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23G缝合切口与传统23G硅油取出手术对比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i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观察改良式23G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行硅油取出手术的临床连续病例177例18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2例113只眼,女性65例67只眼;平均年龄(43.8±10.3)岁.平均硅油填充时间4.5个月.患者均行矫正视力、间接检眼镜、眼压、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患眼视网膜均在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分为传统23G免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手术组(A组)和改良式23G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手术组(B组).分别为88、92只眼.两组患者性别(x2=1.596)、平均年龄、平均矫正视力(£=0.785)、平均眼压(t=0.352)、原发疾病(x2=1.982)、晶状体状态(x2=2.6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记录手术时间.观察矫正视力、眼压硅油残留、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再脱离以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0,P>0.05).手术后1 d(t=0.873),1周(t=1.115),3个月(t=0.141)平均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两组间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0,P<0.05);手术后1周(t=1.451),3个月(t=1.062)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患眼中发生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再脱离和硅油残留小滴为25、8、5、9、7只眼,分别占A组患眼的28.4%、9.1%、5.7%、10.2%、8.0%;B组患眼为5、2、2、8、1只眼,分别占B组患眼的5.4%、2.2%、2.2%、8.7%、1.1%.两组患眼过一性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硅油残留小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及末次随访时均未见眼内炎发生.结论 改良式23G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手术可减少手术后低眼压、脉络膜脱离、残留硅油小滴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IVB)与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及循证对照试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造成了电力行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实施有效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电力企业
目的 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对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7日龄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rAAV-PSF注射组、r
目的 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眼缺血表现的发生率,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部位与眼缺血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132例
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将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系统。随着中国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低价中标已经成为市场规律,对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信
目的 观察肺结核合并拟诊眼内结核患者的眼部表现特征.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159例患者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间接检眼镜等全面眼科检查,对眼底可见视网膜脉络膜
目的 观察黄斑脉络膜凹陷的临床特征.方法 经频域高清光相干断层扫描(HD-OCT)检查确诊为黄斑脉络膜凹陷的22例患者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占54.50%;女性10例,占45.50%.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RAP并行IVR治疗的11例患者14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
自动化仪表工程是现代工程施工中的一个系统化、专业化与科学化的施工环节,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文中从工程施工中仪表自动化专业来看技术管理的特点,浅谈自动化仪表工安装工程
目的 观察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及其联合其他方法治疗3期以上Coats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非对照性临床研究.临床检查确诊为Coats病的19例患者1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