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交通运输治理观

来源 :交通建设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本国国情,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释放了技术和市场活力,建设了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促进了交通高质量发展.rn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rn以“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程为载体,把法治贯穿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安全生产全过程各方面,营造良好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其他文献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书长,rn各位同事,rn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rn很高兴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同大家共商全球交通和发展大计.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rn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纵观世界历史,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
期刊
松辽流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湿地集中分布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松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凸显,已危及粮食安全、生态健康和经济增长.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重大需求,本文剖析了松辽流域面临的大面积农业灌溉、湿地修复与保护、河流-河口污染治理以及城市多水源供水等四大难题,综述了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进展,并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从基础研究、调控技术、保障措施三方面入手,探究了四大难题
2020年,中国全面打赢了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战.2012—2020年累计投入中央车购税资金1.47万亿元,支持贫困地区等1177个县,建成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新增铁路4.4万公里,新增民航机场27个,超过93%的贫困县通了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贫困地区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和通邮路,解决了6亿贫困群体的交通出行问题.
期刊
中国交通,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的初心,跨越山河湖泊,连接亲情,创造希望,提供便捷,实现富裕,构筑起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路”.rn春运保障——让回家之路不再遥远rn2019年,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76亿人次.中国春运,全球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从1亿人次到30亿人次,从时速40公里到350公里,从拥挤嘈杂到宽敞温馨,从颠簸周转到四通八达.漫漫回乡路,不变的是乡情和关怀.
期刊
在江河两岸支起墩、架起索,挂一个箩篼或铁框在索上,人坐在兜里,“滋溜”一下滑向对岸……rn受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因素约束,在我国西南部,溜索这种原始的渡河方式,曾是大山深处群众出行的唯一选择.虽然它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行难问题,但由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运输效率较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溜索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期刊
交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中国政府坚持把交通运输摆在先行发展的重要位置,令其在服务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
期刊
交通运输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推动城乡共同繁荣与融合发展,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期刊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将支撑国际贸易畅通,促进国家间民心相通,推动形成基建引领、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综合效应.rn构筑设施“硬连通”rn大幅缩短公路行程.中、哈、俄三国共建“西欧-中国西部”国际高速公路,中国连云港至欧洲陆路通行时间从45天缩短至10天.
期刊
2021年10月16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闭幕,加快向可持续交通转型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已得到共识.rn被誉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和“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已然铺就开来.
期刊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rn从古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传递希望、崇尚共赢,使世界紧密相连.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互联互通是发展可持续交通的关键,只有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规则\'软联通\',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才能为全球经济复苏打好基础、做好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