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观云记略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雨云
  喇叭吹响 蘑菇丛生
  “这个野花叫Biu’Biu,小时候经常玩,”藏族小伙尕玛对我说,“你看,把它揪下来可以当喇叭吹。”话音未落,那朵野花已经被尕玛叼在嘴里,用力吹响——名副其实的Biu’Biu,那声音不像喇叭一般嘹亮,而是沉闷干涩的响动。
  一朵路边的野花,先端如盘,末尾细长似管子——以植物学的视角看来,那是一种名叫“管花马先蒿”的植物,青藏高原常见的野花——不嘹亮的喇叭声吹响,之后藏族小伙抬起头望向天边,目光茫远。
  “小时候的玩具?”我问尕玛道,“就当喇叭吹吗?”
  “我阿爸不许我吹,我就偷偷吹,”尕玛回忆起往昔,脸上带着略显得意的神色,“这个,吹完以后会下雨的。阿爸说这个喇叭能把雨叫过来。”
  那是2006年的四川甘孜,青藏高原东缘,一个八月初的正午时分,日光耀眼,草地上野花散落如毯。作为向导兼司机的尕玛本是带我们去寻找独特的野花,一路边走边闲聊,说起童年,说起Biu’Biu,于是祈雨的号角被无意之间吹响了。
  约莫一个小时之后,天空堆积起了大块的云彩,由白变灰,由灰变黑,尕玛笑起来,指着云朵渐渐密集的天空说:“你看,就是要下雨了啊。”
  远处的云隆起如同蘑菇,并且还在不断生长壮大——蘑菇的菌伞仿佛发酵一般,迅速膨胀起来,站在草原上,我能够清楚地看出蘑菇的长大历程。继而有风吹来,起初只是些微的凉风,不久便逐渐凛冽,狂风大作,撩起遍地尘烟。“蘑菇云来了,马上就要下雨啦!”尕玛这个把雷雨“召唤”过来的“罪魁祸首”拉着我快步跑向车子的位置,尚未进入车里,迅猛的雨点纷纷坠落,劈劈啪啪,打在脸上有坚实的疼痛感。
  雨越下越大,我们躲在车里,看着窗外如同泼洒一般的暴雨。雨里混杂着冰雹,打在窗上,乒乒乓乓。“你怎么叫来了这么大一场雨啊?”我略带责怪地问尕玛,“吹那个野花,真有这么灵的效果么?”
  当然那只是传说。八月初的川西高原,午后总能见到带来降雨的蘑菇云,与吹或不吹“祈雨喇叭”无关。旺盛的对流使得水分迅速汇集起来,造就蘑菇状的积雨云,也就是民谚常说“天上蘑菇云,雷雨下不停”。
  从云彩的形状来划分,积雨云有“秃积雨云”、“鬃积雨云”之分,这是积雨云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不同样子。最开始积雨云向上发展,顶端馒头状、菜花状或棉花糖状,边缘还算清晰,这个阶段就是“秃积雨云”。等到对流强盛,云顶会长出蘑菇菌伞一样的结构,叫做“云砧”,此时云下也是降水最为猛烈的时候。随着云砧的消散,云顶变成头发状,此时就是“鬃积雨云”。一般来说,“云生头发雹”,指的就是这种对流旺盛的“鬃积雨云”。
  然而关于积雨云的民谚,在青藏高原有时会失去效力。位于川西的青藏高原东缘还好,到了海拔更高的位置,积雨云的蘑菇有时会变得矮胖——高耸的云顶之下,按说应该有一段云身称为“云腰”,青藏高原的积雨云就基本没有“腰”,甚至有气象专家认为,青藏高原这种特殊形态的积雨云并非积雨云,而是由特殊地形造就的。然而无论成因如何,若是即将远行时见到积雨云,还是准备好雨具为妙。
  积云
  大团棉花上的彩虹桥
  积雨云的前身大约就是积云了,尚未聚集成蘑菇形的白色云团,成块飘浮在纯净的蓝色天空之下,间或变换着模样,可谓高原风光摄影中最常见的云模特。
  从大气观测的角度上看,积云是一类云底很低、云块独立的云彩,一般视其形态和大小,主要分为淡积云、浓积云和碎积云。淡积云是天空中规则独立的小云块,倘若淡积云发展变得浓密,垂直方向膨大,就变成了浓积云。碎积云则是形状不规则、快速变化的种类。初至高原的游客们最喜欢积云,那种经典的“蓝天白云”之感自不必说,形状多样的积云也会引起人们的无限联想——他们喜欢把积云想像成各种动物、各种食品抑或什么人的头像脸庞。
  平原地区的初夏有时也会出现蓝天和积云相映成趣的景致,但青藏高原上的积云却有一些独特之处。比如浓积云,经常沿山脉排列,整个云体较为扁平——这种形态和在其他地方有很大差别,因为在很多地方,由于对流强盛,浓积云便会如云塔般直立高耸。由于高原常会刮起强风,积云的形态变化非常迅速。碎积云常常被吹成丝缕,淡积云和浓积云也会被吹得变形,比如长出尾巴、吹出漩涡等。
  2009年秋天,我曾在中甸目睹了一次积云带来的降雨。通常降水是积雨云的工作,但在青藏高原上,纵然是形状散乱的碎积云,也有可能完成这一使命。那时我刚刚结束在野外的工作回到中甸县城,和朋友一道在独克宗古城闲逛,因为在半小时之前曾有积雨云的黑色云底经过天边,我们也曾担心过是否会下雨。然而见到天空又露出了蔚蓝色,我们才放心地出门。
  走到临近大佛寺的山脚下,忽然一些稀稀落落的雨点掉了下来。抬头看去,天空依旧是蓝色的,只有破碎的一点点云块,底端拉出些许细丝,低低地掠过头顶。这就是高原上才会遇到的碎积云降雨了——由于云从山脉移出,随着地形下沉,一些云滴吸收了上升的水汽而变大,就会形成降雨,若不是周边山脉“推波助澜”,这些雨点也不会掉落下来。
  雨很快经过,我们踏上登山的台阶,向大佛寺的山门而去,走到半途,有游客指着天空惊叫起来:“快看,快看!”随之回头观望,刚刚下过雨的那片碎积云,底下竟然挂着一小段彩虹!后来,这样的降雨和彩虹我仅在香格里拉就经历了好几次,每一次都为那细碎云下悬挂的七色条纹而叹服——不一样的彩虹,只有在高原才会这般奇幻。
  雨雪幡
  云下的酒旗
  有彩虹的碎积云云底,那些丝丝缕缕的结构,就是所谓的“幡”了,若造成降雨便是“雨幡”,降雪则是“雪幡”。当年武松打虎上山,路过景阳冈走不动脚,就因为看到酒店门口挂着的幡实在撩人心,才进去喝了个三碗不过冈——现在气象学上,也用这个词来形容云下悬挂的丝状附属物,而到了青藏高原,这些幡想必就是极具特色的飘舞经幡啦。
  2011年的春天,四月的一个傍晚,我和夫人刚刚抵达拉萨,正拖着行李寻找宾馆时,远远望见大路尽头的云底挂起了漂亮的幡。拍云彩必须争分夺秒,我当即扔下行李,掏出相机,站在路中间拍照片——那一次去拉萨本是为了游览的,结果将夫人抛在一边,去拍什么“胡子一样的云彩”,说来心里委实愧疚。后来在拉萨停留的几天,类似的幡状云经常出现,游览布达拉宫时天气晴朗得令人欢快,直到参观完毕,由后面的道路下山,远远望见天边有一团积雨云的幡一直延伸到了地面。   “这不还是你拍的那个胡子云么?”说起这个,夫人便心生愤懑。
  “这个和那个不一样的。”来不及解释,倚在白墙围栏上先拍照再说——这一举动也着实吸引了不少参观布达拉宫完毕的游客,他们纷纷望向远方,看了好一阵子,终究失望地走开了——所谓“云生胡子雨”,这些丝丝缕缕的构造会带来降雨,但若只是在空中的幡,雨雪不会落到地面,而若是接触到了地面,幡就不再是幡,而换成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降水线迹”。
  我大约记住了“降水线迹”所在的位置,之后的一天,那边再度出现了类似的云,于是我决定到那里去看一看。夫人勉强同意了这一要求,我们抵达了拉萨河畔,目睹了成块的积云带着雨幡迅速飘过,阵雨之后,是再度和暖的日光。阳光照耀着拉萨河水,终究成就了此次拉萨之旅不同常人的游览路程。
  荚状云
其他文献
1.西侧西库姆冰斗转东南山脊。这是南侧的登顶传统路线,最容易的上山路。需便携式轻质梯子跨越裂缝。1953年5月29日,由英国队的新西兰人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沿此线首登成功。  2.人类探索次数最多的路线,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登山家马洛里探索尝试的路线,已经成为北侧的传统登顶路线——北坳转东北山脊。在20年代英国队到达8600米的基础上,由中国队的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于1960年5月25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珈蓝寺听雨声盼永恒。    这一次回到拉萨之前,我心里有一点凄惶,因为得知之前三年每次来拉萨都一定住在那里的林仓已经转作酒吧,再没有客房来容身了。对一个坚决要求住在大昭寺附近的恋寺人来说,失去了熟悉的林仓,就像失去了家一样,一来是惋惜,二来是惆怅。这意味着,我再也不能步行一分钟就到达大昭寺,转经、打坐;我再也不能在林仓的三楼眺望大昭寺的金顶,仿佛伸出手去就能碰到拉萨周围的山。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2018年4月30日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論》的相关文章,作者为俄军预备役上校什瓦廖夫·尼古拉。仅供读者参考。  1968年5月2日,是以色列建国20周年纪念日,以色列举型了大型阅兵式。此前,以色列刚刚取得“六日战争”的胜利。1967年6月5日至6月10日,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发动闪电式攻击,但在短短6天时间里,以色列不仅取得胜利,还占领了更多领土。这场扭转乾坤的胜利对以色列具有不可估
【摘 要】幼儿社交敏感症是指幼儿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行为。要使转化策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必须了解该病症产生的原因,找准治疗的关键。实践证明,综合运用距离疗法、同伴疗法、机会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能有效改善社交敏感症,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社交敏感症;转化;策略  幼儿社交敏感症是指幼儿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
牦牛的生物学特性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最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物种,属珍奇稀有的畜种资源,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6000米,自然条件极度艰苦的高山、高原地区。世界上现存的牦牛总头数约1500万头,分布在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国。其中,中国有牦牛140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92%以上,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拉萨市区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就地势来说,拉萨市地处喜马拉雅山北侧,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由于海拔较高,拉萨大气密度仅相当于海平面的60%,氧气较少。紫外线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每年的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之称。  就气温而言,拉萨的平均气温较低
在2013年首届登山论坛上,到会的专家讨论登山运动的平均年龄在39岁,39岁似乎不是人类体能的黄金阶段,但却是能达到登山各方面条件的成熟阶段。首先这一年龄段能支付昂贵的户外登山活动费用,其次这一阶段体能还处在稳定状态,而心智则更加成熟。当年希拉里登上珠峰的时候,称珠峰攀登是“绳索上的兄弟情谊”。但随着商业化运作的成熟,这种攀登愈发演变为一种金钱消费,和阿尔卑斯攀登精神相去甚远了。  那么现代商业登
关键辞:我参加的雅漂,国庆这一天,12条汉子在食不果腹的窘境中,仍没有忘记祖国的生日,在浑浊的雅江边放声高歌。    杨浪涛  ’98雅漂队随队记者,绰号:波斯猫。  1998年:27岁,成都。四川电视台记者 编导  2008年37岁,北京。中国国家地理网 副总编      今年9月,我应邀去西藏聂拉木,参加一支希夏邦马业余登山队的采访活动。  29日,登山队从前进营地出发,到30日晚,顺利到达2
上一期中,我们点破了美国M2机枪的神话,指出这款百年机枪实际上非常拉胯。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纯种”的美国机枪大多基因不良。无论是M2、BAR还是M1919,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严重缺陷,简直像是遗传病。至于表现良好的美国机枪,比如说M249、M240,实际上都是外国血统。作为一款美国机枪,M60也没有逃过“血统魔咒”,自身也是问题不断。  电影《战争之王》中有这么一个情节:非洲国家有这么一个
从布达拉宫脚下雪城的整体搬迁,  到绕赛居委会里老居民的“自然”外移,再到拉鲁小区里奶牛生存空间的逐步收缩。  虽然这是三条不同诱因不同手段或不同结果的“迁徙”轨迹,  但在此过程中的拉萨确实由小变大了。    在城市新老嬗变的过程中,出“老”城入“新”城,不失为兼顾老城保护和新城输血的大势所趋。但更需要思考和面对的却是:新定居之后的人口,如何面对城市机遇与更新的发展,如何延续老社区的传统与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