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旅

来源 :小福尔摩斯·上下五千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朝鮮文人崔溥奉命到济州岛出差,然而就在此期间,他突然得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在崔溥从济州岛启程回乡奔丧途中,他所乘坐的船只在大海上不幸遭遇了大风暴,从而偏离航程,只能任其漂流。
  崔溥及其同行伙伴43人,在这汪洋大海上整整漫无边际地漂流了13天之久。漂流至宁波下山海域时,还一度遭到海盗劫掠,就连崔溥本人也被这群海盗脱光了衣服,拷问金银所在。最终除了湿衣和若干书册外,其余干净衣物、口粮都被海盗抢走,而崔溥本人侥幸留了一条性命,并继续海上漂流的生涯。
  又过了两天,崔溥一行人最终漂流至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的牛头山前海域,总算是结束了孤苦的海上难民的日子,然而危机却并没有随着崔溥等人的上岸而告终。就在此时,崔溥又遇上了一群贪心的小老百姓。
  这些百姓驾着六艘小船把崔溥等人的破船团团围住,上来就向崔溥等人讨要胡椒。崔溥只得回答本国不产胡椒。但这些贪心的百姓还不死心,第二天又对崔溥等人说:“你有奇物,可送些给我。”但刚刚脱险的崔溥,哪还有什么值钱财产,只得说:“若肯指我一条生路,破船中所剩之物尽归你所有。”而这些人也丝毫不见外,上去就搬,物不分贵贱大小,无不掠夺。
  但崔溥的苦难日子并未就此结束,当他们上岸后,迅速遭到了第三波的“劫掠”。由于明代东南沿海地区倭患严重,而崔溥等人又不会说汉语,来历可疑,因此他们很快就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敌视,被误会成了意图侵袭当地的倭寇,并被一路押送至官兵驻所。在此期间,磕磕绊绊、顺手牵羊之事自然也在所难免。
  明代前中期,浙江台州府沿海常常遭受倭寇侵扰,因此当地对于来历不明的生面孔,盘查极为严格。崔溥等人上岸后,地方海防单位便立即采取了措施将他们控制住。同时崔溥也被官军恐吓说“私越边境,本应处以军法”,关禁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朝鲜国由于臣服中国,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日常书写仍然使用汉字,崔溥作为朝鲜大臣,自然也熟读汉文古籍,能写汉文。在双方言语不通、无法进行口头交流的情况下,崔溥和明代官员便通过汉文笔谈的方式进行交涉,这也是当时中日朝三国之间最为常见的沟通方式。
  为了证明崔溥所说证词的可信度,明代官员便翻来覆去的检验崔溥等人的随身物品,如弓、刀、朝鲜国内印信、文书等。与此同时,还要求崔溥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朝鲜国的风俗文化和历史沿革,与明代书籍记载的朝鲜风土人情进行比对,以防倭寇假冒朝鲜人。随着笔谈的日渐深入,以及崔溥等人合乎儒家礼仪的行为举止,明代官员最终推翻了崔溥等人是倭寇假冒的说法,承认他们是意外漂流过境的海难幸存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崔溥准备给政府写报告书,并准备事无巨细地复述具体经过时,却受到了地方官员的阻挠。地方官表示,这些经过,尤其是他们遭受盗贼劫掠之事,万万不能写得太过详细。崔溥忙问原因,对方答:“现在皇帝(明孝宗)刚刚登基,法令严肃,如果看到你所呈文书,一定以为地方盗贼横行,从而归罪地方。为你考虑吧,还是不要多生事端,不如趁早回国。”崔溥听罢,也只得删繁就简重写。
  漂流案毕竟涉及外交和海防,其处理流程也和普通诉讼案件不同。虽然经过基层卫所审理,已初步辨明了崔溥的身份,然而随后还要经过上级州府、省司的会审,确定无误后,才差人一路护送到北京会同馆处,再择日启程归国。


  崔溥的北上轨迹,和明代所设驿站路线高度重合。在日后所撰回忆录性质的笔记中,崔溥也详细描写了自己一路所经过的驿站、州县和交通方式,前后行程八千余里,过驿站百余个。
  朝鲜作为当时中国最亲密的藩属国,明政府和社会乡绅对漂流民的礼待也充分体现了作为宗主国的责任。在崔溥最终证明自己是朝鲜人后,明代地方衙门和乡绅也一改此前对其驱赶盘问的冷遇态度,变得十分热情好客。崔溥等人不但受到了众人礼遇,而且还饱食餐饭,“空手而来,重负而还”,收到的礼物驮了整整十五匹马。
  然而,我们也能从崔溥的笔记中找到一些有关当时社会的负面信息。当时明代表面上一片承平治世,实际上社会治安极其混乱。如先前所说,地方盗贼横行,而且很多文人虽然自幼熟读孔孟之书,但行为举止也十分无理。
  当时很多中国官绅由于极少见外国人,因此一碰到崔溥,便有不少上去问长问短,跟查户口似的。从朝鲜的风土人情到崔溥的家长里短,无所不问。而崔溥往往也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解释。甚至还有人直截了当地问起朝鲜国君名讳,这种违反纲常的犯上之举虽然遭到了崔溥的驳斥,但对方也毫不在乎,反而表示“越界无妨”。相反,崔溥在整个行程中,始终坚持了应有儒家伦理道德,与这些虚有其表的官绅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历经135天艰难的跋涉,通过水路、陆路的多次经传,崔溥等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事后,崔溥在朝鲜国君的要求下,把整个故事经过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下来,命名为《漂海录》。由于《漂海录》中保存了大量有关明代中国的社会风化,因此一度被学者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行纪》”。

其他文献
哎哟,天天背着书包上学真累啊!写作业写到手抽筋,衣服还要扣纽扣……这些麻烦事加在一起,简直快要了咱们的小命,真讨厌!我可是每秒钟都在琢磨怎么才能把这些烦人的事情给解决掉!如果我想出来了,那我一定是个伟大的天才,对吧?但在我没想到好主意之前,不如一起看看那些真正的天才是怎么改变世界的吧!  纳米原油——液体燃料电池  你若还没坐过电动汽车,你就太落伍了吧!不过,电动汽车还没有普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电
期刊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虽然歌曲是这样唱的,可是,在漫长的成长路上怎么會像歌中说的那样一帆风顺呢?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工作总是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加班。我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陪我,可却受不了常年的孤独。特别让我难过的是,每次他们答应我的事情,往往因为繁忙的工作而食言。  有一次,小燕阿姨对我说:“金子砚,你妈妈说今天要回去。”我听了满心欢喜,心想终于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顿团圆饭了。上车时,我的脑海
期刊
19世纪后期,掀起一股探险热,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人,在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一种能够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上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開时只剩下一堆白骨。”  卡尔·李奇的话让植物学家们坐不住了,感到需要做点什么。在1971年有一批南美洲科学家组织了一支探
期刊
我想化作一只彩蝶  徜徉花海  翩翩起舞  待我描绘春天  我想化作一场春雨  静候召唤  来去自如  待我滋潤大地  我想化作一株昙花  点亮暗夜  生命如画  待我尽情绽放  我想化作一朵雪花  晶莹如玉  漫天飞刮  待我银装素裹  我想化作一朵荷花  冰肌玉骨  不染淤泥  待我悄然盛开  我还想……  【点评】小诗写出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表达着她对美的追求。作者善于抓住“彩蝶”“
期刊
战国时的辩士张仪,思维敏捷,有三寸不烂之舌。他为了出人头地,跑过很多国家。有一次,他到楚国去碰运气,可是住了很久也没有得到楚王的重用,极为潦倒。  张仪想改变这种困窘的局面,心生一计。  那时候,楚怀王正宠爱着两个美人:一個是南后,一个是郑袖。  张仪那天见到了楚怀王,就说:“我到这里已经很久了,大王还不给我一官半职。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我的话,请准我离开这里,去晋国跑一趟,可能会碰上好运!”  “
期刊
“相遇最美古诗词”,多美的作文题。但,的确让很多同学感到困扰:究竟该怎样才能写出美感呢?如何让相遇的经历成为传递美的通道呢?这无疑是一道考量同学日常积累,验证大家对文字敏锐的感悟,也适度仰仗写作灵性的优质命题。我知道,这道题让很多喜欢写作但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感觉的孩子感到相当为难。  古诗词之美有很多种,文字美、内容美、内涵美、音韵美、意境美……不同的审美结果也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写作构思路径,决定我
期刊
开拓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从晚唐以来,开始南移,尤其是向东南方向转移。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如吐蕃、契丹、党项、女真等相继强大,中原与西域陆上丝绸之路被隔断,迫使汉族统治者将目光转向东南沿海,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便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向大海进发的雄心壮志,让宋代的航海事业拉开新的帷幕。  宋代的海上贸易之路,主要有四条:其一是从广州前往今越南、印尼等国;其
期刊
连一连  将下面的五个生肖按先后的顺序连一连,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你可以吗?  词语对对碰  用中国象棋的棋面汉字,把棋盘里的词语补充完整。  猜一猜  摇 钱 树  从前,有个身强力壮的懒汉,什么活也不愿意干,整天吃喝玩乐,东游西逛,父母留下的家产全被他败光,竟然穷得连稀粥也喝不上。  一天,他听人们说世上有一种摇钱树,只要找到它,一摇便有钱,不但吃穿不愁,而且会变得富裕起来。于是,他便欣喜若狂
期刊
撩开了面纱一角  每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罗塞塔石碑被发现。经学者们鉴定,铭文的上部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下部是古希腊文字,夹在中间的,是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后期的一种草书文字。由于石刻中有对应的古希腊文字,这为破译古埃及文字提供了可能。  1822年9月29日,语言天才商博良满怀喜悦地在法兰西学院向学术界公布了他研究罗塞塔石碑的成果,他成功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从此这一天便被定为埃及学诞
期刊
工地中蹦出的大宝贝  50年前的一个秋天,陕西西安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辛苦地挖掘地基。忽然,有人挖到一处硬物,扒开周围的泥土一看,竟然是一个陶瓮。工人们打开陶瓮一看,里面竟然满满当当地装着金银打造的器物!再往周围一探,在陶瓮旁边还埋着一个银罐,里面也塞满了宝贝!  这下工人们惊呆了,他们立刻将发现宝物的事情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几天后,陕西省考古所的考古人员又在不远处发现了另一个藏满宝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