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劳动,我快乐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手段,也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方式。当前,幼兒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也相对较弱。幼儿园要从小抓起劳动教育,补全幼儿素质的短板,全面提升幼儿的素质。

一、营造劳动环境,实现积极引导


  幼儿园阶段是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劳动能力为幼儿分配合理的劳动任务,让幼儿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树立劳动目标,提升劳动能力。
  (一)创设合适的物质环境,提高劳动积极性
  环境和幼儿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环境是影响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营造良好的班级劳动环境可以让幼儿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版面环境中精心设计“劳动小能手”“我是值日生”等版面,帮助幼儿了解他们可以尝试的劳动项目,加深幼儿对劳动的认知。同时,合适的劳动工具也能提高幼儿劳动的积极性。比如,常规尺寸的扫帚和拖把并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身高、手的大小为幼儿采购合适的劳动工具,帮助他们获得劳动成功感。除了教室里的劳动任务,教师还可以邀请幼儿参与室外场地的劳动项目,比如在操场上清扫落叶、在花坛里清理杂草等,这能提升幼儿对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
  (二)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提高劳动认同感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幼儿对于劳动的认识有可能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社会,但更有可能来源于同伴以及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增加相应的课内外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成果评价活动可以加深幼儿的劳动成就感。教师可以搭建展示劳动成果的平台,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劳动的具体经历,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此外,幼儿也可以通过评价自己的劳动成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劳动中加以改进,逐步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例如,在进行建构游戏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整理玩具的活动。教师应先为幼儿创建自由整理玩具的氛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玩具进行整理和归纳。之后,教师可以创建成果展示的平台,引导幼儿将自己整理的玩具展示给教师和其他伙伴,并向其他人介绍自己整理玩具的经验。幼儿大致上是按照颜色、大小、功能来进行整理的。随后,教师可以请幼儿形成评委团,对劳动结果进行点评,让幼儿以客观视角认识到自己在整理玩具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之后进行改进。紧接着,教师再从专业角度对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点评,并告知幼儿整理物品的经验。在举办阅读节、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时,教师也应注意将其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幼儿对劳动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如可以在故事演讲中传输正确的劳动观念,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由此看出,合适的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劳动教育有着促进作用,它能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

二、组织劳动活动,助力有效培养


  (一)创设角色游戏,营造劳动氛围
  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帮助幼儿模拟家庭、餐厅等环境,使幼儿拥有充分的劳动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吃店”,让幼儿思考教室中的哪些素材可以用作餐厅环境。幼儿可以将教室某个区域当作房屋,将桌椅板凳当作餐厅中的餐桌餐椅。在搭建了虚拟的餐厅环境后,幼儿可以分别扮演“店长”“服务员”“食客”等角色,结合生活经验开展劳动服务,在力所能及的活动中逐步掌握基础劳动的技能。这可以强化幼儿的劳动意识。
  (二)增加日常机会,加强劳动熟练度
  劳动技能的获得需要不断锻炼。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班级中的劳动活动进行拆分,增加幼儿劳动机会。如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扫地、拖地并不是很难,但是手的抓握姿势、拖把的行迹路线等方面,他们还需要充分练习。教师可以设立值日生制度,并将教室中的劳动进行划分,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日常劳动,如扫地、拖地、浇花、除草、洗碗、擦桌子、擦柜子、整理床铺等。
  (三)结合各类节日,掌握劳动技能
  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结合节日设计相应的劳动游戏,帮助幼儿在度过节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比如,植树节是倡导人们保护树木的节日,教师可以让幼儿两两合作,或者师幼、亲子合作栽种一棵树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挖坑、填土、浇水等劳动技能。又比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还可以在区角里放置编织器、幼儿纺织机、贺卡等材料,方便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为亲人制作围巾、钱包等。此外,五一劳动节时,教师除了要在幼儿园组织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劳动技能比赛外,如扫地、擦桌子、叠衣服等,还需要联合家长一起在假期里进行亲子劳动,如学做饭、打扫卫生等,加强幼儿对节日认同感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而在春节,家长可以协助幼儿进行相应的传统劳动活动,比如包饺子、贴春联、打扫房子等。
  对幼儿的劳动教育不单单是教师的任务,也是家长的责任。教师应当向家长传达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重视,让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以便幼儿可以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实现劳动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性别差异,促进积极劳动


  幼儿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决定了幼儿劳动能力的不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性别差异和能力差异,为幼儿安排相应的劳动形式,使幼儿在自己擅长的劳动方式中稳步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
  比如,在组织幼儿开展劳动活动前,教师可以先对幼儿的性别进行区分,将男生分为一组,女生分为一组,随后给男生安排废物改造、修理器具等活动,给女生安排刺绣、裁剪窗花等活动。这样,不同性别的幼儿都可以实现劳动能力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幼儿的劳动目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不同性别的幼儿开展劳动活动时,教师也要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如同样都是女生打结活动,有的女生因为动手能力强,能够较快、较好地完成打结活动,甚至能编织手环和简易的中国结;有的女生则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最简单的一项,这就是个体差异性,对此,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使幼儿在能力范围内完成活动。
  总而言之,有效的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提升幼儿的责任感。教师应当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探索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方式,使幼儿在符合自身学习思维、学习方式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劳动意识,养成劳动的习惯,提高劳动能力。
  (基金项目:张家港市教育教学“十三 五”规划2020年度教改专项课题“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批准号:20200158。)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临床医学上,麻醉的应用十分广泛,许多手术都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在麻醉后会丧失感觉,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但是麻醉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等。  对孕妇进行麻醉时,麻醉药物会经过孕妇的血液传递给胎儿。胎儿还未发育完全,特别是孕妇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这时的胎儿正处于发育旺盛的时期。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這时对孕妇使用麻醉,就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当前,麻醉方
高瞻课程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等人于1962年创立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是高瞻课程模式中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评估工具。本文针对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是根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
痰培养是一种临床检验手段,主要用于辨别各种炎症。痰培养的便捷性,可以为诊治节省不少时间。本文主要介绍痰培养的一些知识。什么是痰培养  痰培养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需氧菌、厌氧菌、结核杆菌或是真菌的培养。痰培养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类型的病因诊断。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致病菌需要高于污染菌,根据这样的条件,进行痰液的定量及半定量培养。痰培养常常会和药物敏感试验一起进行。痰培养怎么做  (一)标本采集  选取标
幼儿在课程学习期间对环境氛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良好的氛围条件能够帮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因此在整合区域活动期间,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设置游戏化、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活动,利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式鼓励幼儿深入探索实践,让幼儿在游戏互动中有更多收获,提升学习能力。区域活动与幼儿课程游戏化之间的联系  幼儿园能够给幼儿提供互动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条件,幼儿园教师要将区域活动与幼儿课程游戏紧密结合
幼儿园课程定义中指出:“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综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注重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求,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
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管理三性”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即从“管理三性”出发,探讨幼儿园园长的管理艺术。  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幼儿园园长的主要任务是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共同完成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近几年,有学者对幼儿园管理工作进行探索,认为幼儿园园长的管理艺术应当从“管理三性”出发,从而提高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进程。幼儿园园长要在管理幼儿园时平衡好“硬性管理”“
建立一个温馨和谐、自由平等、健康向上的大班班级氛围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鼓励幼儿主动参与,采用双向强化、家园共育等策略,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班级氛围达到预期的效果。一、班级常规幼儿来定  大班幼儿有一定的主见,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想管理好三十多个人的班级,一定要制订规则,但制订人是谁呢?笔者觉得可以把权力交给幼儿,听听他们的想法。笔者常常会抓住谈话的机会让幼儿发现班
3~6岁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萌芽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情境。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帮助幼儿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活动融自由性、情趣性、实践性、创造性为一体,是善教乐学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游戏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
一、相关概念  (一)STEAM教育理念的含义  STEAM教育理念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致,引导幼儿自主思考,提升其逻辑思维以及学习技能的能力。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合理应用跨学科知识。教师结合STEAM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应将幼儿作为课堂主体,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带领幼儿实践,并培养幼儿全面的学科思想,提升幼儿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园构建游戏的基本内容  幼儿通过感受、实践以及发现
混龄游戏是幼儿混龄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组织园内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幼儿共同开展室内外游戏活动,不受班级年级的限制,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游戏中自由交流,既有助于幼儿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又能帮助幼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是我国进行混龄教育实践的一条独特发展道路。目前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存在着教师能力不足、资源开发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