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课程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x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项目教学法是围绕企业项目的完成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模式。教师将授课内容融于项目中,通过帮助和指导学生实施和完成工作项目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企业项目教学法把校内学习与企业项目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适合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能极大地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本文以企业项目教学法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企业项目教学法 专业实践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5-01
  一、企业项目教学的特点
  企业项目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实际的企业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采用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将项目按照典型的工作过程分为多个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就熟悉了工作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项目教学的实施,使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学生积累企业经验和对口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课程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实施“项目导入—项目解析—项目实施—项目提交—项目评价”五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职业能力的训练。
  二、应用企业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实施企业项目教学法后,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项目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具有实用价值。项目实施的流程、计划的制定、协作完成等环节都与岗位环境相近,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项目化教学就是要通过调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通过大量的项目实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项目化教学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学习局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助、评价反馈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企业项目教学法对计算机专业实践课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资源的要求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瞄准行业岗位需求,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注重前后课程的有效衔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及时变更内容,淘汰过时的、无实用价值的内容,不断更新和扩展新的、实用的内容。将学生学习的技能同他将来的工作岗位紧密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实现学生学习与职业间的“无缝连接”。从实际项目中来,到实际项目中去,按企业标准设计教学内容。
  2.教材内容
  教材力争按照立体化的思路进行修订与完善,把企业的新项目、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教材建设中,更好地反映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特点、专业领域知识要求、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教学备课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服务。
  3.教学资源
  开发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情境设计、课程任务书、实习指导书、案例库、实训项目库、技能测试题库、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演示视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考核方案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四、企业项目教学法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综合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资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与企业专家合作,力求最有效综合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资源。一方面是在动画制作的不同阶段,我们邀请企业的人员以多种方式跟学生做互动交流,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将来想从事职业的特点及所需技能的具体要求。同时在项目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也请企业的技术人员过来与学生交流企业生产制作动画的一些经验,针对动画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交流探讨,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就项目的开展进行项目基地的建设,提供场地、设备、耗材等,实行教师分组负责管理和教学,教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跟进辅导,质量把关,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突发情况等。
  2.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特点分级带动学习,培养有针对性不同层次的人才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入“企业项目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与他们将来的工作中相近的任务。通过小组分工协作,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位小组成员有更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体验不同岗位的技能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协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注重职业能力分级,根据项目的要求,分出难易,难度大的先由班级中能力较好的同学承担,带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习。随着项目的逐步进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适应什么岗位能够发挥得更好也逐步体现出来,从而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熟练上岗。
  3.企业项目安排与实践课程跟进,达到课程学习之后进行实际工作锻炼
  在一至四学期,学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如,《设计素描》,《色彩基础训练》,《原画技法》、《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三维动画短片创意设计》等课程,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从第五学期开始,开始专业实践程的学习,我们把课程安排穿插在企业项目的过程中,采取集中授课和分组授课等多种形式。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项目生产过程中领会贯通所学的课程知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应对实际面临的问题时重新优化自己的知识
  4.项目教学成果的评价考核
  学生课程学业评价是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是企业验收评价,企业根据项目的结果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项目退回要求在指定期限内修改完成并再验收,在企业验收与学生返修到最后完成的互动中,实现学生对市场评价规则的一定认识。二是教师、项目组长评价,其中考核内容为所承担的任务数量、项目完成质量、沟通及合作能力、对项目贡献大小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遵守,考勤情况等评价。
  综上所述,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应用企业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角色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创新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适合高职院校影视动漫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
  作者简介:
  王芹:出生于1965年10月10日,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教育与教学。
其他文献
敏感性分析是结构不确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研究输入变量对模型输出性能统计特征影响的分析技术。敏感性分析能有效识别出对模型响应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有助于以较小的代价减小模型响应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模型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敏感性分析具有预测与诊断性能,在很多领域被视为建模、模型简化与优化设计的前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于全局敏感性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一般难以直接求解的高维高次积分问题,传统的方法通
【摘要】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奖助学金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奖助学金对高职学生教育的激励作用和引导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奖助学金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09-01  如何做好
【摘要】时代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因传统教科书和社会实践有许多不契合,甚至脱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许多困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本文以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争论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谈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中国文化传播和指导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与时俱进,以不断深化和丰富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企业改制 困惑与争论 深化 认识  【
学位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目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关系到每所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了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发现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思想教育 培养目标 特色专业 双师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为了改善材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及实验条件有限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纹理化表面改性的方法,并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数值分析法对改性表面进行摩擦学问题的研究。由于表面形貌的复
于一九八一年以原有薄皮西瓜为一方亲本,与引进各地西瓜良种春季配置了61个组合,秋季配置了32个组合.一九八二年春季又配置21个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经过两年试验测定,选出了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聪明才智,生产生活的经验和生存的智慧,其存在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说,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消失、都是大家共同的损失。所以,尊重、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内容之一,也是各少数民族和谐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课程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学位
【摘要】我国公安队伍人才的培养要求公安教育工作者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应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在公安教育领域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公安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3-01  我国的教育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