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园:秋景乐音两相宜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yzh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怡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不大,但博采诸园景物,沧浪亭的复廊、网师园的水池、环秀山庄的假山、狮子林的洞壑、拙政园的旱船,在这里都能捕捉到身影,巧置山水,自成一格。
  到了秋季,整个园子都会被银杏铺天盖地的金黄所遮蔽,暖色的景致让人感觉气温都暖了几度。
  在这个小巧雅致的园林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声音”。1919年起,怡园琴会就一直流传至今;如今园内的茶馆中固定设有评弹表演;碰上园内网红猫咪——老咪和小白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听到嗲嗲的几声“喵喵喵”。
  秋天,不管为了“月明夜静当无事,来听玉涧流泉琴”式的阳春白雪,還是为了在午后的暖阳中喝茶、聊天、听曲、逗猫,都很值得来怡园,品一品江南生活的张弛有度。
其他文献
主持人:又是清明祭扫时。它似一道闸门,开启了人们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也撕开了人们心头的创伤。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断地经历创伤的过程。这些创伤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我们,有时,我们会忘记它,但在不经意间念起时,却难掩伤痛。  本期,我们依然请到王淑合教授,与我们一起聊聊“伤痛”。  新的感情寄托点有助于缓解悲伤情绪  梁警官:大家好,王教授好。我先来讲讲自己的经历吧。2010年元月
期刊
如果你来东山,我一定带你看深秋最美的盛宴。车子沿着太湖公路慢慢行驶,路过岱心湾大桥,绕过莫厘峰環山路,一直抵达陆巷古村,沿途的好风光,仿佛都在告诉你:我想你了,这是我攒了两季的时光,现在通通献给你。  这个季节,气温刚刚好,你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租自行车环岛骑行,也可以深入各个村落,在洒满银杏叶的树下拍上一套美美的写真。秋天的橘子红了,午后时分,在橘林里散步,诉说着彼此的小秘密,这里宛如世外桃源,一切
期刊
秋天的江南,并不只有绚烂的红枫和黄色的银杏,万花都落尽,池杉一树红,摇身变成了层林尽染的水上森林。城市里的时间太快,想要时间慢一点,就要离开城市,走进森林里。  独墅湖畔的白鹭园,成片的水杉悄悄地染上了颜色,红黄绿相间,与独墅湖教堂相映成趣,宛若一个童话王国。“查令十字街999号”曾感叹:在苏州待了这么久,最让我难忘的风景是在白鹭园。白鹭园依水而建,有一大片红杉树林,林间小道窄的只容一人通过,是连
期刊
不知何时开始,朋友圈的秋天多了一抹粉红色。粉黛子,学名粉黛乱子草,顶生云雾状粉色花絮,虽以草为名,却比花更美。  苏州的粉黛乱子草,火了一季又一季,从西京湾到吴江到半岛老北门酒店,一片片粉色的海洋将梦幻发挥到极致,堪称少女收割机。  驱车前往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刚下高架即可见到左手边半岛田园大片种植的粉黛子,尽显粉色云雾海洋的壮观景色。常熟市海虞镇福山平巷花海中的50亩粉黛乱子草也竞相绽放,大片
期刊
一年四季品种繁多的植物中,芦苇好像从来都不是主角,无论面对谁,芦苇好像一直都以柔软的姿态扮演着配角,甚至背景板。但浩渺的太湖就是离不开这位“配角”,在褪了色的秋日湖景中,橘红的夕阳、波光粼粼的水面、鹅黄的芦苇秆和镀上了一层金边的芦苇花絮,最能形成色彩统一的完美构图,如果偶尔有一两只水鸟划破画面误入其中,则更能创造出画家和摄影师作品中最灵动、最安逸的太湖秋景。  可别以为芦苇只是个花瓶角色,当年在沙
期刊
每年十一月中下旬,正是红枫狂欢的季节,朋友圈里最吸睛的就是这份炽烈的色彩。  天平山漫山的红叶开始染上嫣红,红得宛如彩霞,足以撑起一整个秋天的美。届时,红叶下人潮涌动,穿梭于布满落叶的小道间,那一刻仿佛置身于油画的世界里,与斑斓的色彩共舞。  满山红叶竞相争艳,万树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斑斓的色彩与蓝天、白云、山林、河流构成了一幅醉人的金秋画卷,不得不使人想起唐代杜牧那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期刊
“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秋天的苏州,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桂花甜蜜的香气。从1982年起,桂花就是苏州的市花。赏桂花、闻桂花、采桂花、腌桂花、食桂花,与桂花有关的一切,都融进了苏州人的秋天。  古人最浪漫的畅想,是在月亮上建广寒宫种上桂花树,这份浪漫,浸润着姑苏城。金秋十月,金黄色的细碎的花蕾缀满枝头,开得痛痛快快,把每一寸空气都泡得软糯香甜。一到秋天,整座城市都是香的、甜的。这些温婉的小花被秋
期刊
秋日之美,在于饱满、丰腴,这是一种成熟而静谧的美。  如果要选择一项最有秋天风韵,与江南最为息息相关的植物,那应该非水稻莫属。当生长于鱼米之乡的一颗颗饱满稻谷,像西沉的日頭一般逐渐靠近地平线的时候,你就知道,一个年节里的日暮时分——秋天到来了。  在苏州的望亭、横泾、漫山岛,都有不少值得一看、值得一玩的稻田。在这些村庄里,不仅能尝到口感拔尖的江南大米,还能尝到口感香甜的江南米酒,和各色以米粉制作而
期刊
关于我对苏州秋天的想象,是浓烈而隐秘的。色彩鲜明的银杏、红枫、葵花、稻田,无外不在却只能依循香气找到其所在的桂花。隐秘在于,想被浓郁的秋色包围,要去到几处赏秋胜地,方能感受苏城秋的泼洒与浸润。我喜欢苏州的秋天,既能赏,又能玩,还在美食里、街巷中。  俯拾即是的秋天  桂花是苏州的市花,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我喜欢被这种无处不在的秋色包围和浸润。  俯拾即是的秋天对我而言是一种小确幸,折一枝香桂带回家,
期刊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怪不得清代學者俞樾称留园为“吴下名园之冠”。  留园内的冠云峰是赫赫有名的太湖石中绝品,相信每个游园的人都不会错过,而秋天逛留园,还有更具时令气息、值得一赏之处。  留园中心水池西侧有一座闻木樨香轩,“木樨”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