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校园研学实践课设计与实施r——以“土壤”教学内容为例

来源 :地理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丰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资源,落实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目标,本文聚焦浙江省高中校园内的地理研学资源,设计、实施校园地理研学实践课.依托浙江省某高中校内土壤资源,从研学资源挖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方面,通过“教学情境生活化”“研学资源深度化”“研学活动多元化”“知识生成自主化”“表现评价过程化”优化地理研学实践课的开发路径.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不动产登记正在逐步融合,相关登记流程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针对目前不动产登记监测监管指标体系缺乏,依据系统性、简明性、定性与定量结合、可操作性、可扩展性等原则,选取多层评价指标,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的不动产登记监测监管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河南省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为例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该指标体系为不动产登记监测监管提供了评价依据,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监测监管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完
探讨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增强经济体对冲击的抵抗能力,并提高冲击后的复苏成效.因此,论文从自身对比的纵向角度剖析了江苏省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其多年投入产出表以明晰产业结构变化状况与经济韧性作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①从自身对比的纵向角度而言,江苏省经济韧性在经济危机冲击中呈现出“高—低一中”的状态;②核心行业及其关联占据了产业网络结构中的主要位置,通过刺激现有核心行业能够实现经济体的高韧性;③发掘并扩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有效提升经济系统的综合韧性,其内涵在于以更强的增长中和、弥补衰落;④经济
为了提高露天矿区边坡变形区域的识别准确率,研究基于无人机测绘技术的露天矿区边坡变形识别方法,引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采集露天矿区边坡图像,通过尺度不变特征变化算法从图像中提取边缘特征点,实现图像配准,使用小面元微分校正法和空三解算方法校正图像偏移和倾斜,从配准后的图像中提取监测桩特征点,计算监测桩位移并生成位移云图,重构边坡三维模型,解算并识别边坡变形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采集和配准方面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能够准确识别露天矿区边坡变形情况,为矿山边坡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提供有效信息.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状况反映着人类社会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经济状况,研究城市功能区的格局变化和驱动因子可为城市经济职能的合理规划提供数据参考.本文应用高德地图兴趣点(POI)、Landsat8遥感影像、谷歌影像、社会统计数据等众源地理数据,以佛山市为例,首先通过计算频数密度和类型占比来识别城市功能区,继而分析各个功能区的扩展指数及功能区类型变化,最后结合人口经济数据探究城市功能区的变化和驱动力因子的相关性大小.结果 表明:2014-2019年佛山市城市功能区不断扩张,主要增加了西部地区交通用地以及东部地区混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特征及优化策略可作为我国多中心城市群空间优化的典型样本之一.本文运用多维度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展开现状测度与评价,尊重城市群阶段特征,选取针对性指标对比反映空间内在特征.在采用核密度法分析2013年和2017年湖南省152个区县第二产业与就业指标的空间变化后,得出长株潭城市群已初步形成空间—廊道的空间特征,但核心圈层辐射力增长不明显.本研究通过数据实证解释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现实困境,提出多中心城市群2的应采取“圈层+廊道”的空间范式优化策略,并强调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的协作关
近年来,无人机针对不同类型自然灾害应急救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快速获取灾情现场信息,满足第一张图应急测绘需求的机载航测系统尚未成型,无法保障应急救灾的时效性.因此,本文依据轻小型一体化多载荷集成设计,构建了基于中大型无人机飞行平台的航测相机、轻小型SAR、集成座架及定位定姿系统(POS)信号共享的一体化集成新型机载航测系统.新型机载航测系统通过控制器完成定点曝光实时成像,结合实时解算的高精度POS数据自动完成影像压缩拼接正射影像图,突破无人机机载系统成图自动化、实时化技术,打破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成图模式,
研学旅行课程结合了研究、学习、旅行三个要素,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和形式.地理实践力既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又是在面对地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体现.文章以雪窦山为例,从确定主题目标、规划路线、设置任务、研学总结与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目前,针对实景三维模型这一新兴数据源解译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实景三维模型分层解译算法.首先采用模型分层解译策略,将三维模型分为地形表面和立体地物两部分处理;其次采用影像分析方法对地形表面模型进行解译;最后进行立体地物解译,基于地物空间相邻关系完成独立地物单体化,提取独立地物的光谱、纹理、几何特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完成分类.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将三维模型拆解为两个层次进行解译,简化解译流程,提升解译精度,获得比传统模型解译方法更高的精度,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我国电力建设发展迅速,电力输送设施建设通常会跨越恶劣地质条件区域,这些区域易发生地质灾害,从而引起输电铁塔基础结构产生形变,严重威胁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本文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应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高压输电塔结构及其沿线地表进行形变监测.使用相干系数阈值法来确定研究区域的永久散射体点,进行差分干涉测量,得到研究区域输电沿线地质隐患区域,以及输电塔结构形变情况.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输电沿线地表形变监测和输电塔结构监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考虑到基于单一遥感指数的方法无法准确进行火烧迹地制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多遥感指数集成火烧迹地制图方法.首先从双时相遥感影像中计算与火烧迹地制图相关的各类遥感指数;然后运用差值法计算各个指数的变化强度图,并借助FCM (Fuzzy C-Means)聚类算法对各个强度图分别进行图像分解,得到每个像素属于过火区和非过火区的隶属度;最后,借助信息熵模型对各指数变化强度图的分解结果进行自适应加权集成,生成最终的火烧迹地地图.实验表明,与基于单一指数的方法相比,多指数集成方法能够生成精度更高的火烧迹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