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小学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mi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育部门不断地改革,在小学数学方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是当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们进行认真的思考,不断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案,促进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如何让学生们拥有更开阔的思维,更大胆地想象,更创造性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联想力等等,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前应该积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入手,主要描述了在数学阅读中提升他们发散思维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得到更快速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阅读;培养提升;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61
   就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来说,应试教育是主要的教学考察突进,也导致了教师们过分的重视学生们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的死板,不注重培养学生们更全面的发展,这其实是我们当下教育的一个弊端所在,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案,要知道不仅仅是成绩最重要,在小学数学中培养他们更发散活跃的思维同等重要。所以,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用多维度的培训模式来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发散
   所谓思维发散,首先应该让学生们打破以往的观点,将固有的特定思维方式摒弃掉,如果一直保持自己的定向思维,是无法进行开散的。这也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全面的思考,从多个角度入手,数学本就是一个非常活越开放的学科,以个体的解法往往也不是固定的。学生们通过主动的思考,不断地寻求各种突破点,这样的训练过程会非常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思维的开散和活跃性,而这也体现了思维中的求异性,教师应该意识到这种特制的重要性,不断的培养学生。
   以四则运算为例,学生们首先学习加法,进而才会学习减法,加减法和负值结合起来,减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它们之间有足够的逻辑关系和联系,同理,只有学会加减法之后,才会学习乘除,而乘法中的九九乘法表也是由加法推导而来的,所以也直接体现出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联系到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进而开发自己的思维扩散。例如15×(         )=225,首先可以用除法的思想,用225除以15可以得到答案,其次,可以用加法的思想,乘法本就是变相的加法,可以理解为多少个15相乘可以得到225的数值,再者也可以利用方程的思想,设未知数X,即15X=225,解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样的题目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法,学生们如果一眼能想到不同的解题方案,说明他们已经开散了自己的思维,不再是固定式的思维方式了。
   二、通过拓展和深入思考来提升学生们的开散思维
   思维开散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拥有更丰富的思维空间,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灵活,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更加开阔的想象力时,可以和生活相结合,通过拓展的形式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开散思维能力。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丰富的生活题材是一个非常好的利用条件,教师通过将生活现象应用到数学应用题中,积极的促进学生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
   例如,李华的奶奶比李华大55岁,5年前,李华奶奶的年龄是李华的12倍,请问李华13年后多少岁?首先,这道题可以用方程来解,也不是非常难的问题,但前提是对方程思想有明确的认识,如果有些学生不太会应用方程求解,还没有完全掌握方程的逻辑,这时學生们要开发自己的大脑,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即在五年前,李华奶奶的年龄是李华的12倍,而在任何时间,奶奶都比李华大55岁,所以55岁就是5年前李华年龄的(12-1)倍,即5岁前,李华五岁,13年后李华23岁,学生们认真的阅读数学题目,一遍没有解决方案就多读几遍,经过几次思考之后,不断地开散自己的思维,总会找到解决方案的。而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也能在逻辑思维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让他们更多的思考,更快速的找到解决方案。
   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由于时间的积累,在某些瞬间,确实会有灵感出现,有火花迸出,这是思维开散的体现,也是极为瞬间的想象力,像烟花一样,极其绚丽,却很容易消散,所以需要及时的保护,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们创造火花迸现的机会,营造开散思维的情景氛围,同时也要做保护工作,保护学生们迸发出的及时灵感。例如,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的灵感维持下去,变成一种思维能力。也可以积极的鼓励,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敢于创新,敢于大胆地想象。譬如,某服装生产部门,制定的计划中每天可以制造56件裙子,现在接收到一个10天量的订单,但客户更希望在8天内拿到这些裙子,所以生产部门需要每天至少制造出多少件裙子,才能完成这个订单?大部分的学生会思考:先计算订单的总量,然后再平均分配八次,就能求出答案,即56*10/8所得的数据就是答案,这样也不是一道难题,但这是经过学生们的固定思维解出来的,对于开散他们的思维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而如果学生们思考:订单要提前两天完成,而两天能做出112件裙子,从这个角度入手,就是一个新的思路,说明他的思维也得到了开散,即将最后两天的生产量分配到前八天完成即可,112/8+56=70.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描述,本文从三方面入手,讲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引导和积极鼓励的方式,不断地提升学生们多方面的思考,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孝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学周刊.2011年20期
   [2]张胜女.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新作文.2009年07期
其他文献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应力的大小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在高地应力条件下,脆、硬弹性岩体突发岩爆、矿井深部冲击地压等地运动研究与工程处理,包括监测、预警技术与防治技术这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有大量分布广泛的现场数据需要远程采集传输。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已经在实现自动化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还存在采集通道少、速率低、数据传输方式不灵活,操
高效切削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于提高加工水平,加快新产品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对零件使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
【摘 要】数学思维是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必要介质,对学生进行发散的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有效推动学生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长期追求,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最新要求。但是,由于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涉及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发散思维培养教学并不是一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