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杂篇·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上面这段文字中,渔父作为一个高士的形象首次登上中国文学史的舞台。“父”古通“甫”,为成年男子的美称。渔父,即打渔的老翁。花白的胡须和眉毛,短衣长发,飘然而行。
  孔子在杏坛上,弦歌鼓琴,弟子在杏坛下读书。渔父上岸经过,便支着下巴听。一曲终了,渔父一定是听出了弦外之音,就问边上的子贡和子路:这是谁?研究什么的?子贡回答说孔老师是鲁国的君子,忠信仁义之人,修治礼乐,教化百姓,并打算造福天下。渔父又问:“孔氏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渔父接着问道:“是王侯的辅臣吗?”子贡说:“也不是。”渔父于是笑了,边走边说道:“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意思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孔子反其道而行之,违背了人真实的本性,虽然苦心劳形,却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孔子之行已经远离大道了。
  孔子弦歌已毕,子贡前来禀报渔父所言,孔子心知遇见高人了,马上推琴而起,追赶渔父,讨教老先生没说的后话。渔父在船上杖拏逆立,孔子在下风曲要磬折。拏,即拿;曲要,即曲腰;磬折,把腰弯成像庙里的磬一般,是一种极度谦逊的形象。
  孔子的真诚感动了渔父,后者便向孔子阐述了自己毕生的研究心得,讲了同类相从、同声相应的自然之理,讲了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要各安天命,讲了八病四患,还回答了孔子的终极疑问:何为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最后说:“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优等生颜渊开着敞篷车来接孔子,保镖学生子路请孔子上车,孔子不顾,站在水边,水上已不见涟漪,依然没有走,直到听不到桨篙之声。
  稍后于庄子的屈子,在《离骚》中专门写了一章《渔父》,与庄子呼应,说渔父刺船而去时是唱着歌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復与言。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无可与言者,遂投汨罗。
  伍子胥亡命水边也遇到了渔父并因之而获救,然眼拙,不识真人。不识真人的伍子胥战斗力超强,报了深仇大恨,但不免被吴王所杀,身首异处,最后化身钱塘江大潮,怒奔汹涌,未曾安息。
  据说,真正的学问家往往见于荒村夜店,渔父一流的人物偶尔可见于野史,没有显赫的身份,混迹人群而人不识,遇到不得已时乃出手,故终其一生,若无意外则可以永远豹隐不出。创造了渔父这一形象的漆园小吏庄周,自己的理想就是做成渔父吧,同时代的屈原心知肚明,以《渔父》和化身渔父的庄子对了话。渔父出场时是一个普通的老渔翁,刺船而去时已经变身为古今高士中的高士了。
  (常朔摘自微信公众号“文汇笔会” 图/雨田)
其他文献
“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妈妈要做饭,让我去采它……”  熟悉的歌谣,欲断还续。榆树,却早已在心底扎下了长长的根。  故乡多榆树。榆树庄、榆树梁、榆树湾、榆树沟,皆因“榆”而得名。“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记忆中,山峁上,土坡下,地堎边,沟洼里,庄前屋后,榆树随处可见。  榆树不如白杨挺拔,没有松柏的材质。可它却风风火火,走进文人墨客的诗文里,走向了食客们
记忆中,父亲一生只穿过三件衣服,粗布衣、蓝警服、黄检察制服。  从我出生到上高中,父亲一直在外工作,靠自己的工资养活一家六口人。那时,父亲在老家邻县一个公社当领导,身上从里到外,全是母亲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粗布衣服。那件不知穿了多少年的蓝外套,虽在频繁的浆洗后褪色泛白,但衣面整洁平展,没有一点污渍。读高中时,我穿着父亲退下来的一身外套,上身是发白的粗布中山装,大而宽松,下身的裤子经缩改后短而紧窄,脚
有一年秋天,我回母校成功高中演讲,场面挺热闹。演讲前校长先请我去他办公室休息,并赠我纪念品一份,是个精美的大夹子,打开来赫然出现一排排数字,竟然是我高中三年的成绩单,我定睛一看,差点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我高一的平均成绩是丙,高二、高三也差不多。  我的成绩很烂,妙的是,我在学校从来都很神气。老师可以一边骂我不上课,一边对我竖起大拇指,那是因为我课外活动表现好。  才进高中,我就代表学校参加全台学生美
姜文新导演的影片《一步之遥》上映的第一天,从普通观众到专业影评人士,都有大量的质疑声。对此,姜文却轻松地说:“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个走南闯北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遇到一个,我激动了好一阵子,那可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啊!’‘那你为何不娶她呢?’‘哎!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你觉得这故
公元626年,长安一寺里喂养了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俩朝夕相处,关系融洽。  次年,玄奘大师将马作为坐骑,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国取经。645年,这匹马满载着佛经和艰辛,随玄奘大师返回。  驴子很高兴还能见到故友——此时,它和马一樣,也已步入老年。老驴问道:“咱俩这一别,就是十好几年。请问这期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老马回答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路途太遥远!”  “多遥远?”老驴问道。  “据说是十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心理学家丹尼尔开始帮以色列空军培训战斗机飞行员。  他注意到,教官教学员驾驶喷气式飞机的过程中,总是认为批评比表扬管用。他们对丹尼尔说,只需看看飞行员因为动作标准而被表扬,或者因为动作不到位而被批评之后的表现,就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被表扬的飞行员下一次必定不如上一次出色,而被批评的飞行员下一次却一定会做得更好。  观察一段时间后,丹尼尔向他们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根源:不管是因为
据说天堂里开了一家电影院,所以他们都去了。先是孙羽、路学长、蓝为洁、袁牧女,然后又是林白和吴天明。  吴天明的追思会横幅为“天明导演快乐远行”,很符合他人生的气场。75年的人生轨道上,有人尊他“伯乐”,有人称他“头儿”,老了,他自己在导演何平的微信群里取名“老兔子”,仿佛是个乐天知命的老头。然而张艺谋说:“他晚年能感觉到他不快乐,想拍的电影不能痛快地拍,又不愿意做那些应景的东西。”这话很令我震惊,
“真想不到当初我们讨厌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来愈记挂……”听懂了陈奕迅的歌,或许便懂了大半个人生。每个人的青春各自精彩,每个人的中年却是如此相似。  还是小时候,我就在父母“这个下火,多吃点”的引导下,开始尝试吃苦瓜,每一次吃的时候,那种难受的苦味就在我的胃里蔓延。不过说实在的,苦瓜吃在嘴里,确实有种淡淡的苦,但那种苦也不是想象中的苦不堪言。当我有了小孩以后,我依葫芦画瓢,让孩子学吃苦瓜。儿
卡尔瓦纳是美国休斯顿的一名汽车经销商。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汽车销售变得举步维艰。重压之下,卡尔瓦纳开始想尽办法提高销量,可收效并不大。  为了摸清客户不愿购买汽车的原因,卡尔瓦纳特意组织公司的销售人员做了一次街头问卷调查。当他询问到一对年轻夫妻时,这位丈夫满脸怒气忍不住向他吐槽:最近他刚购买了一辆汽车,但购车时的各种手续很烦琐,办理了很长时间也没办下来,他快没有耐性了。他的抱怨让卡尔瓦纳陷入了思
卡尔瓦纳是美国休斯顿的一名汽车经销商。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汽车销售变得举步维艰。重压之下,卡尔瓦纳开始想尽办法提高销量,可收效并不大。  为了摸清客户不愿购买汽车的原因,卡尔瓦纳特意组织公司的销售人员做了一次街头问卷调查。当他询问到一对年轻夫妻时,这位丈夫满脸怒气忍不住向他吐槽:最近他刚购买了一辆汽车,但购车时的各种手续很烦琐,办理了很长时间也没办下来,他快没有耐性了。他的抱怨让卡尔瓦纳陷入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