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工作中的情与法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工作,关键是两个字:情与法。在教育上“情”之应用,体现的是宽松的教育氛围;“法”之实施,体现的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二者不可偏废。
  
  1.“情”就是要求教育者有爱心、耐心、宽容之心。
  
  1.1教育者要有爱心。
  说到爱心,每一个老师都能说它个子丑寅卯,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教师都清楚它的重要性必要性,至少在行动上没有做得很好。其实让教师爱每个学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张三天天不交作业;李四每天迟到,王五每节课讲话,老师叫他站起来,他却一动不动,老师说东,他偏向西。“他让我的威信完全丧失了!”同时,对这些学生,老师也反复教育了,民主感化的方法也采用了。“为什么他就一点也不改变呢?”,“我为他付出这么多,他为什么就不知道感激呢?”,“我没有办法了”。“让我爱学生,难,一看见某某人,我气就不打一处来”,“一走进某班的教室,我就心烦”。其实老师们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因为老师也是人,有正常人的思想、感情、心理。“谁不喜欢鲜花而喜欢牛粪呢?”但是只要我们还要作教师,我们还没有机会从事其他的职业,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爱自己的学生。这一点有难度,但我们必须这样!因为只有我们真心的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我们才有机会赢得大部分学生的心,要坚信多数学生是可以感化的(虽然有人到了毕业也没有改变过来,但他在长大以后不会埋怨你)。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每天怀着气愤的心情进课堂、看学生,我们不说对学生有没有好处,对自己首先就是一种伤害,何苦来着?其实不论是鲜花,还是牛粪,说到底它们都是一种物质,鲜花有鲜花的特点,牛粪有牛粪的作用。牛粪就是一种极好的养花材料!我们没有必要只爱优秀的学生。
  
  1.2教育者应有宽容之心。
  要容忍学生犯错误。有的老师见不得学生犯错误,他一见到学生犯错误就生气,一生气往往就不理智,就会拿学生撒气,师生关系就紧张,长时间努力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师生关系被破坏。我们要有一个意识:师生关系紧张,受害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自己。再说,是人就要犯错误,作为老师的我们,犯过错误没有?犯过,从前犯过,现在正在犯,将来还会犯,何况学生?学生犯错误总是有原因的,请你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站在自己尊严如何维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弄清楚事件背后的原因,这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才可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1.3教育者需有耐心。
  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注定要长期坚持不懈。特别是做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更是如此。问题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不良习惯,纠正习惯要像文革时期搞阶级斗争一样:年年讲,月月抓,天天干。但我们的有些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怎么你又在犯同样的错误,简直像猪一样!”这句话容易说,它的破坏力可能被忽视了,这个学生可能从此和我们结下了“仇恨”,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这个时候我们得有耐心,允许他犯错误,帮助他少犯错误。
  爱心、耐心、宽容之心是每个教师必须首先应该准备好的心态,它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2.法的问题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工作,离开了制度也是不行的。套用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生就像蓬草,我们的制度管理形成的良好氛围就是麻。没有制度管理,学生就会像蓬草一样不会竖直向上,只会弯曲生长。相反,有制度管理,学生就会像蓬草在麻中一样笔直地向上生长。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师也制定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可实际效果并不好。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可能是在制定制度时有不科学的地方。可能是老师一人完成的,没有反映学生的意愿;可能是制定的制度没有梯度,出现了小错误大惩罚的现象:学生一次迟到,你就“枪毙”他,他犯大错时怎么办呢?学生每犯一次错误,我们就“枪毙”他一次,他还会怕“枪毙”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的教育就失效了。另一方面可能出现在执行制度上,一则是我们在制度执行之初没有力度,学生认为制度订起来只不过是形式罢了。一个制度执行的前三起事件一定要认真。让学生形成一种印象“这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二则是执行制度缺少公平性,出现了因人而易的现象,学生不服气。三则是我们没有坚持精神,“政策缺少连续性”,学生认为制度是儿戏,时间长了,老师就懈怠了。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我这样做了,效果仍然不佳。这可能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以“批评”为例,有时是和风细雨,有时用暴风骤雨;有时是全班,有时是个别;即使对个别,也有差别:可以把叫到办公室批评,可以让他站起来当着全部同学严厉的批评,这种要做善后工作;有时候是一人犯错误,全部挨批评;有时候可以连课都不上,教育一节课,这种要少用。不论用哪种方式,学生感觉到的应该是关爱,而不纯粹是老师发脾气。
其他文献
在音乐艺术中,合唱是歌唱的一种形式,是以人声分高低声部来共同演绎歌曲、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合唱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与魅力。通过合唱训练,可以陶冶学生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和丰富感情,达到统一意志与共同情感团结学生的集体。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1.对合唱审美的认识是训练的前提    合唱是别具一格的艺术,合唱作品的音乐优美和谐统一,艺术形象鲜明生动,艺术境界高尚明朗,
期刊
许多中学美术教师在强大的中考压力下,急功近利急于在学生身上出成果,过早的把素描专业中最高要求强加于学生的身上,造成学生无所适从手足无措的结果,作品显露出基本功底子不足的弱点,没有信心去应对中考。要使学生的素描专业基本功和画面水平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最好成绩就得把练好基本功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为此,通过长期的实践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进行  教学研究,制定了教学阶段、阶段性计划及阶段目标:
期刊
滑步(侧向或背向)推铅球技术(以右手为例)中的滑步与最后用力是主要环节,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是衡量推铅球完整技术的标志。如果结合不好就不能利用(或充分利用)滑步时所获得的速度,同时也会使出手角度受影响,进而影响推球成绩。因此,滑步与最后用力的有效结合是铅球训练的难点,攻克这一难点应做到:    1.消除误解    在铅球寻训练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有力量,就能够把铅球推得远,忽视了技术动作的
期刊
1.学生体育学习方法    1.1 尝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感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小皮球、短绳、呼拉圈等各种体育器材,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法来完成教师提出的练习任务。  1.2 尝试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可以是两
期刊
[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个方面来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学生;阅读;阅读习惯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
期刊
长期以来,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接着又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仅仅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和客体。这样,也就使一部分学生养成了一切听从指令,只会被动地接受、执行,不思主动、进取的依赖性,造成个人缺乏主体性,发挥不出创造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改变这种状况。那么,如何使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体育课中能自主地、能动
期刊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写作指导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很意义的。    1.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写作离不开生活,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
期刊
在历次批改高中试卷的写作题时,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得分不理想。文中的好些句子都没有时态、语态等的体现,有的仅仅是把所学的单词按照汉语的顺序连成的句子,可谓正宗的(chinglish)中式英语。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缺乏写作训练或者说平时写作  训练还远远不够。  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①初高中写作训练衔接不好。初中阶段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基础写作辅导及训练。一般情况下,只
期刊
[摘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是我国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班额大,教师个别化教学或关照的几率降低,师生关系相对疏远;人多课桌近,上课时学生私下相互交往与交谈的可能性增加……,效率降低。研究和试点结果表明:小班教学明显优于大班教学。  [关键词]班额;教学质量;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中的主题词——创建和谐社会,百姓在创建
期刊
[摘要]班级综合评估面向班级全体,强调全体成员的共同发展,着眼于教师的协作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以评估这根指挥棒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发展。  [关键词]班级综合评估;发展观    班级是学校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在《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中指出:班级的育人机制在于成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于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