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伴随著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民间游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幼儿园大有用武之地。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如晨间活动、课间准备、离园活动等,都可以玩民间游戏,它流传着许多生活气息,也给许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的重要性
  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所需材料简单、内容易学,种类丰富,趣味性强,玩法多样,不受时空限制,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以及形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从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包括体育锻炼、学习、游戏、进餐、午睡、离园等各项活动。这些活动对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求知欲、萌发幼儿情趣、促进其社会化等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与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相一致的,因为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来言有着相似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把这两者巧妙结合,以更好地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
  1.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有的游戏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如“打鼓”、“捉猴”、“配手心手背”等只需幼儿的一双手就可以游戏,“背人”、“划船”、“炒黄豆”、“斗鸡”、“编花篮”等也不需玩具,两名或多名幼儿互相配合就可以游戏。
  民间游戏即使需用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多是以废旧物品替代即可。如玩抓籽游戏可以用桃核、杏核、石子、猪羊嘎啦哈或旧麻将牌;用沙包可以踢、扔、跳格子等;用鸡毛、猪鬃可做毽子;用一粒扣子和线做陀螺等。
  2.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例如:流传已久的“打卡片”,男孩子特别喜欢。用一张或两张废纸折叠而成,在折叠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然后幼儿三五成群地打或者扇,开动脑筋想取胜的方法,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女孩喜欢跳皮筋,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从跳一根到两根、三根,边说边跳,可以增加兴趣,锻炼跳的动作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更是儿童喜欢的。
  3.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随时开展。
  许多游戏不用专门的组织者,无需专门的游戏时间,更不用专门的游戏场地。例如游戏“翻花绳”、“炒黄豆”、“背人”、“打拍叽”,这些游戏都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也可以延伸到下一个自由活动时间接着进行。
  三、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运用
  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际,我们每天会安排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并利用这些时间积极引导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如晨间活动、课间休息、餐后、离园前等自由活动时间,选择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整理的游戏。
  1.晨间活动中的民间游戏。
  户外晨间活动是幼儿来园后的第一个活动,活动组织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一天的情绪起伏。组织得好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主动、自信地走入同伴与同伴交流、沟通,也使一日生活的以下各个环节顺利开展。另外幼儿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迅速发展期,必须保证幼儿每天都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运动量。
  2.课间休息时的民间游戏。
  可以让幼儿利用这段时间开展小组或个别的民间游戏,如“脚尖脚跟脚尖跳”、“挤挤暖”、“跷跷板”、“翻花绳”等。这些游戏有动有静,适合在室内开展,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3.集体活动中的民间游戏。
  集体活动时场地较大,时间较长,民间游戏可以用来丰富教师组织的集体游戏。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游戏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适合集体活动时开展。
  4.餐后活动中的民间游戏。
  在这段时间比较适合开展一些较安静的小组游戏,如几位幼儿自由组合玩“打四角包”、“跌壳”、“抓棋子”、“翻花绳”,或找一个好朋友一起玩“蚂蚁叮叮痛”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民间游戏资源也非常丰富。民间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创设了愉悦的心理氛围, 民间游戏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民间游戏的开展充分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和不足。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伙伴、自由地选择游戏主题、自由地寻找游戏场地,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关注生活,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民间游戏的材料主要取之于本地的自然资源,民间游戏的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延伸出什么样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要学习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否则就会得到别人不跟你玩的惩罚。民间游戏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在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挖掘民间游戏所特有的教育价值,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使它也真正成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为幼儿教育服务的工具及过程。
其他文献
朱才龙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三星小学 311200;朱华贤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311200  在文本解读的深浅问题上,常常会引发争议:有的说,如此解读,讲得太深,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懂;有的说,这样讲解太浅,在皮毛上捋了捋,让人没感觉,学生什么收获也没有。深浅的把握,确实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是恰如其分把捏深浅呢?其标准又是什么呢?老子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案设计为例,阐述了“学案”教学法的使用,并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系统的指导。  关键词:课程指导 学案教学 改革教法 拓展延伸  “学案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它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学案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
期刊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本文重点论述了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有效性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信息技术教学 有效课堂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课堂有效性的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个年轻学科,在起步阶段课堂教学无“纲”可
期刊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善于启发,是一种艺术,其基本特征是:在讲读前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接受知识,得到能力、智力的培养训练。掌握这种艺术,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而有得”的被动局面转移到“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中。  一、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
期刊
物理教学中针对性、实用性、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积极的进取心。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实验法解析物理教学的重难点。  一、用实验法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的手段再现某种物理现象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得出概念,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
期刊
纵观近5年的英语高考书面表达考点主要有4种形式,即提纲式、图画或漫画式、图表式和开放式。文体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体裁以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为主,而且多数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即在一定的格式中叙中有议、议中有叙,并且题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提纲类作文是高考常考题型,也是最为基础的考察学生写作能力的题型,学生写好这类作文是写好其他类型作文的基础。这类题型通常考察的是根据提示语写短文、
期刊
科学有效的课堂引入对于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像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当然,这“第一锤”就是课堂的引入,这个引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定弦、定调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此浅议一些,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接引入新知识是课堂引入常用的一种方法,就像:“同学们,这节课
期刊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
期刊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的功力,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数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语言。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精确性、逻辑性,更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一、数学语言的特性  1.数学语言的科学性。  数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定理、推理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准确、严密、严谨的突出特点。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着教师表情达意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教学文言文是当前语文教师面对的难题。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教学关系进行了探索,旨在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一、教学过程“出新招”——古文乐教,兴趣至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首要条件就是要激发其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