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基石,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语言修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乐趣中获得物理知识,巩固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42-01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物理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物理课堂教学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同时教师教学也要讲出新意。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激情
如何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呢?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在社会生活在中的价值。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实用的,物理就在身边。联系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现代生活、科学实验、各种产业部门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要注意联系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既重视科学家的发现,又重视发明家的发明。要结合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 发挥实验教学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刺激的特点,因此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属于最直接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加以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物理包含的概念极具抽象性,初学者很难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实验,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兴趣和悬念,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听课的积极性。例如讲高一物理"摩擦力"一节,先让同学们思考:汽车刹车时,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很多同学会直接回答:刹车的轮子不转动时,制动力最大。教师再指出:一般的汽车都装有防抱死系统。目的就是防止车轮被刹得不转动,学生不解为什么要装这个装制,这时开始做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实验做完后,学生就恍然大悟,原来是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对摩擦力进行研究的兴趣。物理科学体系是由物理概念、规律组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在讲“力的分解”时,可这样导入新课:“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力气大,这时有一个过路的小孩对他们说,拿一根结实的长绳子来,我一个人可以拉动你们两个人。两位大力士当然不服,结果两位大力士失败了。你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拉动两位大力士的吗?”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改革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宁可牺牲课堂内容的完整性,也要花时间进行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不能随意泯灭,打击其积极性。
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讨论中,我设计一个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如何证明呢?”有一同学提出用照相的办法,另一同学马上就问照相机应装在哪里?因此,我认为有时“课堂不必太象课堂”,只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激发,思维得以训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该讲的内容未能讲完,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可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或第二节课再补讲。这样做师生不就彼此轻松了吗?
五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基石,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语言修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乐趣中获得物理知识,巩固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42-01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物理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物理课堂教学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同时教师教学也要讲出新意。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激情
如何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呢?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在社会生活在中的价值。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实用的,物理就在身边。联系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现代生活、科学实验、各种产业部门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要注意联系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既重视科学家的发现,又重视发明家的发明。要结合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 发挥实验教学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刺激的特点,因此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属于最直接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加以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物理包含的概念极具抽象性,初学者很难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实验,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兴趣和悬念,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听课的积极性。例如讲高一物理"摩擦力"一节,先让同学们思考:汽车刹车时,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很多同学会直接回答:刹车的轮子不转动时,制动力最大。教师再指出:一般的汽车都装有防抱死系统。目的就是防止车轮被刹得不转动,学生不解为什么要装这个装制,这时开始做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实验做完后,学生就恍然大悟,原来是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对摩擦力进行研究的兴趣。物理科学体系是由物理概念、规律组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在讲“力的分解”时,可这样导入新课:“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力气大,这时有一个过路的小孩对他们说,拿一根结实的长绳子来,我一个人可以拉动你们两个人。两位大力士当然不服,结果两位大力士失败了。你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拉动两位大力士的吗?”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改革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宁可牺牲课堂内容的完整性,也要花时间进行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不能随意泯灭,打击其积极性。
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讨论中,我设计一个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如何证明呢?”有一同学提出用照相的办法,另一同学马上就问照相机应装在哪里?因此,我认为有时“课堂不必太象课堂”,只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激发,思维得以训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该讲的内容未能讲完,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可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或第二节课再补讲。这样做师生不就彼此轻松了吗?
五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基石,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语言修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乐趣中获得物理知识,巩固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