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发展与挑战

来源 :水电与抽水蓄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cu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行情况,介绍了2020年全国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区域清洁能源的发展与运行情况,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态势,以及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力系统稳定和可靠供电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最后针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其他文献
壹rn对行业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根植于森鹏的基因中我们总是问自己:我们的技术,是否能够做到更安全、更智能、更省心?是否有可能比同行业做得更好?自己的技术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rn引领rn2016年,森鹏率先启动电子后视镜的研发工作,第一代电子后视镜SVM100开始验证.rn创新rn2017年,在配电领域研究几年后,森鹏自我革新推出了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芯片数字配电模块.rn突破rn2017年,第一台森鹏全液晶仪表诞生,为提高各电控单元的利用率,用最少的资源,提供最丰富的体验,用技术和革新解决车辆CAN通讯及用
期刊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步入市场驱动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行业要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一家新能源科技型企业,银隆始终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期刊
整个夏日,我国各地区普遍处于炎热干燥或湿热多雨的气候,给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作为城镇居民出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公交承担着大部分的载客运力,当遇到高峰时段,拥挤的车厢更是加剧了闷热不适感.为提高广大乘客乘车的舒适性,开启公交空调成了必选项.
期刊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抽水蓄能作为水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确保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更好服务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 世纪 90年代初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常规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现如今,水电与抽水蓄能技术已经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网系统的负荷发展平衡和清洁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对中国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起着重
期刊
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计划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网中风光等间歇性能源比重不断上升,对电网多能互补下的负荷快速调节提出了更高要求,电网对水电站的调度需求逐渐由供能需求向调能方式转变,在此背景下一些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对间歇性能源供给进行补偿,促进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在调能方式中要求水电机组充分发挥启动迅速、调节灵活的特点,研究水电机组的宽负荷范围稳定运行成为当下电网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机组宽负荷稳定运行范围的确定、水轮机的厚重设计、机组的快速响应、机组补气设计等角度,初步剖析影响机
本文旨在对3种水光互补中长期随机优化调度方法(隐随机优化、显随机优化、参数—模拟—优化)进行评估,从而为中长期水光互补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首先,基于历史水文气象资料以及3种随机优化调度方法,制订出10种不同的互补调度规则;其次,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长系列径流和光伏出力过程;最后,对不同调度规则的模拟调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龙羊峡水光互补工程为例,结果表明:基于参数—模拟—优化方法制订的水光互补调度图表现最佳,相比于常规调度,发电量和发电保证率分别提高4.1%、4.2%,缺水指数下降11.4%,能更好地
随着我国西部多项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深部地下工程面临的工程技术问题越来越突出.锦屏二级水电站拥有7条横穿锦屏山的水工隧洞群,隧洞群总长达120km,最大埋深2525m,最大实测地应力超过100MPa,围岩地下水压10MPa以上,属极端复杂环境下的地下工程建设.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除了面临高地应力及岩爆、超高压大流量岩溶地下水等地质问题,还面临由此带来的引水隧洞快速、安全施工技术难题;需做好长隧洞的安全监控,确保复杂环境下隧洞群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雅砻江公司组织参建单位开展了产学研联合
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水轮机将由主要担任发电任务的常规水轮机逐渐转变为担任调节负荷任务的调能水轮机,其运行在部分负荷工况诱发的叶道涡严重制约着水轮机的运行稳定性.本文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与Zwart空化模型耦合的方法开展了混流式水轮机部分负荷工况下叶道涡不稳定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转轮上冠处的流动分离对叶道涡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叶道涡在转轮内为一个强度周期性改变的动态过程,其脉动主频为转频的1.1倍.叶道涡强度的变化可分为涡结构由展向中间位置向出水边迅速发展形成完整叶道涡和完整叶道涡强度缓慢增加
风电设备由于常年工作于强风、地震等随机性极强的载荷下,且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其材料性能逐渐退化,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风电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可靠度评估.本文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法,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输入载荷随机性、材料变化时变性的动态可靠度评价方法.通过算例验证表明与Monte Carlo法模拟数据对比,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得计算出风电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概率密度演化信息及动态可靠度的时变规律,且计算效率较传统方法具备一定优势.
在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大规模的风电及光伏电站即将并网运行.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大规模直接并网运行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电作为良好的调节电源,与风电及光伏电站联合运行能够有效地消除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新能源电站和基于水电调节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包括优化模型,调度策略,容量配置及对水电机组的影响等问题,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