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活动案例的探究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一直都作为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且在一直以来的教学过程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在初中的地理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可行性,并且有益的改革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懂得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学会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和理论的分析,并且教会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灵活地运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活动;教学策略
  引言: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案例的应用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即“生活化教育”,它是指以学生身边发生过的事情为背景来进行活动探究。通过对生活中现象和问题分析、总结出规律并加以运用。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初中地理课堂进行教学反思。
  一、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一直以来都提倡,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注。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应该学会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地理学科的乐趣。[1]现阶段初中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大多数都带着不重视的眼光去看待,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不在教学的方法上继续创新,不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的转变,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无法吸引学生,学生们的听课质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就更应该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变化过程。老师学会与学生们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限于在课前写好教案,而是在课堂上多多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们所关心的话题。在课堂上,老师们要学会把学生们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帮助学生们,指导学生们学习。为学生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础的地理学科知识,让学生们学会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探索一些地理学科的问题。在这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牢记地理学科的知识,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创设浓郁气息的教学场景。[2]比如:在学习关于天气的知识时,教师们如果在教学后只要求学生们背诵,那么学生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把所学的知识忘记,并且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种定程度上对抹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天的天气,分析风向,温度,兵器让学生们在听讲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地理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从而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二)、重视教材资源
  在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们接触的教材上有很多图像都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点。比如条形统计图,折线图,分布示意图。老师们在讲到《世界地震和火山分布图》时,可以让学生们自主进行观察和分析,学生们会打折的得出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大概位置,经过老师的讲解后会的出这样的结论:在板块交界处时火山和地震经常爆发的地带。在初中对于地理教材中图像的充分发掘,不仅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多种感官,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看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学习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们只有学会如何学习这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们要正确的教会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大力的鼓励学生们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老师们可以将一些需要学生们记住的知识点编成口诀或者歌谣的形式。利用歌词的形式代替知识点,这样一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还不容易遗忘。[3]在学习中国行政区的有关知识点时,让学生们看图记忆,会比看文字也更加的有效果。教师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该多多注意有关地理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会对学生们的记忆有更大的帮助。
  (四)、关注学生活动质量,体现活动的思维性
  新课改后的教学要求中,学生们应该被大力的给予自主参加活动的机会。并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否则会出现的结果就是,课堂的表面看起来十分活跃,但是很难在学生的心理激起思考。所以在平时探究问题的同时,老师们要考虑到学生们的个体水平,并加以鼓励,老师们对于学生给予的反馈也要及时的做出评价,进而增强学生们学习的信心。
  总结
  初中地理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地理学科教学理论和地理教学实践的纽带。在课改进行如火如荼的今天,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師们只有不断的在实践中学习,并且提高自身地理知识的储备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成果,逐步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文亚.实现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新课程(中学), 2014 (12).
  [2]陈海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学课 程资源,2014 (10) .
  [3]吴鹏.汲生活之源,绽课堂之花-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J] 考试周刊,2014 (73) .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分层递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将学生当作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递进;教学实践  初中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在课证赛融合下高效的进行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成为教师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在课证赛融合模式下,通过积极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联系,有效发挥专业技能证书和专业比赛的优势,积极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计算进专业素养的培养,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课证赛融合;计算机;课程;体系改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手段不断发展,这也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指明新的發展方向,更能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根据具体教学实践,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分析,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第一,信息容量不断增加。将信息技术应用于
期刊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可以拉近自己与生活知识之间的距离,并且建立起生活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针对此教师在展开高中化学教学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教学方法,以此来优化化学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们能够从多方位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就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
期刊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教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桎梏下采用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教学环境,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难以实现有效性,难以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抓住历史学科特点,基于当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分析,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优化过程中推动历史课堂有效发展,为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并促使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融合,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它摆脱了传统层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时空禁锢的弊端,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条件。而微课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产物,其优势在于通过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展现,使教学问题更具针对性,也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  一、合理制作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是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双减”现象,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上。英语作为母语和外语使用频繁的一种语言形式。然而当前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越来越少、教师也意识到了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这一难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汉语特色课堂实施策略分析及建议展开论述与探讨;希望能够为老师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以供借鉴;同时还能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水平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双减”
期刊
摘要: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性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分离,致使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也无法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应有的实效性价值。小学数学教材中融合了大量生活素材,一旦脱离于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不但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真正意义上构建出高效化小学数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程推进,教育部门要求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保证学生无偏科现象,从而实现能力的均衡发展以及科目的均衡教学。初中阶段,学生适应课堂学习模式,并且逐渐产生熟悉感,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推进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学之中。地理课程旨在讲授自然相關知识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知识跨度较大且具有动态性,因
期刊
摘要:地理学科教学是学生步入初中课程所需要接触的学科之一。运用图表方式可以使得地理学科中一些抽象化内容,转变为图像教学形式,借助思维导图变得更加具体,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根据初中地理新课改发展条件来看,在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中,如何促进学生认知建构,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是当下初中地理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关键字:思维导图;初中地理;教學研究  引言  经过长期运用思维导图之后,学生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