
  在开奖后的第一天,他们出去野餐了,所以没有查询;即便在查询中奖号码后,两人还是照着事前的计划去了医院。
  现年69岁的妻子朱迪·亚当森说,两人买彩票已经很多年了,在选号时她经常听取丈夫的建议,不光因为韦尔林·亚当森是一名会计,而且他对数学很感兴趣,经常琢磨如何选号。她说目前两人还没决定怎么使用这笔意外之财。
  
  西葫芦65公斤黄瓜长1米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国家业余园艺展览会目前正在英格兰举行。其中最吸引人的一个活动是每年一度的巨型蔬菜和水果大赛,世界各地的选手带来各自的“巨型宝贝”一决高低。
  来自英国诺福克的农民肯·达德的“宝贝”是一个重达65公斤的西葫芦(美洲南瓜),比普通西葫芦重30倍,需两个大男人才能将它搬到展会的桌子上,已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另一名来自英国的种植高手阿尔夫·科布此次参赛的黄瓜长91.9厘米,打破了他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目前这根黄瓜王正等待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正式认证。
  
  相恋18年英国女副大臣
  将举行同性婚礼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10日报道,英国47岁的财政部女副大臣安吉拉·英格尔将于近日“迎娶”自己的另一半——48岁的女工程师玛利亚·埃克斯阿尔,英国工党领袖之一的哈里特·哈曼女士在一次会议上透露了这则消息。
  英格尔是第一位公布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工党议员,并于上世纪90年代成为党内第一位女大臣,她和伴侣玛利亚相依相伴18载,终于在近日将步入“婚姻”殿堂。
  这次婚礼将在伦敦一家温馨的小酒吧内举行,届时将只有双方的家人出席。英格尔在接受报纸采访时表示,举行小型婚礼主要是为了不引起公众过多的注意力。英国于2005年12月5日通过了《同性伴侣法》,自此同性伴侣将享有与异性伴侣一样的权利。据估计,英国每年都有数千对同性伴侣向当局提交“婚姻”登记申请,但由于宗教等多种原因,同性伴侣之间的关系不能称之为“婚姻关系”,而是一种“民事伴侣关系”。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1994年10月6日,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我以河南省汉白明月酒集团公司名誉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了《老人天地》(即今天的《新天地》)杂志社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创刊10周年敬老节恳谈会,这是我首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公务性活动,也是第一次有幸见到那么多老首长和各界名人。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且又充满意义的日子,既是重阳敬老节,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同时适逢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全国都沉浸在学习
期刊
去年重阳节那天,儿子一家三口过来陪我们老两口一起过节。  5岁的小孙女甜甜背着书包径直跑到我的卧室,带上门后她突然转过身,双手高高举着一幅图画,嘴里哼着噔——噔噔——噔:“奶奶看,这是我送给您和爷爷的节日礼物!”  好一幅美丽的自画图!右下角还有一颗鲜红的桃形的“心”,上写:“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落款:刘家欢。  捧着甜甜精心绘制的节日礼物,我的心情宛若锦上添花,此时,甜甜成长中的一幕幕浮现在
期刊
卢生福是甘肃省军区天水干休所的离休老干部,今年80高龄,仍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曾是放牛娃的他,1942年入伍,1946年入党,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汉口高级步校,在部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多年,他参加过保卫延安、甘南剿匪、中印边境反击战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得到无数奖励和殊荣。  晚年的卢生福热衷于两件事:一是收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像章和图片,他的收藏分为24大类5万余件,曾巡回展览
期刊
丹桂飘香,旗海歌潮;年年好景,最是国庆。身在文艺单位,每年此时,自是忙碌而又有趣的演出活动了。而平生最有意义的,当是1981年(新中国成立32周年)的国庆节,饱受焦虑却又充满喜剧色彩。  那年,我们县黄梅戏剧团首次到南京演出,占领南京这个文化大都市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演出在工人文化宫,剧场在南京虽非一流,但其经理对我们却充满信心,他曾多次过江到浦口看过我们的演出,说“第一炮”肯定能打响。  那天,正
期刊
别看父亲股票不多,可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是个货真价实的老股民。犹记当年他投资入市时说过的豪言壮语:“打今儿起,咱们家买车买房看我的了!”结果我们翘首以盼等着大钱生小钱,谁知不管潮涨潮落,他翻来覆去在股市里折腾的还是那三万元。  我本来就十分怀疑父亲在股市投资的毅力,一向“博爱”的他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无限的热情,围棋、音乐、书法、运动、唐诗、戏曲样样都玩,股票只不过是他业余爱好的三十分之一,颇有
期刊
30年前,老年人不仅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也极单调,赶集、聊天、下棋,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娱乐方式。然而,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发生着。如今在城市,老年人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期刊
1967年夏,“文革”开展得轰轰烈烈,“文攻武卫”给本来混乱的局势来了个火上浇油。城市里造反派抢了解放军的枪,打起派仗。“知青”在城里没有立足之地,只好回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其实,公社和队里的干部全都不管事了,“知青”们干脆当起逍遥派:学乐器,练毛笔字,谈恋爱。  8月18日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一周年纪念日,我们队“知青”当时还在挑砖大搞基建,大家想起没能出去串连,心里就窝得慌。不知是谁提议明天去城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十万各地“知青”涌入北大荒黑龙江兵团。在屯垦戍边接受再教育的政治氛围中,正值青春蓬发的男女“知青”却不允许搞对象。凡谈恋爱大多是地下工作者,外人也只能猜个大概。  二十团九连女“知青”程桂兰与男“知青”柳才茂悄悄搞上对象了,但地下工作做得好,谁也不知道。可没成想,一碗炒腰花闹出的风波,差点让他俩露了馅。  那时候,兵团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连里食堂上顿下顿吃角瓜(西葫),
期刊
我戎马一生,大半辈子是在军旅度过的,早年很少探家,偶尔回乡一次,所看到的依然是穷乡僻壤,乡亲们过着穷困的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军队逐渐走向正规化建设,干部休假制度得到落实,这才有每年一次的探亲假期。借此机会回家孝敬老母亲几天,同时也和乡亲们拉拉家常。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退休后回家的次数也多了,不只是看看家人和乡亲,还想看看我魂牵梦萦的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
期刊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孤独的老妇人,没有任何亲人、朋友,常年生活在一家收费低廉的敬老院。除了必要的花销,不多为自己花一分钱。老人去世了,敬老院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写有老人名字的存折,上面有6万多元的存款。周围人不解,她完全可以吃饱穿暖生活得更有情趣。  其实再想想,就明白了老人的不安: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开人世,为了不可预知的未来,她以尽量低的成本维持自己“活着”,尽管直到去世,这笔“养老钱”也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