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情况
  江津区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西南部,介于东经105°49′~106°36′和北纬28°28′~29°28′。东邻綦江、巴南,西接永川、合江,南靠贵州习水,北连璧山、九龙坡。东西(最宽处)相距83公里,南北(最长处)相距100公里,幅员3218.72平方公里。江津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8.9度,最高温度43度,最低温度1度,日照1143小时,无霜期332天,降雨量725毫米。全区辖29个镇(街道、管委会),189个村委会,668个居民小组及1528个社(组),常住人口127.5万人。全区耕地面积11.35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0.21万公顷、产量65.7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0.65万公顷、产量1.19万吨,蔬菜播种面积3.14万公顷、产量71.53万吨,花椒产量2.98万吨,柑橘产量13.22万吨,
  二、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现状
  江津区常年农业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00万亩(次)左右。主要粮油作物常年病虫害发生面积100多万亩(次),其中,农业病虫害防治面积100多万亩(次)。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以农户自防为主,占全年农业病虫害防治面积的95%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不足10%。主要农作物年平均打药次数水稻2次、玉米2次、油菜2次、马铃薯3次、蔬菜6次、柑桔5次、茶叶3次。农药使用量常年平均近200吨。
  据江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对全区范围内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调查,到目前为此,全区共有机动喷雾器1500余台,平均每户农户拥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1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0.5台。其中,为推动农业病虫害统防统冶工作,江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6年起至今给全区29个镇街配置了机动喷雾器900余台。配置最少的2台,最多的90台,平均32台。以村、社或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35个。全区共有机动喷雾器机手达1000余人,通过阳光工程等进行过培训的专业化防控机手共计450余人。全年防治病虫害天数125天,统防统治面积10万余亩(水稻)。
  近年来,江津区在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积极探索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运作摸式,开展了以水稻病虫害为主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在运作摸式上主要是通过政府引导,农业主管部门通过项目补贴(农药)等方式,由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牵头以村、社或专业合社为组织的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通过统防统治防治示范,每年辐射带动全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10万亩左右,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2014年,全区在完成水稻一代螟虫的防治工作后,江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进行了统防统治的区域开展了全面的防效評定工作。①杂草:统防统治区域内杂草密度防治前为382 g/㎡,发生程度为3级,防治之后为53 g/㎡,发生程度仅为1级,防效达到了86.1%,;农民自防田杂草密度在防治前为394 g/㎡,发生程度同样为3级,防治过后杂草密度为307 g/㎡,发生程度为2级,防治效果仅为22.1%。②水稻一代螟虫:统防统治区域内枯鞘率仅为1.26%,而农民自防区域内枯鞘率为2.89%;统防统治田区域防效为85.73%,而农民自防区域内防效为67.34%,统防统治比农民自防的效果高出近20个百分点。
  三、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现状
  全区以村、社或专业合作社等为组织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35个,其中,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2个。一个是西湖镇农机专业合社,该合作社现拥有机动喷雾器5台,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合作社农户。在服务方式上由专业合作社统一农药,统一时间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费用由被服务农户均摊。另一个是石蟆镇三关水稻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4000余亩,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摸式致力于富硒优质大米的生产,有较为健全机构和管理制度,现拥有机动喷雾器30台,仓库50㎡,在水稻生产上采取全程社会化服务方式进行运作。
  据调查统计:江津区现有农资经营户500余户,从业人员600余人。其中,区级批发、零售商19户,形成规模化经营的5户,占26%。各区级批发、零售商均建有自已的营销网点。其中,已开展过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的1家,即重庆市江津区硕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员工18人,其中,农业相关专业大、中生专员工14人,公司下设技术部、销售部、财务部、仓储物流部、植保服务部、行政部、售后客服部等部门。植保服务部现有脉冲式弥雾器10台,机动喷雾器20台,电动喷雾器50台,与国内外知名农资供应商长期合作,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运作模式上利用基层网络零售推广商,以基层推广商为中心,组织当地具有影响力和劳动力的示范户组成植保服务小队,对其有意愿开展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农户进行植保服务作业。农户在植保服务作业完成后,与基层推广商进行劳务结算。目前,该公司已在花椒病虫统防统治累计作业面积2000亩,实现收入4000元。
  全区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开展服务后收取服务费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当地政府补贴,二是向被服务的农户收取,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收取的服务费20—30元/亩(次)(水稻)不等。
  四、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足。我区的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多是在政府补贴,农业部门项目或物化补助,镇、街农业服务服务中心牵头组织下开展的,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政府行为,造成了服务组织一种依赖性,服务组织一般不会主动去与农户进行协商,签定服务协议,开展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
  (二)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基础薄弱。表现在,一是机械设备薄弱,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由于缺少资金支持,部分社会化服务组织现有机械设备基本是服务组织入社成员自有机械拼凑起来的,同时很多设备虽然能正常操作,但工作效率偏低,影响作业质量和进度,倘若遇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这类迁飞性害虫的大发生,极易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受灾。二是人员储备不足。占绝大多数的服务组织无固定的管理人员和机手,服务组织的机手基本上是零时聘请的且在50岁左右的在家务农人员,机手普遍存在对机械性能不够了解、操作不够熟炼等问题,且在大多数服务组织中均是以一人一机为标准配置,既没有多余的器械,也没有多余的机手来应对突发性的病虫害。三是资金不足。目前我区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均存在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整体经营规模不大的问题,运作经费大多是大户、村、社或合作社垫资自筹,吸引的其他社会资金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服务的壮大发展。   (三)农业病虫害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现有植保装备利用率低、服务面窄、服务对象少。我区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植保装备是机动喷雾器,其服务组织在开展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中,主要是在水稻上开展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报务,而且服务对象也只限于本村、本社或本专业合作社,对其它农作物病虫害很少或根本不开展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造成仅有的植保机械长期闲置,未能很好地发挥现有植保装备的作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四)农户对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认知度不足。农民在病虫害自防时是不计算人工成本的,但在接受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过程中却要支付一定的人工费用,这样也就愿意参与统防统治的农户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支出,从而影响了参与积极性。同时即便农民有统防统治的需求,但其愿意支付的费用和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收费标准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据调查,由于农村劳动短缺,造成劳动成本上升,在水稻上开展病虫统防统治时聘请机手一般在20—30元/亩(次),高出我区常年水稻病虫防治一亩所需的农药费用,所以部分农民不愿意接受服务,故专业化统防统治无法实现整体推进,从而影响防治效果和效率。
  (五)技术培訓和指导难以满足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需求。虽然我区农业部门对各服务组织先后开展过多次技术培训,但由于机手劳动收入较低、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有限,难以在服务组织内部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病虫害防治专业人员。同时部分规模较小或刚成立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与植保技术部门信息沟通不通畅,缺少技术部门的专业指导,从而造成防治效果不佳。
  (六)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抗风险能力较弱。绝大多数专业化防治组织以往年平均防治次数与农民签订防治合同,当个别年份的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中、后期病虫害爆发为害时,前期水稻螟虫防治效果再好,农民也会因为中、后期受灾而拒绝兑现全部的服务费用。在没有相应政策的扶持下,社会资本投入到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资金的不足也就造成专业化防治组织抗风险能力差。
  五、对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的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现有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先进设备的引进,提高统防统治组织机械装备水平,完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注册植保服务品牌,加强引导和服务,实现更多农户的稳产增收愿望和降低农药减量使用。如以农机合作社的方式,让机手融入合作社,使其具有主人翁的意识,以获得更多效益。比如加大对高效优质施药机械的补贴力度,鼓励服务组织在提高机械装备水平的同时提高防治效益,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收益,由此进一步解决机防队员难聘和防治队伍难以稳定的问题。
  (二)拓展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业务,壮大服务组织经济实力。我区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开展社会化服务上基本是在水稻上开展业务,且服务范围也仅限于本村(社)或专业合作社,这样不利于服务组织的发展。因此,引导、鼓励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紧紧抓住农业产业这一主题开展全方位、多方面业务服务,拓展服务范围和内容,如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丰富服务内容,壮大服务组织经济实力,提高服务人员待遇,做到聘请得起留得住人。
  (三)鼓励支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资经营实体建立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针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懂农业病虫害防治知识,会经营的农资(药)经销商在政策、资金、装备、技术上于以扶持,使其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性质的组织,在相关部门支持、帮助下形成能覆盖全区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网络体系。
  (四)扎实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采用宣传画册、示范片展示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社会化统防统治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必要性,通过给农民算经济账等方式提高农民认知程度。
  (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会的同时,农业部门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及时提供农业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适期等方面的讯息,指导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科学用药、轮换用药和合理用药意识,进一步还可培养其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理念。
  (六)推进出台暴发性病虫害的保护性政策。为切实增强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重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首先建议将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与农业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其次政府也可积极引导保险机构推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商业性保险,如此就保障农户稳定增收,保障专业化防治组织持续、健康运行。
  (七)、规范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尽快研究出台行业准入制度,规范各地收费标准、防治技术指标标准、防治效果评定标准及损失赔偿标准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病虫害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过程、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效果等方面进行监管;组织由农业、财政、监察等部门参与的、对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在防治效果、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评估小组,以保护农民合法利益。
其他文献
摘 要 验证肥滴灌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土壤养分状况试验供试作物为棉花,供试肥料为肥滴灌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关键词 肥滴灌;常规施肥;土壤养分;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14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8.00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地点及时间  供试作物:棉花。试验地
期刊
摘 要 以重庆贫困山区种植业用地模式调整为题,首先对贫困山区种植业用地调整原则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对山区粮食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多个方面对山区粮食生产发展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促进重庆贫困山区种植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种植业;用地模式;重庆贫困山区  中图分类号:S157.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8.0
期刊
摘 要 研究发现,综合尝试法和流点法两种方法,对类型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体系水溶液动/静表面张力进行比较发现,类型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应用可以达到降低水溶液的动/静表面张力的目的。在农药制剂配方中,可以将这种发现应用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筛选,进而减少药量流失,提高药效,提升药液对靶润湿性能。因此,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筛选及性能表征研究需要以多菌灵、三环唑作为有效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关键词
期刊
“三严三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价值追求,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强化担当意识、发扬担当精神、增强担当自觉。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各级干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本领。当前正值我国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
期刊
2015年10月26日,为期4天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在北京开幕。全会上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文件集中了中共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将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  那么“十三五”的来临,会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带来哪些发展机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又将有哪些新的调整?小编为您梳理权威专家预测,前瞻“十三五”。  粮食稳产
期刊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一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措施,也是这两年来农村改革中的重点。  但在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中,需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把中央有关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相关改革政策,一步一步地落到实处,才能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是不少农业部门的同志都持有的观点。  为啥?  (小标)喜人数据后面有隐
期刊
年初改版,我们只是想办一本农业农村方面的综合性外刊,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凝聚智慧的平台,告诉你农业农村农民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关系。而走过这一年,我们发现,我们所收获的远不止杂志本身。我们在感受这个伟大时代的深刻变革,在感受柔弱“三农”的茁壮成长,在感受那些忧国忧农的情怀。如果说这一年我们这本微不足道的杂志还略有起色的话,都是源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背景下不断成长的“三农”。  这一年
期刊
一、院企合作的概念及农业科技“院企合作”  院企合作是指学校(包括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普通职业技术学校等)与企业双方利用各自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围绕着企业的产品研发、工艺开发、现代管理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高校的学科学位建设、提高科技开发质量和水平、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形成稳定的科研教学基地等,而建立的合作关系。院企合作充分利用了学院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生产一线的实
期刊
一、重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财政扶持政策效能评估  (一)财政扶持成效显著  1.财政支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近年来,市财政资金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资金结构,不断提高资金投入的针对性。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市财政支农资金达到307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58亿元。市级财政在逐年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的同时,不断创新
期刊
山坪塘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4年6月—7月,课题组分赴梁平、云阳、万州、武隆等10个区县25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开座谈会、走访基层干部职工和群众,充分了解情况、听取基层意见、全面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客观分析我市农村山坪塘整治和长效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  山坪塘是指总容积在500m3—10万m3的小型蓄水工程。全市现有18.6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