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探究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探究

来源 :家园·电力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qing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促使我国城市中生态园林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占据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需合理进行配置,来提升其观赏性和生态型,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园林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有助于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更能促使生态环境得以平衡,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并提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式,以期为今后开展生态园林设计提供参考,促使我国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

(一)统一性

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遵循统一性原则,不仅要注重植物在配置上的美观,更要注重其在色彩、形态以及比例上的和谐统一,减少由于配置过多导致出现杂乱之感,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更要注重灵活调整,防止形式单一而使得人们出现厌倦之感。

(二)协调性

在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还需注重协调性原则,植物之间避免出现孤立情况,在其中引入一致性和近似性理念,使得生态园林呈现出协调之感。针对于不同的分区采取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例如休闲区的植物配置需重视空间上的组合配置,使休闲区的布局错落有致,在其中点缀不同颜色的花卉,提升观赏性。

(三)均衡性

在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还需遵循均衡性性原则,可在道路边的植物配置设计上配合道路設计及草坪设计共同进行,可选择常绿乔木和阔叶树,遮挡夏季中的炎热太阳光。可配合种植乔木和灌木,使空间意境得到提升,道路可以呈现出横向与纵向的鲜明对比,实现住宅小区观赏性和功能性的平衡,整体提升居民居住体验。

(四)多样性

在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多元化的植物种类可提升生态园林的灵动性,更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提升观赏性,更能促使其生态效益的提升。以水景观为例,在选择水景附近的植物时,可选择亲水性好的植物进行种植,避免水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可选择颜色不同的花卉种植在水景边,增加水系色彩对比,提高观赏性。

(五)因地制宜性

在选择生态园林所需配置的植物时,需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土壤酸碱度、降水情况及气温情况,合理选择树种。确保当地环境负荷植物生长需求,以免影响植物存活率。对植物的观赏性也要加以重视,选取观赏性强,易于打理且不危害人们健康的植物,并合理规划植物布局,使其符合观赏要求。在植物的运输上,注意保护植物根系,避免影响后期施工。以树木的栽植要求为例,需在引入植物的过程中重视其生长习性,来避免植物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影响其成活率,更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同树种的栽植要求如下表:

(六)美观性

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改善城市中生态环境,更为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起到美化环境作用。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注重其美观性,合理对植物进行布局,使其在颜色上和形态布局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升其美观性。

二、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式探究

(一)选取适宜植物进行栽植

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在配置植物方面,由于其通常会会引进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为提升植物存活率,需在引进前结合当地实际天气情况及温度情况,选择适宜在当地栽种的植物,尽量减少引入外来植物,避免外来植物因水土不服导致存活率下降情况。在栽种之后,需及时进行土肥水的相关管理,保证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及养分。对于生长在特殊环境的植物,需针对其实际情况采取特殊管理,可在植物叶片上喷洒特殊药物,降低水分蒸发率。对于部分需要充足养分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需定期进行施肥管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因树苗对存储环境及运输要求很高,因此,在施工时,需加大施工力度,增加施工人员数量,保证施工效率,来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二)进行合理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结合植物特点进行合理配置,来总体提升其美观性和生态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可结合植物花朵的颜色和叶片的颜色进行配置,以花卉植物为例,需根据花朵的颜色和植株的形态来进行配置,提升生态园林的观赏性;以彩叶植物为例,可结合其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来进行配置,在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周围因素,保证其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营造出优美的生态休闲环境。

其次,需在配置时重视植物之间的层次感,由于生态园林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设计时,需将植物的配置形成疏密有致和高低错落的形态,来提升生态园林的层次感。以下层植物的设计为例,可将草坪、灌木和乔木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植物自身特点来形成生态园林的层次感,更有利于生态园林观赏性的提升。

最后,在设计植物布局时,还需结合植物生长特性来进行设计,由于植物受外界影响较大,季节性较强,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形态上也有较大区别。其果实、花朵及叶片在形状和颜色上均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将植物的生长习性充分考虑进去。例如,部分植物的花卉较为美观,可将其集中在花卉开放季节进行设计,部分植物的叶片较为美观,可选择在叶片颜色较为艳丽时进行搭配,营造出生态园林的动态化美感,使得其在一年四季均可呈现出最为完美的景色,提升人们的观感。

(三)实现多样性

为更好的提升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在植物的配置上,还需实现多样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适当增加生态绿化面积,将其设计为立体式布局,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作用。可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引入藤蔓类植物和培养皿类植物,在街道上完善垂直绿化带,将植物附着在构筑物和建筑立面上;还可在铺装地面的过程中,加入天然卵石或者碎石等,也可加入一些天然材料的浅草或者不同类型的嵌草砖,还可加入透水砖等,来丰富景观层次;更可利用各种绿化植被,结合灌木、乔木、花草等来组成生态绿化群落,群落下层可设计为喜阴的草本植物;中层可设计为耐阴性较好的灌木;上层可设计为乔木,从而形成地被,来营造出生态绿化环境。还可加入生态群落理念,在植物配置上以共生互惠为基础,结合当地原有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与设计,形成健康群落,提升生态园林的观赏性。例如,可将黑接骨木与云杉进行配置设计,由于黑接骨木可分泌出一种物质,有利于云杉正常生长;还可将兰科植物与云杉或者核桃进行配置,由于其存在较大的共生互惠关系,将其合理配置在生态园林中,有利于生态园林实现多样性发展,保证其群落实现稳定和健康。

结束语:

生态园林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能改善城市环境中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在生态园林中设计过程中,植物占据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进行合理配置和设计有助于生态园林观赏性的提升。在具体的设计和配置中,需因地制宜,引入适宜在当地栽植的植物,并进行合理配置,提升其多样性,来促使生态园林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243-243.

[2]金姗姗.基于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0,No.207(08):64-65.

[3]杜凯.现代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尝试[J].现代园艺,2020,v.43;No.416(20):164-165.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智能化工程具有完整的施工设计、明确的施工目标、完善的施工技术,在通过硬件安装和软件设备相协调、保障施工效果的同时,要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本文从概述建筑智能化工程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发展现状。结合建筑智能化工程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智能化工程;影响因素;影响应对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简介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突飞猛进,为了满足市
期刊
摘要:由于缺乏信息、事先协调和一体化机制,在装配式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在方案的合理性方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通常是在补偿了诸如严重损失等资源之后。最重要的和最明显的是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影响,所以需要提高这两方面的信息水平和预综合管理,这对装配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并满足项目参与者的通信需要。该模型是获取工程信息、加快设计速度和满足通信需求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利用BIM技术设计装配式住宅项
期刊
摘要:注浆技术的应用在无形中推动了建筑行业升级转型,在施工中应用注浆技术后不仅是施工效率与质量上的提高,更是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注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环保性与适应性较强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上可以通过高压喷射、渗透、劈裂等注浆法发挥注浆技术作用。当前,注浆技术已经在建筑土木工程多个空间有所应用,成为工程施工不可缺失的施工技术。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注浆技术;分析前言:近年来,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建筑领域,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建筑质量与安全,这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国内建筑领域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且我国广大国民对项目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测绘项目工作逐步走近国民的视野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测绘工程技术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品质。为此,本文章阐述测绘工程技术精度把控的重要性,着重分析加强测绘工程技术精度把控的相关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我国测绘工程技术的精准度,增强测绘工程精度把控水准,继而提升建筑项目施工品质,推动建筑整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建筑工程;测绘工程;技术精度控制;策略引言伴随着我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发展中园艺和绿化属于重要内容,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具体养护和管理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有效措施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一)园林绿化重视程度不足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壮大,使得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经济效益,以此促进城市的稳步发展,但是对绿化工作
期刊
摘要:城市中的园林面积在新时期下在不断的扩大,园林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能够让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有活力,在实施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的合理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满足城市整体形象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城市能够有良好的面貌。设计人员要考虑现在住宅小区中人们对于景观的设计要求以及标准,融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本文论述了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关键词:现代住宅;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一、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的原则在进行住宅小区生态园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以生态功能为主要的根本,运用多样性的景观因素
期刊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是应用各种园林造景手段与元素展开综合设计,以创造宜人环境的一项活动。对于改造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美观程度与舒适程度而言,风景园林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而且还能够切实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幸福感实现提升。由于风景园林设计活动的主要目标即在于使得城市居民拥有舒适美观的室外活动环境,因此在展开设计的过程之中,设计师必须重视结合人性化设计展开思考,从而真正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风景园林设计助推城市化发展。关键词:
期刊
摘要:以嫁接的意义,成活的原理和所需要的条件的分析,从而得出嫩枝嫁接的成活可行性。通过实践得到的效果,进而得到运用的现实可能。关键词:嫁接、嫰枝、应用、意义嫁:转移,接:接触.链接。嫁接,从植物学上讲,其意义是人们有目得的利用两种不同的植物能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使之愈和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个体。是人们几百年来观察自然生物现象并经过实践而得出的经验。一、嫁接的作用及意义:A,保持优良特性,一般嫁接所用的接穗,均采用发育良好的母树上,遗传性稳定,虽可能受砧木的一些影响,但仍能保持母树原有的优良性状。B、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但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破化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的,这也导致我国自然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水土流失問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园林技术在水土保持方面有着一定的应用效果,可以通过园林技术的应用提高水土保持效果,本文主要从边坡防护和盐碱地开发两个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关键词:园林技术;水土保持;应用研究园林建设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园林技术则是作为其中的支撑点,园林技术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园林施工、园林管理等,在这几年发展
期刊
摘要:水环境的不良生态变化不仅可能会直接威胁水生动物的安全,还可能会直接威胁整个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的安全。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深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当前我国自然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的直接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环境改善政策措施。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建设引言: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环境和社会人类的综合改造优化工程,将严重制约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睦共处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国际水利项目工程建设与我国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谐协调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分析国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