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研究

来源 :广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学价值。方法在对正常人体周围神经进行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对36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常规高频超声检查,以探明神经形态结构的改变,并与手术神经探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体周围神经高频超声图像为边界清楚的管状结构,内部可见神经束高回声平行束状结构,呈有序排列走向,具有连续性。发生病损时有序排列及回声发生改变。神经吻合术后发生断端神经瘤时,可见实质性椭圆形膨大的瘤体,神经束回声中断。神经断裂时可见神经连续性及神经束状回声中断,粘连时可见神经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走向改变;卡压性损伤可见神经缩窄变细外膜回声增强改变。32例有手术指征,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一致。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神经的形态结构,用于检查周围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学价值,能够直观的及早发现神经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正> 皮肤血管瘤常见有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混合血管瘤等4种。血管瘤常发生头面部和四肢,其次为躯干。多于初生时就存在或生后不久出现,女性多于男性。血管瘤
探讨了单半环,获得关于单半环的若干等价性质,同时刻画了单半环及加法幂等半环的几个子半环.
<正>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占全部纵隔肿瘤的10~25%,占前纵膈肿瘤的35%,术前难以确诊。我院1976~1989年手术治疗胸腺瘤8例。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5例,女3例、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预后估计方面的重要性。方法59例脑梗死(CI)患者,17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和35例正常人,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含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治疗中的重点及难点之一。据统计其死亡率达17.6%.41.1%,如合并有呼吸障碍其死亡率高达50%~85%。保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防止昏迷病人肺
针对目前可穿戴设备存在的硬件模块少、存储容量小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以可穿戴设备为中心的可穿戴设备扩展架构WDEA,使得可穿戴设备在保持便携性的基础上,使用无线物联网技
<正> 关于三硝基甲苯(TNT)的致突变作用至今研究不多,所用材料也主要限于动物和微生物。为全面评价TNT的细胞遗传学效应,模索一种监测环境TNT污染的新途径,我组进行了本实验
通过对无网格伽辽金法中基函数的研究,推导出了使用正交基函数后得到的形函数与形函数导数和使用多项式基函数所得到的形函数与形函数导数,得到了两者等价的结论。使用正交基
<正> 本文对我院1970年初至1989年12月36,728例分娩后子宫切除28例进行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材料1.1 发生率我院自1970年初至1989年末总分娩数36728例,行子宫切除28例,占分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6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2例,60岁以上正常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间的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TC、TG、LDL-C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