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西州的人口迁移

来源 :中华文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贞观十四年,唐減高昌并於其地置西州後,为了加强对西州的控制,一方面把高昌王室及大族、百姓等不少人迁移至长安、洛阳,另一方面则从内地发遣罪犯充实西州,并於贞观末有计画地把雍州无地或少地的民户迁来西州。高宗即位後,由於西域政局不稳,唐又把高昌王室及大族等一干人马放还西州,从而使西州人口有了不少增加。但西州土地毕竟有限,不能容纳过多的人口。於是,大致在龙朔、总章年间,唐王朝又有计画地把西州拥有土地的民户迁出盆地,而重点是昭武九姓粟特人,一定程度体现了唐的民族政策。唐初西州人口迁移的这一变化历程,充分反映了唐王朝
其他文献
《才子牡丹亭》是清康熙、雍正间,吴震生、程琼夫妇为汤显祖的戏剧名作《牡丹亭还魂记》所作的一部笺释、诠讲和评点的专着。全文三十余万言,按全剧五十五出的顺序,逐出逐句地就
<正>~~
期刊
笔者比对传世文献,缀合银雀山汉简《迎四时》残篇,发现其与《皇览》所引礼书,是相同内容文献在不同时代的传本。然而,两者在目录学分类上却分别被归入阴阳书和儒书。这不仅是文献
在“新红学”体系里,畸笏叟无论如何都要算是重要的角色,冯其庸、李希凡先生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就为之设置了“畸笏”、“畸笏老人”、“畸笏叟”、“老朽”、“朽物”五个
明清時期,韓愈被尊爲翰林院土地神。韓愈雖未曾任翰林官,但其文在明初受帝王和翰林院推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地位在此時奠定,且韓文有當時詞垣所重視的"清廟明堂氣",故而於明代
《老子》为道家之至要经典,其影响纵贯古今,遍及中外,二干多年来研究者不可胜数,然其玄义妙理,至今尚有不解误解处,甚而至於有以老注我者,窃为老聃抱恨焉。故不揣愚陋,将其文往复观照
刘长卿进士及第之年,最早见于姚合《極玄集》卷下,谓“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虽未说“及第”,但以同书其他进士及第者例之,此处“进士”即指进干之第。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卷
丧服制度在五礼中属凶礼,是古代礼仪制度中的一顼重要内容。由於丧服制度既古老且复杂,需依照国家礼制规定并据宗族内外亲疏严格分别轻重等级,不易为一般人民所掌握,所以用来直观
1防暑降温(1)对圈舍屋面进行遮阳,可采取遮阳网,避免太阳直射猪体,并防止太阳暴晒屋顶而造成的局部高热。(2)开启门窗,加强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应启动湿帘,开启风机通风,带走发酵舍
<正>冬季气候寒冷,光照时间短,给怀孕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了不利影响,妊娠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提高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