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nhr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她承载着我国主要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生态环境,而且对中东部这些大江大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又是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峻的地区。历史上几千年屯田戍边、战乱灾害以及垦荒殖边,建国初期欠科学的西部建设,历史上粗放低效的开发方式等因素共同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极端低下的现实。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能源富集地。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促使西部干部群众决心要赶超东部。为了实现经济赶超,西部一些地区不惜采取杀鸡取卵的开发方式,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式地开发当地资源能源。这些地区的经济虽然因此取得了一时的增长,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同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最后,这些地区不但没有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反而出现差距不断扩大的结果,陷入更深的贫困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确立之后,不少西部地区把全面小康社会片面化地理解为“GDP总量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纷纷把打造“高载能产业园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确立为发展目标,片面强调资源优势、发展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重工业,特别是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这种发展方式虽然为西部带来GDP、财政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等统计指标的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西部一些地区却因为生态破坏和工业污染出现了人民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吃不到放心的食物,健康和生命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这种竭泽而渔的、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此外,西部地区封闭的地理位置局限了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空间。西部大开发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多由东中部地区制造运输而来,对当地投资需求的带动作用不大;西部地区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消费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需求。这些因素决定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对需要长期妥善处理的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对关系,就会阻碍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
  针对西部地区严重的生态失衡及其对全国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影响,党和国家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切入点,先后在西部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三北、长江、珠江”防护林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大力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造林5516.9万公顷,其中西部地区造林占同期全国造林总面积的57%;西部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安排草原围栏建设任务6.76亿亩,其中禁牧3.32亿亩,休牧3.30亿亩,轮牧0.13亿亩、熔岩地区草地治理120万亩,安排重度退化草原补播改良任务1.46亿亩。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同时应当看到,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风沙危害、干旱灾害、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仍然严重;保护水土资源,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仍然任重道远;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特征,以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发展道路仍有很大的距离。
  一、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西部各级政府应当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绩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在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污染环境、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西部各级政府一定要扭转“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重建”,经济增长第一的落后思想,树立绿色GDP的政绩观,绝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接受污染产业的转移,绝不能采用牺牲环境的手段盲目招商引资。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把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在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安排,西部地区要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把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对生态环境建设做长期的、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当地政府应当抓好荒山、荒坡、沙地的治理和绿化,植树种草,继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
  西部地区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力度。2004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抓紧起草西部开发促进法和《西部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西部开发法律法规体系。西部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公务人员要提高法制意识,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树立诚信政府形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打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西部地区应该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要在治理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整治农田、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森林和矿产资源等生态建设方面明确制定有关的政策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违背生态保护法律规定的一切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和严厉惩罚,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要依法治理整顿。
  西部地区应当加强科技创新,建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和能源开发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应用现代生态技术,针对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等主要生态问题进行科技攻关。要以“节能减排”、“关停并转”为契机,按照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要求,在自身资源能源优势的基础上,培育煤制油、煤制甲醇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能源化工产业。
  西部地区应当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优势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要提高新能源商业化水平,在发展水电、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引进光伏发电、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和地热发电等技术,合理布局风力发电。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重建”的老路,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机制,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西部地区应当加大生态环保知识的教育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消费观念。可以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广泛宣传生态文明观以及党和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引导群众和企业形成“环保光荣,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把注重生态环保、绿色消费作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植于西部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体现在西部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上。
  西部地区应当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多方努力取得实效。各级政府要落实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知情权、传播权和对生态环境政策的参与权、监督权。能源型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自觉履行生态环境防护义务。民间环保组织,在水土保持、天然林防护等生态工程中要发挥自身作用,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循环经济”这一词语,但他在《资本论》中事实上已经提出了生产资料的节约利用和生产废料再利用的思想。在文中,他用“生产排泄物”来指称仍然具有价值的生产废料,并认为应该把废料利用和废料减少区别开来。“应该把这种通过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而造成的节约和由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区别开来,后一种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废料减少和废料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符合“两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西部地区公用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地区并没有资源优势,而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巨大。因此,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不可能在大量消耗矿产、能源等资源的背景下实现。如果继续走传统发展道路,沿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生产废物转移的“末端治理”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必将阻碍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它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对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用政府行为整合经济社会资源,是对市场行为的补充,地方政府一定要在其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应当遵循以下四点要求:
  首先,高标准运作。不论是单个企业生产还是工业园区建设,都要始终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转变数字经济和政绩工程驱使下的线性经济观念,认识到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数量与质量的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部地区要在引进设备、技术、人才方面舍得投入,坚持高标准原则。
  其次,从本地资源型产业入手,重点突破,循序渐进。西部地区要制定关于循环经济的地区性规章或政策性文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参加循环经济生产。
  各生产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高载能企业和高污染企业要完善除尘设施、净化设施,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对未达标企业加大惩处力度,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要坚决取缔,对积极响应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再次,培植生态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西部地区应当形成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多次循环利用、转化增值的产业体系,实现由单一的资源开发向深加工转化,使产品附加值大幅度增长。
  最后,构建形成共生网络的工业园区。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直接转化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西部地区要形成各种物质流动的闭路系统,园区内企业相互链接、资源和废弃物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杨再梅
其他文献
【正】 龙的传说由来久远。龙渗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先民认为自己确是见到过龙。龙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与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从
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今年是改革年,全面深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试点试验的关系,处理好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改革。要坚持稳中求进。“稳”,就是稳定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稳定土地草牧场承包关系,坚持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进”,就是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
【正】 《高山下的花环》成功地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雷军长、梁大娘等英雄形象,为当代军事文学增添了色彩。其中,靳开来的形象,使人敬仰,也发人深思。作品中一方
陶瓷自动拣选包装技术设计公司和制造企业,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一~佛山市鼎吉包装技术有限公司今年将第三次参加广州陶瓷工业展,并以442平方米的超大面积向陶瓷行业展示其最新
分析了传统内燃机冷却系统存在因冷却不良而引起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耐久性等方面恶化的问题,总结了内燃机对工作温度的要求,阐述了内燃机冷却系统节能环保设计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超细煤粉气态燃烧装置技术的原理与性能,并论述了其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
本文以作者在中央党校第59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专题研讨班的学习课程为指导,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经济建设必须注重针对性,体现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突出差异性,培育经济增长的差异性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地区既是一个层次又是一个系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研
城镇化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具有重要意义。在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服务这三个主要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本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导热系数的五种测试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及其计算方法。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各有其特点,在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测试材料的性质、导热系数范围、测试温度等。  关键词:导热系数;热流计法;防护热板法;圆管法;热线法;闪光法    1 前 言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K,在1s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W/
使用Pro/Engineer构建了吊管机配重装置的三维模型,结合使用Pro/Engineer的接口模块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中建立了吊管机配重装置虚拟样机模型,对吊管机配重装置进行了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