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是体现国家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深入实施,为进一步提升国家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地位,我国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降低传统制造业的人力成本、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工业机器人作为在传统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制造装备,在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带动下,市场规模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国。
  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已“万事俱备”
  产业政策体系完善。为促进我国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突破,扩大国内机器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我国已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工业机器人纳入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方向。连续三年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产业政策,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产业链布局完整。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势头迅猛,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专业机器人园区60余家,涉足领域涵盖了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等各个环节,发展至今已成为了继日本、韩国之后,全球第三个具备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的国家。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激增,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突破14万台,市场规模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销售额达到62.3亿美元,继续蝉联全球第一的市场位置。
  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是长期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因素,但随国内主力厂商的加速布局,我国已在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技术突破。其中控制器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最小,以华中数控、沈阳新松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在硬件制造方面已实现突破,且部分产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伺服电机得益于埃斯顿、广州数控、汇川技术等国内企业的加速布局,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自主配套能力。目前我国拥有具备较大规模的伺服大电机自主生产能力的品牌企业20余家。减速机属于技术壁垒最高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目前我国减速机企业主要集中在谐波减速机领域,受益于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住友重机等掌握核心技术的相关企业专利面临到期,其技术限制有所放松,因此,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国内厂商基于国外企业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在谐波减速机方面取得显著突破。精密度更高的RV减速机基础工艺和结构更为复杂,需要工艺层面的积累沉淀,是我国减速机突破的难点。目前中大力德、南通振康等厂商正在通过采购先进机床设备和检测设备提升工艺水平,经过数年摸索和沉淀也已初步研发完成试用产品,RV减速机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
  资本支撑实力雄厚。2015年起我国机器人投融资开始步入快速车道,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机器人领域投融资次数超过100次,2018年机器人投融资依然火热,2018年上半年投融资次数达到63次,融资额约为120亿元。
  同时,2018年11月我国正式确立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設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引导资本市场加大对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机器人作为“硬科技”的典型代表,虽现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的企业较少,但领域内存在大量高市值、高研发投入的“独角兽”企业,完全契合科创板支持方向,因此科创板的设立将机器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只欠东风”
  整体来看工业机器人发展有基础、有资源、有市场,只欠实战东风。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厂商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产品多以搬运机人、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等中低端产品为主。在协作机器人等高端领域与ABB、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国际主流厂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而导致在国内市场,国内厂商与外资厂商市场化竞争的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但从市场占比来看,国产工业机器人所占份额仍然较低。然而高端市场与中低端市场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竞争冲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强基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在中低端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已经具备了成熟应用的条件,特别是在一些传统工业领域,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国产机器人完全可以满足企业使用需求。因此,国内企业应以更加积极、包容的态度接纳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在应用实战中助力国产工业机器人制造工艺基础的积累,为国产工业机器人由中低端向高端领域渗透,最终实现“弯道超车”提供机会。
其他文献
1月9日,Intel宣布和美光的NAND flash合作将在2018年完成第三代3D NAND flash的研发后终止。目前,英特尔和美光正在进行的第二代64层3D NAND flash的增产工作将不会受此影响。由于Intel和美光都是NAND flash领域前五大企业,两家企业相关技术合作的终止可能对未来相关市场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NAND flash是被广泛使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产品,产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实现两个半导体量子比特与微波谐振腔强耦合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谱学方法并系统表征了两比特间的耦合强度演化。研究人员制备了千欧姆量级的高阻抗SQUID(超导量子干涉器)阵列谐振腔,大幅提高了半导体量子比特与谐振腔的耦合强度,实现了两个非近邻量子比特间的强耦合。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发展了新型谱表征方法。与传统表征方法不同,研究人员通过改变两个量子比特的工作频率得
可穿戴感应系统在中医脉诊的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推进了移动医疗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现有的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理信号。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林立伟课题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董瑛课题组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钟俊文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柔性压电驻极体传感系统,可以精确采集人体桡动脉处不同压力下(浮、中、沉)与
美图推出MakeupGan妆容迁移算法  近日,美图影像实验室(MTlab)自主研发基于DL的MakeupGan(Makeup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网络架构,推出AI算法——妆容迁移(Makeup Transfer)。该算法支持用户自由选取心仪模特妆容并将其迁移到自己脸上,不仅可以迁移眼影、眉毛、口红等基础妆容,还可迁移美瞳、卧蚕、睫毛、五官立体、亮片闪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工程自1994年启动,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后的服务区域将扩展到全球,性能指標大幅提升,功能得到显著增强。未来,北斗卫星将在交通运输、电力、农业及金融等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北斗导航的服务将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领域,市场前景巨大。随着
英国跑车制造商Lotus(路特斯)在伦敦发布了首款全电动超级跑车Evija,Evija是Lotus在吉利控股旗下推出的首款跑车,设计、研发、制造都在英国本土完成。据官方介绍,Evija百公里加速仅3秒、最高时速达320公里/小时,根据不同配置,Evija售价170万英镑起,预计将于2020年交付,全球限量130台。  Evija是一款动力性能强劲的量产公路车。作为与英国威廉姆斯先进工程公司联手打造
美国科技公司Sensity Systems Inc.近日推出全新的基于监控设备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安全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被美国媒体誉为“无需监视的安全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将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进行测试,重点监控该市覆盖主城区的2.2英里(3.54公里)城市路面有轨电车线路。  新推出的智慧城市安全解决方案融入了LED集成顯示的Sensity Video系统,这一系统能够通过WiFi与Gen
本报讯 近日,卓尔智联旗下农业B2B企业中农网宣布启动大宗农产品区块链联盟。此外,中农网还发布了《中农网区塊链服务平台白皮书》。中农网CEO孙炜表示,未来将通过与行业诸多合作伙伴一道努力,共同建立信任、共享、透明的方式来降低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交易成本,加速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农业场景的融合。
因为是16、17合刊,所以數据在17期中,请在17期查看。
早饭后,山间薄雾还未散去,把农具和肥料搬上电动三轮车,一曲山歌还没哼完,陈中松就来到了自家的金银花基地。“公路不仅修到了家门口,还直通田间地头。”家住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的老陈说。  2015年以来,贵州先后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等攻坚行动,全省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5.9万公里,建成7.87万公里通组硬化路,实现30户以上村民小组100%通硬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