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接续的真情大爱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雷鋒中队2016年第7号兵方松!我的雷锋格言是……”在武警江苏总队南通支队启东中队,每一名战士都会用这样一段铿锵有力的开场白介绍自己。
  启东中队自建队36年来,20次被江苏总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9次、集体三等功8次,3次被授予“武警部队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他们是怎么学雷锋的?请看该中队荣誉室里几个特殊本本里反映的故事。

一本剪报本——延续了三十年的故事


  启东中队的春秋,记录在一本延续了30年的剪报本里。
  剪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记录,由一代代官兵剪贴增补而成。如今,这本承载着历史的册子早已泛黄,也正因如此,扉页上“学雷锋的光荣中队”几个字,便更显得厚重。
  “这是中队的学雷锋剪报。这一条是1990年的新闻,报道的是我们中队的英雄指导员杨圣岳……”中队荣誉室里,下士王刚正在向新战友讲解剪报本。学习了解剪报本上的历史传承是中队每名官兵的必修课。
启东中队利用党日活动进行宣誓(李思远 摄)

  一页泛黄的剪报上,印着题为《学雷锋 铸警魂——武警启东中队用雷锋精神建队育人》的新闻,讲述了当年中队被评为“武警部队学雷锋先进集体”、时任指导员杨圣岳作为学雷锋积极分子进京受到军委领导接见的光荣事迹。“后来,我们中队还2次被表彰为武警部队学雷锋标兵集体!”谈起这段历史,王刚黝黑的脸庞上写满自豪。
  其实,王刚也是去年才从机动中队来到启东中队的。第一次翻看剪报本时,里面的《陈献金四次“献金”》《雨日“雷锋”》《学雷锋十一年不断线》等一个个故事虽然深深地打动着他,但这些人和事毕竟隔着长长的时光,他觉得“雷锋中队”这个称号还离自己很远。直到一次休假回家的路上,他在启东车站看到一个老人吃力地搬着行李爬楼梯,急忙上前帮助老人把行李扛到了站里。离别时,老人出人意料地向他敬了一个军礼,并问他是不是“雷锋中队”的武警战士。“他不仅认出我是一个兵,更认定我是启东中队的一员。”王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显得很兴奋,“那一刻我感到身上仿佛带着特殊的光环,因为是雷锋中队的一员而闪闪发亮。”
由班长带着大家一起学习《雷锋日记》

  多年来,启东中队高标准完成执勤任务,协助驻地公安机关破获多起大案,并多次参与城市建设,在街头,在社区,在养老院,都留下了他们学雷锋的身影。1992年2月23日,启东日报社连续收到3封来信,写信者都表示受到了部队的“好心人”帮助,报社编辑打电话到了启东中队核实,发现3位“好心人”竟然全都是中队的战士。
  “我宣誓:发扬雷锋中队优良传统,秉承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响亮的誓词回荡在中队营区。在启东中队,每年新下连的战士都会经历这样一场特殊的仪式:所有官兵在《雷锋》像前整齐列队,大声喊出誓词;参观中队荣誉室、荣誉墙,了解中队的历史和荣誉,聆听中队学雷锋的光辉事迹;领取自己的雷锋编号,写下自己的雷锋格言,正式成为雷锋中队的一员。“这是每名新同志下连必过的仪式,也是接受的第一次学雷锋教育。”周立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在新战士心中埋下雷锋精神的种子。

一本《雷锋日记》——哺育了42名雷锋式标兵


  “我深深地认识到,做每一件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哪怕是进行每一次学习,都十分需要听党的话……”在启东中队一班学习室,列兵杜坤正在领读《雷锋日记》的一个章节。每年启东中队的新兵下连,领到的第一样东西,就是一本《雷锋日记》。有的《雷锋日记》很新,是中队刚刚采购的一批新书,有的《雷锋日记》很旧,可能已经转手好几个主人。中队鼓励战士们在书里写下笔记,边读边思考,因此越旧的书,就会有越多思想的闪光被记录在书页里。
“板凳姑娘”苏晓玲给官兵们讲述成长的故事
战士从《雷锋日记》中获得感悟和成长

  中队“岁数”最大的一本《雷锋日记》,是老兵张广福退伍后寄回中队的礼物。小册子只有巴掌大,30年过去了,封面没有一点折痕,轻轻翻开,一张张泛黄的纸页上写满了读书笔记,一笔一画记录着老兵与雷锋的心灵“对话”。在充满考验的强军征途上,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上,《雷锋日记》是中队官兵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迷惘的时候,翻开《雷锋日记》,总能有所启发。”杜坤深有感触地说。
  提起列兵杜坤,战友们都称他“搏击王”。可是,他微胖的身材、内向的性格似乎与这个称号不太相符。杜坤来自江苏镇江,曾是标准的“宅男”。刚到启东中队,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让他陷入迷茫,更让他感到压力的是标兵中队官兵整体素质非常高,好像所有人都是“巨人”,只有自己是个“矮子”。“当时的感觉就是,我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别人,非常自卑。”杜坤回忆说,“后来是和指导员的一次长跑,让我有了转变。”
  下连之后,每天的长跑训练杜坤几乎都是半途而废。指导员朱建注意到他的情绪,便提出由自己带着他跑一次。一天下午,体能训练开始后,朱建拉上杜坤:“咱们今天跑慢一点,跑远一点,目标8公里!”一圈、两圈……终于跑完了8公里,杜坤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那是杜坤入伍后跑得最远的一次,他气喘吁吁,不敢相信自己真可以做到。“发给你的《雷锋日记》看完了吗?”休息的时候,朱建问起杜坤,见杜坤摇摇头,他接着说:“《雷锋日记》里有一句话,‘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希望你可以一直做力争上游的人!”   當一个力争上游的兵!杜坤暗下决心。此后,他拼命训练,体重从160斤减到140斤,训练成绩渐渐提高。他在《雷锋日记》上写下越来越多的感悟和心得。今年5月,杜坤作为第四批参训者参加勤训轮换。为了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勤训轮换期间,南通支队开展了“濠功夫”大比武,挑选7个代表性课目进行比赛,官兵的成绩将作为中队的积分。杜坤主动报名参加了“搏击王”比赛,最终三战三胜,获得了“搏击王”称号。
  在启东中队,中午读报时间,班长会组织大家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每天的警营小广播会在早操结束后和午休前专门抽出10分钟,朗读两段《雷锋日记》的章节。周五的党团活动,还会组织官兵开展读书交流。中队每名官兵都能说出一两句雷锋格言,背出一两个雷锋故事。雷锋的精神融入了中队管理教育的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官兵们的品行,也塑造着他们的人格。

一本笔记——写满了近20载鱼水深情


  “7月29日,武警战士来到我家中,为我擦窗子、清洗水池、扫地。”
启东中队获评“启东好人特别奖”

  “今天是我79岁生日,武警战士们来了,送了鲜花,我很开心。”
  在启东中队荣誉室中央的玻璃柜中,有一本黑色的笔记本,本子上不算工整的字迹记录着中队学雷锋的一件件小事,从2000年开始,一直记到2015年。中队长郑磊介绍说,这本笔记本的主人叫施建英,是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2015年1月,老人突然中风后,离开了人世,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本笔记本,一段感人至深的军爱民故事才为人们所知晓。
  施建英老人家住明珠新村,老伴去世后,她选择独居。20世纪90年代末,7名武警战士第一次跨进老人的家,将两间小屋收拾得井井有条。从此,施建英成了中队官兵的帮扶对象,中队官兵逢年过节都去慰问她,送去一些糕点、鱼肉,并帮助老人干一些家务活。多年来,中队的官兵走了一批又一批,但对老人的关心和慰问从来不曾间断。
  老人离世后,她的女儿将笔记本赠送给了启东中队。如今,每一名进入中队的新战士,都会来到荣誉室看看这本特殊的笔记,听听这段持续近20年的感人故事。“这是中队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最好的见证。”郑磊告诉记者,这本被视为珍宝的笔记本,一定会在荣誉室里好好保存下去,成为启东中队一心爱民、乐于助人的“接力棒”。
  “传承雷锋精神,争做雷锋战士”,一代代启东官兵坚持学雷锋、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朴素的口号。除了施奶奶,中队共结对帮扶孤寡老人5名,都延续了10多年的情谊……
其他文献
30个故事,30幅彩图,不盈70页,蕴含大道理,让敬业向上、青春帅气、阳光快乐的雷锋形象清晰地融入新时代的读者,春风满面来到人们中间。这就是大家对刚刚出版发行的新书《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强烈印象。  2019年2月26日,新书《学习雷锋好榜样》首发仪式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这本由《雷锋》杂志社组织力量编撰、著名专家精心策划、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倾情绘图、山东美术出版社重点出版的新书首次发行,适逢毛
期刊
2019年3月1日,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给雷锋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勉励语一周年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56周年,全面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启新时代学雷锋新征程,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以“牢记习爷爷嘱托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大队会的形式,为全校学生上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活动伊始,全校少先队队员共同重温了2018年3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抚顺雷锋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勉励语内容。  活动中,辅导员老师与
期刊
2019年3月1日下午,抚顺市雷锋大剧院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抚顺市第十三届“百姓雷锋”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11名先进个人、5个先进集体典型,分别获抚顺市第十三届“百姓雷锋”及“百姓雷锋”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原总参兵种部政委田永清少将,原沈阳军区某工程科研设计院副院长龙凡少将,雷锋研究专家李天文,雷锋生前班长、排长薛三元,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全国劳动模范邓凤兰,雷锋团第11任团长、鞍山军分区原司令
期刊
1月24日,他们奔赴武汉; 3月17日,他们就要回家了。  除夕之夜,国家紧急征召。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奔赴一线。在武汉的这67个日夜,他们以“第一支到达武汉的援鄂医疗队、第一支开党课的医疗队、第一支提供尸体解剖病例的医疗队、第一支发表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的医疗队”4个“第一”完成了援鄂征途。他们援助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
期刊
春风拂面惹人醉,不负韶光满枝头。2019年3月5日上午,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雷锋杂志社和南阳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学雷锋活动座谈会”在闻名遐迩的“雷锋城”——邓州市举行。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孔德龙、道德教育处副处长许海峰、中央文明办副处长何一帆、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通识分社社长杨松岩、宣传策划部部长邓创业、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云龙、南阳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富治、邓州市委书记吴刚等河南省所辖市(
期刊
2019年3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学雷锋一条街”活动在北京如期举行,这已是该局连续34年举办该活动了。1985年,机关服务局以“解决干部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发起了“3·5学雷锋”系列活动,从那个时候起,雷锋精神就在广电后勤落地生根。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一大早,机关服务局领导和学雷锋志愿者早早就来到了活动的主场地布置现场。上午9时,“学雷锋一条街”活动拉开了帷幕。
期刊
冀英小学少先队员代表领取康馆长(右一)赠送的红皮日记本  2019年3月5日上午,风和日丽。河北省保定市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内鼓乐喧天,歌声嘹亮,由雷锋杂志社与保定市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身边的雷锋随手记’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来自保定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各界人士、保定冀英第三小学师生及该市新闻媒体人员共230多人参加了这次启动仪式。  
期刊
2019年3月3日,在全国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中直管理局机关团委、物业中心在新风街1号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举行志愿者宣誓,捡拾公共区域内垃圾,擦洗阻车石,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保洁服务。基建处、综合办、机关工会、房资中心、中宇服务中心物业处、中宇汽服、实验幼儿园等部门、单位,分别组织发放交通安全手册及宣传品、绿植盆栽、健身用品,开展再生物品兑换,提供公积金政策、幼儿入园准备
期刊
2019年3月3日上午,“雷锋讲堂”在上海图书馆开讲,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将军带来的报告《永远的榜样——雷锋》迅速将现场观众带入雷锋的精神世界,赢得阵阵掌声。  报告会在一段《雷锋》的宣传片中开启,画面上呈现出8张各不相同的雷锋名片:《苦难雷锋》《快乐雷锋》《爱美雷锋》《先锋雷锋》《哲学雷锋》《永生雷锋》《现象雷锋》《世界雷锋》,全方位、多角度还原了一个助人为乐、勤俭节约、青春爱美、勤奋好学的雷锋
期刊
“雷锋日记我来写,雷锋故事我来说,雷锋志愿者我最棒!”  这些朗朗誓言出自福建省上杭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上杭实小”)的同学们。在新时代的感召下,这所位于革命老区苏区的百年老校,正扬起学习雷锋、创建雷锋学校的精神风帆,焕发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勃勃生机。  2019年12月3日上午,上杭实小《雷锋》塑像揭幕暨“雷锋学校”“学雷锋争做好少年教育践学基地”授牌仪式在学校红军广场举行。这是上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