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流程管理的演进》白皮书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AMT咨询顾问和一些较大规模、较成熟企业的流程管理部门沟通时,会有这样的对话:我们今年公司的主题是转型,需要把我们的新老业务系统地梳理一遍,我们借鉴了APQC最新版本的流程架构,还针对我们在本行业对标的某某企业,参考了他们在流程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于是得到了我们自己的最新版本的流程清单……
  而对于一些还没有或者刚刚走到“流程管理之路”的成长型企业来说,可能就对APQC流程架构还比较陌生,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需要回答:什么是流程架构?APQC是那个组织?为什么他给出的架构是有一定权威性的?他们提炼的那些流程是哪个行业的?能适用于我们这个具体的行业吗?他们提炼的那些流程是哪一年的?能适应今天“互联网思维”盛行的新时代的新情况吗?
  以上是我和AMT咨询研究院同事们写作这个连载的原因之一,即面对这些问题,探讨这些问题。而另一个原因是,自从AMT咨询跟进研究APQC流程清单(代表了美国各行业高绩效企业的流程实践水平),并在咨询实践中帮助一家具体的企业进行流程架构梳理的时候,把APQC架构作为输入信息之一(其他输入还包括该企业现状诊断、行业对标的最佳实践、企业流程管理的下一个阶段目标等),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10多年的时间,当我们面对2014年版本APQC流程架构的时候,真是感受到“十年弹指一挥间”,较之2004年版本,十年作为一个时间跨度,APQC流程架构的内容本身有哪些演变,这些演变对我们中国企业又有哪些相关启示呢?
  本篇白皮书进行了十四个方面——5个运营流程类和7个管理支持流程类组成的APQC流程架构(2004年版本与2014年版本)的比较,这种比较是一种“一管窥豹”,从中我们触摸到十年来流程管理最佳实践的演进,虽然远远不是最佳实践的全部,但是已经传递出很多的信息。
  AMT咨询认为,“稳定的”、“可积累的”这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它意味着企业不应该今天追逐这个管理新概念、明天道听途说某明星企业的最佳实践的皮毛表述,结果在“管理丛林”或“别人的故事”中迷失,而是应该驾驭和把握林林总总的管理概念,认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坚持以企业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为中心,走出自己的管理实践之路,如果也坚持10年,把流程管理这一件事情不断的实践下去,那么自然会关联到战略、绩效、组织、内控等方方面面的全面提升。
  我们说的流程架构(PCF),本身就是一种“稳定的可积累的架构”,它表述了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结构,有宏观到微观具体表现为流程类、流程组、流程、活动和任务,企业往往不会也不应该一下子全盘引入或废除架构中的上千个条目,但随着时间的演进,流程架构的内容在不同级别逐渐增加、删除、合并、分立、升级、降级或者条目内容发生变化。
  AMT咨询结合为几千家企业咨询服务的经验,描述了下图“企业成功模型”,由于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行业细分市场已经格局尘埃落定,很多行业存在着较多的实践创新甚至开拓性的机会,因此,我们身边常见有着远大目标和战略意图的企业家,他们也强调自上之下各级经理员工的不懈努力,也就是图中自上而下的第一个方框和第三个方框,而所有这些不懈的努力如同砖瓦将按照怎样的脚手架和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来搭建呢?这就是第二个方框所强调的“稳定的可积累的架构”的重要意义。
  只有重视“稳定的可积累的架构”,也能避免动辄推倒重来,避免在概念风潮和他人故事中迷失,才能不断形成、积累和复制最佳实践,才能沉淀为企业潜移默化的文化基因,才能造就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因此我们说,“稳定的可积累的架构”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中国在人口红利、低成本优势的竞争有利条件逐渐发生改变的时候,环顾四野,美国的金融力量与技术创新、东南亚用低成本优势接过产业接力棒、德国工业4.0模式谋求输出,什么是我国政府和民间共同缔造的与“国外竞争优势”相抗衡的主要非营利组织呢?我们的稳定和可积累的架构是什么、又将如何蕴藏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呢?
  想了解更详细的白皮书内容,可以关注AMT官方微信“AMTgroup”进行在线阅读;或者点击AMT官网 “订阅论丛书籍”,填写订阅信息进行完整版白皮书免费订阅。
其他文献
能力素质模型是岗位任职资格的重要内容,目前正逐渐应用于人才选拔、员工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更侧重于利用能力素质模型进行人才测评而不是员工能力提升。相比之下,微软公司基于能力素质模型进行的企业知识管理推行值得我们许多企业学习借鉴。  从1995年开始,微软公司就在内部信息技术部门开展了“技能规划与开发”项目,并逐步在全公司推广。该计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1.构建知识能力的类
期刊
战略如何落地,我们将其分为三步曲:共识—共鸣—共振。即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使各管理层充分参与研讨,取得对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共识;在战略分解的过程中,各部门的行动计划能横向协同、纵向一致,取得共鸣;在战略执行中能够有计划有节奏地按照既定行动大纲实施落地,产生共振。战略从共识—共鸣—共振的闭环,中间需要有关键管控点,而这些关键管控点即战略管理相关的会议。  关键词:战略落地 战略研讨会 战略规划质询
期刊
基于流程的战略变革的核心是提升企业系统规划与变革能力,提升企业跨部门协同变革能力,提升企业流程变革实施能力,提升企业战略执行精细化能力。基于流程的战略规划有助于企业提升战略执行力,帮助企业完成从战略到执行的转变。  关键词:战略规划 战略落地 战略执行力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之父哈默认为:“在以流程为中心的公司中,对于战略的考虑,并不是考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获得市场的成功,而是考虑企业的流程
期刊
在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构建的构成中引入流程管理的理念和工具,我们期望能够促进分解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用流程输出和过程的观念进行引导,用流程架构对分解进行控制,能够避免该项工作开展的无序化,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在当中起到的作用。同时,增强指标、行动与企业实际业务结合的紧密性。  关键词:战略落地 平衡计分卡 流程管理 战略地图  “不能描述就不能衡量,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  这是当我们提及平衡计分卡时
期刊
一项调查表明,好战略得到成功实施的比例不足10%。某项权威研究结果显示,从1988年至2000年,在全球1854家大公司中,每8家公司里就有7家未能实现盈利性增长。然而,其中竟然有90%的公司都曾经制定过详尽的战略计划,而且定下了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想必与这些曾经十分热衷战略管理的企业一样,企业家们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战略有用吗?这些战略实施的问题又在哪?”  常常听企业家们说:什么都可以出错
期刊
你说:流程和岗位标准化是什么关系?一个岗位碰到突发情况时怎么办?  我说:中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相辅相成,在变化中寻找规律。  如果一个人在执行一个流程的某一活动的时候,由于有很多具体情况要判断,构成流程的出现很多分叉走法,以致流程图都写不下了,这该怎么办?实际工作中还会碰到很多突发情况,是流程图里没有画出来、流程里找不到工作指导的,此时该怎么处理?  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如果把所有判断、分叉、YE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后期诞生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TPS ,在80年代得以发展完善,并逐渐提炼形成一套管理系统——精益生产方式。到了80年代后期,TPS得以在全世界许多企业里得以实施和推广,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生产周期缩短,再制品减少,生产效率提高,废品减少,库存大幅度降低……  在TPS创立之初,丰田公司就开始了致力全员参与消除大规模生产的浪费来降低成本的改善活动,这些活动最终使丰田成为制造行业的领
期刊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wo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 surfactants (TSIL and EFAIL) were first synthesized, and then investigated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NaHSO4 and NaCl salts on corrosion inhi
期刊
“极致的客户体验”是互联网时代大家谈得最多的词。然而,如何才能做到极致的客户体验,大部分企业都还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本文从客户体验测量指标定义——客户互动流程落实——承诺机制/考核机制建立给出一套系统的客户体验管理方法。极致的客户体验,也是可以这样科学管理的!  客户满意度=客户体验-客户期望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
期刊
云计算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上都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云计算有哪些发展趋势?目前在中国政府和企业有哪些应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又如何?  AMT云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鲍隽就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应用和前景做了详细剖析。  一、IT发展的未来趋势  1.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云计算将会使未来的生活发生本质变化,正如现在蓬勃发展的物联网一样,任何一个移动设备都会接入云,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