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8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胃肠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治疗仪经皮给药治疗,连续治疗3 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给药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疗效快,症状、体征恢复快,呕吐症状在1 d内缓解。
  【关键词】 小儿急性胃肠炎; 经皮治疗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16
  小儿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食物耐受力差,生长发育快,机体对外界病原物抵抗功能较差,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脱水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8月以来笔者所在科住院患儿160例,具有呕吐、腹泻,大便次数每日数十次至十余次,大便呈黄绿色稀水便、蛋花汤样便、含有黄白色奶瓣,部分有轻、中度脱水,大便镜检阴性或有脂肪球(+~+++),部分有少许白细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男52例,女28例;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6个月~2岁。两组均不存在肠套叠、阑尾炎、肠梗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急症。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和入院前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输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助消化、改善胃肠道功能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经皮给药治疗仪,根据病情,对呕吐、大便为不消化稀便、含有黄白色奶瓣为主者用厌食经皮治疗贴片2片,分别贴于上脘和中脘穴,以腹泻、大便稀水便为主者用腹泻经皮治疗贴片2片,分别贴于神阙和关元穴,再将经皮治疗机电极与两药贴片连接,设置温度37~38 ℃,强度 3~5 mA,时间30 min,取下电极后将药贴片保留6~8 h,1次/d,连用3 d为1疗程。经皮治疗贴片为河南省中和信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电极贴片。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1 d,呕吐消失,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形状改变。有效:治疗3 d,无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形状改变。无效:治疗3 d,呕吐、腹泻无明显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和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治疗组患儿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有2例患儿贴药局部皮肤出现少许红色皮疹,停药后自行消退。
  3 讨论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稍有不适就容易发病,轻者引起不适、喂养困难或影响疾病的恢复,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症状持续、迁延不愈,可影响到患儿生长发育,所以必须积极的进行治疗。经皮治疗仪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新型医疗仪器,药贴的主要成分为:党参、炒白术、当归、茯苓、五味子、白芍、白扁豆、丁香等[3]。其机制是经皮治疗仪经皮给药,电极作用于穴位上,可促进经络疏通,行气活血,使相应部位组织发热、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使药物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解痉镇痛,改善脾胃功能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起到止吐、助消化、消炎、收敛、止泻作用[4]。该方法避免了胃肠道因素的干扰和降解作用。笔者发现,对呕吐、大便为不消化稀便、含有黄白色奶瓣为主的患儿应用厌食经皮治疗贴片治疗,以腹泻、大便以稀水便为主的患儿应用腹泻经皮治疗贴片治疗效果显著。经皮给药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止吐、止泻药物应用,疗效快,症状、体征恢复快,呕吐症状在1 d内缓解,腹泻症状3 d内好转,明显缩短治愈天数,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可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6.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6.
  [3] 高大汉.中药经皮导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8(10):971.
  [4] 刘琦,刘燕.采用腹泻治疗仪经皮治疗小儿腹泻558例临床分析[J].九江医学,2001,16(4):241.
  (收稿日期:2012—05—22) (本文编辑:李静)
其他文献
膏方是一种传统的复方制剂,临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本文就膏方的发展历史、作用特点及其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正> 为编写小学卫生教材提供依据,我们同市、区教育局一起进行了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卫生知识教育的内容和卫生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一、教育内容选定北京市四个城区不同类型小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 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
【摘要】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手术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切口的影响。方法:选择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SandersⅢ型45例,全部行切開复位内固定术,术前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术中注重操作技巧,术后进行伤口护理。结果:45例经治疗后43例甲级愈合,占95.6%,2例出现局部皮缘坏死,占4.4%。结论:选择最佳手术时间,术中避免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通畅伤口引流,严谨术后伤口的处理可以降低皮肤
办公室是机关单位的重要部门,承担很多文稿起草、组织协调等职责。本文结合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工作实际,重点论述了秘书这一关键岗位,如何在工作中从“六心”起步,成为一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入路近端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吻合的抗返流效果。方法:采用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Heinecke氏法)+距屈氏韧带约20~25 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Braun’s)全层间断缝合吻合。结果:对37例实验组患者实行该术式操作,均获得满意恢复,抗返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有效减少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结论:近端胃切除术
以科技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分析,辨析科技档案与科研档案的概念与外延的区别、探索科技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设想、提出档案工作应增加立项建议。旨在完善科
【摘要】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各有利弊,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运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解剖教学; 传统模式; 多媒体技术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80  传统的解剖教学模式多以挂图、模型、活体及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