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盛,出版有责”

来源 :出版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990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研讨会概况:三个含量
  刘杲编辑思想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召开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之际,以这次全会召开为起点,我国文化建设发展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领域。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18岁把这句话抄下来自励。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在研讨会上说,今天出版人应该说“文化兴盛,出版有责”。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出版物质量,要为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提供自觉主动的出版服务,都需要从编辑工作和编辑队伍建设抓起。刘杲对编辑工作情有独钟,担任新闻出版署领导和退休后从事编辑学会领导及编辑研究工作时,在编辑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内容涉及编辑活动的根本目的,编辑活动的内容、性质、基本规律,编辑学科建设和编辑队伍建设等,受到出版业界广泛认同,是宝贵的思想财富。系统研究这些论述,将为当前和今后的编辑工作和编辑学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这便是刘杲同志编辑思想研讨会的由来。
  出席研讨会的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郭义强,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人事司副司长李宏葵、离退休干部工作办公室处长仇英益,新闻出版署原署长宋木文、于友先,还有中国编辑协会部分在京顾问、副会长和本次研讨会论文作者,以及新闻报刊记者,将近60人。
  研讨会开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八点半,近30人踊跃发言。与会人员始终满座,没有一位离开会场。桂晓风会长在研讨会结束时总结发言道:“我本人深受教育,也深感欣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会议有三个含量,有感情含量、文化含量、思想含量,而且三个含量都很高”。
  2 研讨会讲话与发言概述:把出版界的良好风气一代一代传下去
  与会领导对研讨会的举办给予大力肯定,并发表了饱含感情、高屋建瓴的讲话。来自各地的资深编辑家、出版人和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代表,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刘杲编辑思想的研究、见解和对刘杲治学、为人的敬佩之情。
  2.1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等讲话
  “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出版业能迅速恢复、快速发展、取得那么多成就?”“中国出版业这样的发展依托的是什么?”这是邬书林副署长近两年在美国考察,大出版公司老板反复询问的问题。邬书林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作出诸多回答,比如党的方针政策好,经济社会发展快,科教兴国,一系列基本国策的实施为出版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等等。除了这些之外,他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出版界拥有一批像刘杲同志这样优秀的编辑出版工作者。他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品质,继承古代先贤风范,对出版业投入了巨大热情;他们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受到党的多年教育,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指导工作,把出版工作提高到一个较高层次;他们倍加珍惜出版业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把国家利益、行业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推动行业发展;他们与时俱进,按照出版规律办事,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作出了特殊贡献。刘杲就是这批同志当中的杰出代表。
  邬书林指出,新的环境下,出版业也需要这样一批有水平的同志加倍努力工作,进一步发扬刘杲同志等老一代出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他衷心祝愿刘杲继续贡献智慧,关注出版业,也希望年轻同志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把出版界的良好风气一代一代传下去。
  郭义强副局长就工作中的情况,谈了对刘杲出版思想和编辑思想的几个印象。第一,讲政治、讲方向,始终强调出版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讲文化,始终强调出版的本质是文化,特别是转企之后,刘杲反复强调,无论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公司,都是文化企业。第三,讲质量,始终强调质量是出版的生命。第四,讲责任,要精益求精,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第五,讲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郭义强还指出,随着出版规模扩大,领域拓宽,很多不熟悉的东西出现在面前,要更好地提高编辑水准,各出版单位都应该把提高编辑素质、加强编辑培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来抓,并学习刘杲同志难能可贵的编辑思想。
  宋木文与刘杲共事30多年,他用“同事加朋友,原则加友情”来形容与刘杲的关系。讲刘杲的贡献,他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出版管理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突出贯穿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文化担当和政治责任,任何时候都不放松、不妥协、不模糊,《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这篇文章就是这方面言论的集中体现。第二,在版权立法与版权管理的实践当中,把国际版权公约一般原则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为探索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版权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对编辑出版学的建设有突出贡献。《我们是中国编辑》这本书是一本凝聚刘杲编辑思想的学术著作。
  于友先概括刘杲编辑思想时讲到三点:第一,举办这样的研讨会很好;第二,刘杲文如其人,勇于承担;第三,能够创新,刘杲同志人老思想不老,总是能够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
  2.2 参会代表发言
  刘杲的编辑思想包括他对编辑学理论的见解,以及对编辑职业、编辑使命、编辑功能、编辑地位、编辑责任和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多方面的见解和观点,既全面又系统。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
  2.2.1 刘杲对编辑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编辑学会顾问邵益文在《刘杲同志对编辑学研究的重大贡献》一文中,概括刘杲对编辑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有八个方面。一是为编辑学研究确立了正确的方针;二是正确地解决了编辑学学科的定位问题;三是明确解决了编辑学的学科定性问题;四是对编辑学研究对象的揭示;五是积极建立编辑学的理论体系,倡导制订编辑学的理论框架;六是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不断探索;七是不遗余力地完善编辑学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系统;八是与时俱进,着眼未来,抓住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预测新发展,推动编辑学不断前进。
  2.2.2 刘杲的编辑观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中国编辑学会顾问蔡学俭在《刘杲编辑观之我见》一文中,从“编辑——崇高的职业”“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是出版传世之作”等七个方面论述了刘杲关于编辑职业、使命、地位、责任、作用、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见解、观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于刘杲编辑思想的形成过程,蔡学俭认为,刘杲编辑思想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依托自身和同行的实践经验;二是依托自身的理论自觉和对出版新形势下、新情况、新变化的宏观洞察及微观分析;三是依托编辑理论和实务研究客观环境;四是依托自身长期锻炼形成的职业修养和政治思想素质。这四方面对刘杲编辑思想的形成很重要。
  2.2.3 刘杲编辑思想的“老三篇”
  中国纺织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卞葆概括刘杲编辑著作,提到其中有一个“老三篇”:《我们是中国编辑》;《牢记出版工作的神圣使命》;《浅议社会主义编辑职业道德建设》。他认为这三篇应是高校编辑出版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应读之作。
  机械工业出版社原总编辑陈瑞藻对“老三篇”中的《我们是中国编辑》情有独钟。她说,“我包括我所认识的编辑都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在总署培训新编辑的培训班上我总要选择这篇文章若干段落作为结束语,与听课者共勉。”对这篇文章还深有感触的是三联书店原总经理、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董秀玉。她认为其中有一段话非常精彩,讲到编辑代表人类的良知、社会的追求,编辑代表着对历史的梳理、对未来的期盼,编辑是对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对精神矿藏的挖掘和冶炼,这是编辑的基本职责、基本价值。金盾出版社原总编辑、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郭德征和河北大学杜恩龙教授着重对“传世之作”进行了分析。
  2.2.4 刘杲编辑思想的基本逻辑架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国清教授概括刘杲编辑思想的基本逻辑架构是:一条主线,六个基本点,两个发展动力,一种研究方法。即以夯实基础理论密切关注现实变化为主线,六个基本点是出版物的双重属性、编辑工作的基本属性、编辑规律、编辑学科发展、编辑人才、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关系,两个发展动力分别是经济和艺术,一种研究方法则是从具体到一般。
  2.2.5 刘杲编辑思想研究方法
  中国三峡出版社总编辑冯志杰谈了对刘杲编辑思想研究方法的一些认识:第一,把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编辑学科建设与编辑理论创新统筹发展;第二,强调理论创新与编辑实践紧密结合,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学风;第三,把研究编辑文化属性与探索编辑经济属性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冯志杰认为,刘杲关于编辑学研究的思想高屋建瓴,站得高、视野广,具有战略思维,开辟了编辑学研究的新境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编辑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典范。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李频教授针对刘杲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方法问题,谈了五点看法:第一,逻辑起点;第二,刘杲编辑出版思想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三,研究对象;第四,刘杲研究的纬度;第五,刘杲研究的层面。
  2.2.6 刘杲对高校编辑专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于翠玲教授回顾该校编辑学专业的产生与发展,受益于中国编辑学会,受益于刘杲、邵益文等很多老先生作为拓荒者为这个专业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南开大学文学院赵航教授对此也深有同感。赵航教授认为,在促进出版出版高等教育方面,刘杲是领跑者、旗手,对编辑学专业关照扶持,为出版教育立下了大功。
  由河南大学研究出版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发起,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王振铎教授为代表,送给刘杲开封历史上早期出版的朱仙镇年画,作为刘杲80华诞的心意,以表达他们对刘杲为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给予帮助的感谢之情。
  2.2.7 刘杲对年轻编辑的帮助
  虽然是两代人,地位、声望和才华的悬殊并没有影响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胡守文走进刘杲这位老人。胡守文感触最深的是刘杲关注青年编辑人才培养。1995年,胡守文应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益文之邀,在中国编辑学会旗下成立青年编辑专业委员会,出任主任一职,并由此开始了与刘杲的交往。委员会成立不多久,就连续召开多次出版前瞻理论研讨会,行业内媒体反映热烈,各地年轻编辑纷纷报名参加。刘杲每次欣然到会并和大家交流,并不吝赞许、鼓励和鞭策。青年编辑工作委员会正是在刘杲和邵益文的支持下做得风生水起,凝聚了出版业不少青年才俊。
  2.2.8 其 他
  中国编辑学会顾问吴道弘谈到,刘杲的出版观同样需要重视。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贺圣遂,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党委书记汪家明,江苏科技出版社编审蔡克难,都对《出版: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做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编辑》的创办使张辉有了近距离接触刘杲的机会,张辉因此而觉得自己比较幸运。时至今日,他仍然记得刘杲指导他们的办刊理念:要抓住重点文章,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刊物要与时俱进,要处在时代前沿;作者就是编辑的衣食父母;办刊物要多一点人文气息,多一点文化气息,少一点官场气息,少一点世俗气息。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年轻教师蔡姗结合学习刘杲编辑工作规范化的观点,谈了自己的想法与认识:编辑工作规范不会限制编辑工作,规范是一种制度,出版产业发展离不开规范;编辑不仅要遵守编辑工作规范,而且要遵守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对刘杲的科技出版观深有感触的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年轻编辑李明。李明谈到他重读2002年刘杲给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委员会的一封信后,深感刘杲观点的前瞻性及远见卓识。刘杲信中强调科技出版要高度重视市场和社会需求,要牢固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要领先加快信息化步伐,要谨慎对待资本运营,科技出版职责就是推动出版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指导作用。刘杲还提到信息传播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它的巨大优势对传统出版特别对科技出版形成了严峻挑战。
  ﹡ ﹡ ﹡ ﹡
  研讨会发言结束后,刘杲对会议的安排及大家的发言表示感谢和感动。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编辑学研究的发展,是许多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一些老同志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已经不在世了,比如边春光、宋原放、戴文葆、林穗芳、阙道隆、陈仲雍、任定华等同志,包括出版界和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结果,编辑学研究才有今天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局面。他谦虚地把自己比作一块石头,石头需要灯光照,在大家光辉照耀之下也许闪闪发光,如果没有光的照耀,“我还是一块石头”。
  在致谢后,他关切地提出了数字出版的一些问题,指出数字出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也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在谈数字出版讲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包括设备、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等较多,讲内容质量、内容文化含量、文化品位的文章少了。他说,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还得继续讲,要讲清楚,解决好;同时,要讲内容,要讲文化,因为这是编辑的职责所在。
  (收稿日期:2011-11-10)
  
其他文献
1.吴玲芳,钱万里著:《中国图书史话》,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  2.杨虎,肖阳著:《中国书业》,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1  3.彭卫国,胡建强著:《民国刻本经眼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1  4.李滨著:《中国近代报刊角色的发展和演变》,长沙:岳麓书社,2011.1  5.颜湘茹著:《层叠的现代:〈现代〉杂志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  6
期刊
[摘 要] 以高职文秘专业教材为例,通过调查,分析高职教材的编写现状、存在问题和出版趋势,指出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应该走中高职统筹兼顾、校企合作、数字化立体出版的道路。  [关键词] 高职教材 编写现状 出版趋势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2) 06-0038-0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h
期刊
在搜集整理《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之后,1985年,汪家熔写出了《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来丛书》之一,以下简称《建设者》一书)。2012年,年过八旬的汪家熔将其大幅修订更名为《张元济》,被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家列传”之一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从当初的20章15万字,到今天增至29章36万字
期刊
更正与致歉  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本刊2011年第5期理事单位名单中,误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田高”错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刘永坚”。就此严重失误,我们谨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田高社长及刘永坚同志表示歉意,并从2011年第6期起予以更正。特此声明。   《出版科学》编辑部   2011年11月16日
期刊
2011年12月16日,湖北人民出版社庆祝建社60周年大会在湖北出版文化城礼堂隆重召开,省委宣传部、省政府、省新闻出版局、人民出版社有关领导,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以及文化教育界、新闻界、出版界代表、来宾,湖北人民出版社全体在职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共四百余人出席大会。  集团公司总裁刘志田宣读了中宣部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为大会
期刊
[摘 要] 从新闻出版总署的标准化协同工作平台及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网站中搜集有关标准和法规涉及的相同概念,将法规与法规、标准与标准、标准与法规中相同概念的解释进行比较,找出解释不一致的概念。存在这种不一致,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定目的不同、适用范围(针对性)不同、制定程序不同和制定主体不同。新闻出版法规和新闻出版标准要协调发展,首先新闻出版法规和新闻出版标准的概念要相互借鉴,达成统一;其次新闻出版标
期刊
[摘 要] 稿约是作者与期刊之间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因而研究稿约内容对于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调查了100份CSSCI来源期刊稿约,结果显示:便捷型是目前期刊主流的投稿方式,期刊录用答复期限比法律规定的30天要长得多,47%期刊未反对一稿多投,53%期刊未规定是否支付稿酬,89%期刊未明确是否收取版面费,42%期刊未规范作品修改权,41%期刊未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
期刊
[编者按] 2011年10月24日,正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之际,中国编辑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刘杲同志编辑思想研讨会。刘杲同志的编辑理论研究在出版界受到广泛认同,是宝贵的思想财富。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编辑家、出版人以及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生代表参会,热情洋溢地表达了自己对刘杲编辑思想研究的见解和崇敬之情。本刊特刊发王振铎、蔡鸿程、胡守文等先生的文章,以飨读者。    [摘 要] 刘杲的《刘杲出版文集
期刊
[摘 要] 我国书号规制体系由书号规制的标准体系和法规体系构成。书号规制的标准体系包括《中国标准书号》(GB/T5795-2006)和《中国标准书号条码》(GBT 12906-2008);法规体系包括《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图书出版管理规定》《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等。总体上看,书号规制的标准体系和法规体系之间还是保持了一致性。但书号规制的标准体系存在书号的书写格式不规范、书号的滥用
期刊
[摘 要] 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是国内较早重视标准与法规体系协调发展的两个行业,并且已经在行业内形成较为完备的标准与法规体系协调配套机制。目前,环境保护标准与法规之间保持着良好互动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法规在制定中会在有关条文中体现相关环境保护标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会以现行的各种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而工程建设标准与法规也具有积极的互动关系,工程建设标准的发展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编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