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1/PD-L1单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浸润T细胞密度及分布的影响

来源 :实用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41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抗PD-1/PD-L1单抗治疗的效果和对肿瘤浸润T细胞密度及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武单抗(Nivolumab)治疗。对比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肿瘤浸润T细胞密度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D3+、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4+/CD12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拟建立基于IL-1A基因启动子驱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的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监测模型,以便通过荧光判断SASP是否产生及其强度。方法构建含IL-1A-eGFP序列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经NcoⅠ及SalⅠ酶切及测序验证后,制备慢病毒颗粒,并感染人黑色素瘤M14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单克隆培养等获得整合IL-1A-eGFP序列
目的检测3D打印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标准件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估3D打印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人工假体的优势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增材(3D打印)制备生物力学检测所需标准件,并对其进行单轴拉伸、单轴压缩、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其力学性能。结果3D打印试件的拉伸模量为(4583.33±267.25)MPa,拉伸强度为(95.62±1.01)MPa;弯曲模量为(4217.41±341.99)MPa,弯曲强度为(145.64±11.81)MPa;压缩模量为(1646.91±259.07)
目的通过对肥胖患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探索维生素D对不同性别肥胖患儿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4例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肥胖患儿,记录基础资料。所有受试对象进行25羟基维生素D(25(OH)D)、糖脂代谢、胰岛素水平检测。按照25(OH)D浓度分为VD缺乏组(≤20 ng/ml)、VD不足组(20-30 ng/ml)以及VD充足组(≥30 ng/ml),分析不同性别下维生素D水平与营养代谢的关系。结果女性肥胖患儿中,VD充足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VD缺乏组和VD不足组(P<0.0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比氯甲基苯甲酰氨(CM-DiI)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这两种不同细胞标记物对大鼠牙髓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为需要进行细胞标记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培养大鼠牙髓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通过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来源,并进行细胞体外多向诱导分化能力实验。利用5μg/ml浓度的CM-DiI和DAPI对第3代大鼠牙髓干细胞进行体外标记,通过比较细胞增殖情况以及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率,评价标记后细胞生物学状态。结果利用酶解组织块法可获得克隆集落状生长的大鼠牙
目的 评估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BACs-on-Beads(BoBs)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西京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2115例孕
目的研究均角型青少年口咽气道的形态与上下颌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12-15岁均角型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全视野颌面部CBCT,按ANB角分为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骨性Ⅲ类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间口咽气道容积、截面积、高度、矢状径和横径等形态测量指标,分析口咽气道形态测量指标与上下颌骨的相关性。结果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和骨性Ⅲ类组口咽气道的容积分别为(17817.58±9122.52)mm 3,(14726.95±7588.61)mm 3,(15743.01±8807.74)mm 3。骨性Ⅱ类组的口咽气
目的探究转录辅助因子退变样蛋白4(VGLL4)、细胞粘附分子(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术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确诊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样本及对应距病灶5 cm以上的癌旁正常组织各9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GLL4、CD44v6蛋白表达情况,对VGLL4、CD44v6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观察2种蛋白表达对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VGL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4.89%,低于癌旁组织的65.96%(P<0.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PD-L1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NSCLC腺癌中PD-L1高表达28例(73.7%,28/38),鳞癌9例(34.6%,9/26),混合癌7例(43.8%,7/1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9.661,P=0.002<0.05);淋巴结阳性患者中PD-L1高表达42例(60%,42/70),淋巴结阴性2例PD-L
目的明确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ASM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HT组、不同浓度(2.5,5,10,20,40μmol/L)西格列汀预处理+5-HT组,应用BrdU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并筛选西格列汀作用浓度;用西格列汀刺激PASMCs 24 h,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rf2及HO-1的蛋白水平。为进一步研究信号通路机制,PASMCs分为对照组、5-HT组、西格列汀+5-HT组、Nrf2抑制剂ML3
目的探讨枕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首发且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首发未用药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枕叶rTMS真刺激组22例,伪刺激组18例,两组均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每日药物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治疗前后抑郁症状;采用N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