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刀弑母的人伦惨剧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母爱是世间最纯洁无私的爱,世间哪个母亲不疼自己的儿子,哪个儿子不爱自己的母亲?究竟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一幕惨绝人寰的悲剧呢?当真相渐渐被掀开,我们不禁叹息:爱,有时竟然也会成为恐怖凶器……
   谢东平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但随着父母的婚姻失败,他的童年也变得灰蒙蒙的,由于受母亲董雪梅的影响,谢东平一直相信父亲谢宗华是个抛妻弃子的薄情人,可后来才知道:原来母亲因为担心事业有成的父亲出轨,便开始对他施行紧迫盯人战术。然而,所谓疑心生暗鬼,越没有发现异常,董雪梅越覺得丈夫有问题,终于把谢宗华弄得不厌其烦,夫妻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由于妻子整日吵闹,心头烦闷的谢宗华爱上了喝酒。在一次醉酒之后,谢宗华不小心和自己的女秘书发生了关系,一次无心之失也酿成了家庭破碎的悲剧……
   了解真相后的谢东平良久无语,虽然暂时无法原谅父亲,但无可否认的是,心头对父亲的怨恨已经所剩无几,毕竟当年的错也不是父亲一人造成的。
   考上大学后,谢东平谈恋爱了,可是,这桩感情却遭到母亲董雪梅的激烈反对,虽然谢东平不想分手,但考虑到母亲含辛茹苦的将自己养大不容易,便屈服了。看着儿子和自己不喜欢的女孩分手,董雪梅心头暗暗得意,但她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已经有了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2008年7月谢东平毕业后,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回到了重庆。通过舅舅的关系,谢东平在渝中区上清寺一家贸易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强,待人亲和有礼,谢东平很快就在公司站稳了脚,并与一个从事秘书工作的女孩谈起了恋爱。可谢东平万万没有想到,当自己把恋情告诉母亲时,非但没有得到祝福,反而又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
   一方是自己的女友,一方是绝不让步的母亲,谢东平觉得心都要被撕裂了,快呼吸不上了,又气又急之下他眼前一黑,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醒过来后,谢东平发现自己脑袋上缠着纱布,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额角疼得几乎快要裂开,母亲正守在自己身旁。
   眼看儿子无恙之后,董雪梅突然一下跪在儿子床前,哭着说:“儿啊,就算妈求你了,你可怜可怜我,和她分手吧!”谢东平大惊,赶忙把母亲拉起来,强忍着内心的伤痛,咬牙点头答应了分手。
   自从和女友分手之后,谢东平变得郁郁寡欢,唉声叹气,整天下班后就窝在自己的房间里,除了吃饭之外绝不出门。董雪梅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不是很担心,因为她觉得只要给儿子再找个女友,儿子又会回到从前生龙活虎的样子。
   2009年11月,董雪梅在帮儿子收拾房间时,意外在枕头下发现个笔记本,翻开一看,竟然是儿子的日记。最重要的是,董雪梅发现了儿子的秘密,原来谢东平竟然认识了一个聊得来的女孩。
   高兴之余,董雪梅并没有声张,而是悄悄跟踪儿子,看到了那个女孩。然而在托人调查之后,董雪梅又愣住了,这女孩竟然也是干秘书工作的。难道儿子真的和秘书有缘,否则为什么前后几个女友都是干秘书的,董雪梅简直欲哭无泪。董雪梅知道儿子是个死心眼,如果自己再当面和他对立,估计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另想办法。
   就在董雪梅绞尽脑汁时,无意间一道灵光在脑海里闪过。现在不是听说有PS技术,能让图片以假乱真么,要是自己也给那“狐狸精”来个“艳照门”,她也没有脸纠缠自己儿子了吧,董雪梅觉得自己的主意实在是高。虽然不是电脑白痴,但董雪梅的电脑知识原本也仅限于会QQ聊天,如今为了儿子,她豁出去了,整天拿着买来的PS书籍猛啃。
   也许董雪梅在PS上真的还有点天分,两个月之后,她竟然真的能有模有样地PS出一些人物图片,虽然说不上毫无破绽,但起码也算有一定技术含量了。董雪梅把女孩的头像PS到一些日本色情照片上之后,再把合成照发到了女孩所在公司的邮箱里。
   从2010年1月份开始,谢东平突然不再出去散步,而且脸色也变得更阴沉,董雪梅就知道自己的“艳照计划”成功了。
   2010年3月10日,母子俩一起在家吃晚饭,这时的董雪梅已经快要忘记自编自导的“艳照门”了。吃着吃着,谢东平突然喃喃自语:“切换头部真麻烦,怎么看都不合适。”
   因为之前钻研过一阵PS技术,董雪梅自然而然地接了过去:“还是要先找好适当的目标图片,最好肤色、阴影和角度都相近,这样效果才自然。”说完这句之后,发现儿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董雪梅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谢东平的眼神里透露着一种说不清的东西,让董雪梅感到心慌,她本以为儿子会如前几次那样很快原谅自己,让董雪梅意外的是,谢东平这次根本不再理她,甚至从神色中都透露出一股绝望。
   之后,董雪梅请来谢东平的舅舅、姨妈等一大群亲戚,让他们帮着来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可是无论亲戚们怎么说,谢东平都不言不语,只是偶尔抬起头看看母亲,眼神既悲哀又愤怒。
   第二天早晨8时许,董雪梅醒来,猛然看见儿子谢东平脸色阴沉地站在床边,把她吓了一大跳。正想开口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谢东平突然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把她从床上拽了下来,董雪梅还没来得及尖叫,就看到一把雪亮的菜刀迎面砍来,在她的瞳孔里变得越来越大……
  (据《华夏女工》)
其他文献
毛泽东:“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毛泽东嗜书如命,史书为最。    早在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因之“劝大家读历史”,并指出。    正是在对历史典籍充分研读之后,他得出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
期刊
卖过烧饼 爱好摄影    1927年11月,叶挺作为总指挥发动广州起义,却以失败告终。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领导人听信王明的谗言,对叶挺产生了偏见。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失去了联系。    叶挺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度过了5年时间。当时他卖过水果蔬菜,还在柏林开过小吃店,卖油条、烧饼。后来,他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十分气愤,但远居海外,消息闭塞,就回到夫人娘家所在的澳门。他的长子叶正大回忆说:“只有在澳门
期刊
1926年3月,梁启超因小便出血住进了协和医院,被诊断为肾肿瘤,医生建议切除那个“坏肾”。当时的国人对手术还有恐惧心理,梁启超的很多朋友都反对,但梁启超还是毅然决定做肾切除手术。    梁启超是社会名流,为他做手术,协和医院自不敢懈怠,特指定协和医学院著名外科教授刘瑞恒主刀,刘的副手也是美国有名的外科医生。可是百密一疏,手术室护士用碘酒标手术位置时,却把本该标明的左肾标成了右肾,刘瑞恒手
期刊
《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只因为官期间得罪了人,才被恶意丑化。所以,《铡美案》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人物原型:明末清初的一位清官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是部群戏,在介绍剧情时一定要交代它的考据,因为这是一出绝对的编出来的戏。今天,“陈世美”几乎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但历史
期刊
当孩子犯错时,有的父母喜欢翻旧账,把许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拿出来说,把孩子的种种“恶行”全都数落一遍,往往越說越激动,越激动越来气,越说越多。其实,在生活中孩子犯一些错是正常的,他们就是在犯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犯的错,父母应当一事一议,犯了什么错就纠正什么错,不要加以引申。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质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
期刊
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女孩子,因为男友移情别恋,她站在高高的楼顶要跳楼寻短见,幸亏民警巧妙周旋竭力营救,才避免了一场悲剧。消息后面有很多网友的评论,有一条评论我觉得很贴切:“女孩子是被爱情烧昏了头,才做出如此傻事。”   没有人能给爱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只有身陷爱情的人,才能体会到爱情的玄妙。甜蜜、幸福、美妙、温暖……用所有美好的词语来形容爱情好像都不为过。然而凡事都要有个度,爱情也不
期刊
上演“整特务”的好戏    李克农,祖籍安徽巢县,生于芜湖。1917年,18岁的李克农在北京参与《通俗周刊》的发行工作,后因张勋复辟,被迫回到芜湖。“五四”运动后,李克农参与领导学生运动,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8日,国民党芜湖右派策划反革命政变,李克农获得情报,使得中共芜湖特支及共青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主要骨干得以安全撤离。这是李克农送出来的第一个情报,而他以后的
期刊
认识一个女孩,生得娇小清秀,性格内敛文静,在别人的眼里,她是妈妈身边的乖乖女,是单位里的好员工,是邻家可亲的大姐姐。可是这样一个女孩,遇到事情的时候,却特别极端。    21岁那年,她爱上单位里新来的一个男孩,两个人一见钟情,偷偷地恋爱了。因为在一个单位,男孩子偶尔多看了哪个女同事一眼,或者跟哪个女同事开个玩笑,表现一下绅士风度,她便不依不饶,问他是不是看上人家了?先是哭闹,然后逼他写保证书,下
期刊
她是个吸毒女,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从某个角度上说她还是个含辛茹苦的好母亲,为何走上吸毒这条道路呢?    重逢童年男伴陷毒海   1990年夏天,生于湖南岳阳农村的陆兰去姨妈家过暑假,与邻居家过暑假的男生小罗相识。小罗每天都拉着陆兰玩耍,暑假结束,两人就再没联系了。   6年以后,18岁的陆兰到岳阳市区去打工,在一个录像厅门口卖票。在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小罗与陆兰意外重逢了。他们很快就成了
期刊
今天突然接到老友民的电话,说他被总公司调到河南当分公司老总,我知道这对民来说是一次升迁,同时我也感觉,又一个好朋友要远离我而去,我在为他高兴之余,心底又升出一点落寞的感觉。   我和民的相识只是一种工作的关系,我是一名记者,而他是国企分公司的副总,在采访中认识,他的专业素养和谦和的为人态度,让我感觉到与之相处的愉快。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常常把他当成一个行业权威的采访对象,一直以来我们合作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