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品牌起中文名,请务必找一个诗人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看到“爱彼迎”这个名字,以为是场赚眼球的营销事件,后来事实证明,居然不是。还不如叫“爱拼”,“Airbnb,爱拼才会赢”,读起来工整对仗。然而,管它呢,快销快买的时代,谁还在乎什么格调。
  分外怀念那个有格调的时代。宝马、奔驰、家乐福这样顺口达意的外国品牌中文名,如今看来,简直就是文案界的良心。
  除了可口可乐,漂亮的外国品牌翻译还有很多。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组,无一例外从传统文化取材,有的直接节选自金句名篇,有的则让人轻易联想到一些古典诗文中的意象,雅致之极,让人不禁跪服作者的文采。
  Mercedes-Benz宾士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奔驰”。但我更喜欢这个文绉绉的台湾名字。《三字经》里教导,“自修齐,至宾士”。修身齐家,做一个尊贵不凡的名士,是古人对自我修养的至高要求。作为一个汽车品牌,“奔驰”扼要地传达出了速度感,但对于品牌力求建立的尊贵形象和地位象征,显然不如“宾士”来得有力、有世家风范。
  Hazeline夏士莲
  据说,“夏士莲”这个翻译来自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曾经的董事长张元济先生。
  1916年左右,张先生受当时一位在上海租界开药行的英国人所托,把“Hazeline”翻成了“夏士莲”,并将“Hazeline Snow”译为“夏士莲雪花膏”。
  张先生是浙江人,把“Hazeline”开头翻译成“夏”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夏士莲最初的英文名是Sunsilk,烈阳下的柔顺丝发,仿佛“夏”字的意境也很贴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和清洁用品的品牌气质倒是很搭,而“雪花膏”这个带着浓浓上海风情的称谓,至今仍旧是爷爷奶奶们的口边词。
  有意思的是,“夏士莲”品牌的母公司Unilever的中文名也很妙,叫“联合利华”,“利华”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之一,也是友好得没边了。


  Evian依云
  名字很美,“依偎着云彩”,但好像跟矿泉水没什么关系。
  “依云”这样一个意象,在古汉语里也有,依偎的不是“云”,是“云渚”。唐朝的李贺在《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七月》写道:“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云渚”指的是银河,好像有点关联。接下来的这句,意思就更明朗了,白居易在《题王处士郊居》说:“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这里的“云渚”指的是山间的河流,汩汩清水,对应了“依云”的内涵和调性。
  IKEA宜家
  没想到“宜家”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很有关联,同样出自春秋《诗经·国风·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说的是桃花开得鲜艳繁茂,有这样一个姑娘,若是娶进了门啊,定使婚姻美满、家庭和顺。
  善于布置房间的女人“宜家宜室”,一个不错的广告立意。
  Clear清扬
  “清扬”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清”和“扬”都是形容眼睛的美,无外乎也是“姑娘美丽,爱得不行”的套路。
  Revlon露华浓
  李白写的《清平调》,用来取悦杨贵妃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见到云就想到她的衣裳,看到花就想到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浓艳了。她若非群玉山头的神女,便是瑶池月光下的仙娥。
  Lancome兰蔻&EsteeLauder雅诗兰黛
  “蔻”和“黛”真是化妝品品牌文案的万能字眼,前者豆蔻其实是一种香料,黛是一种画眉的颜料,古人为女性创造了这么多美妙的字眼。关于二者的各种诗句也很多,不赘述了。
  下面就列一列各大品牌可能所映射的古诗词,不多做讲解了。
  Clinique倩碧
  清朝况周颐《沁园春·绿樱花第三咏》:东都妙姬,南都石黛,倾国倾城。恁宜笑宜颦,盈盈晚翠,如烟如梦,冉冉春青。妒煞鹦哥,误它凤子,照影前池澹不胜。芳菲节,倩碧云捧出,天外飞琼。
  Clarins娇韵诗
  宋朝辛弃疾《念奴娇·赋白牡丹》: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天香染露,晓来衣润谁整。
  Make Up For Ever浮生若梦
  唐朝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最后分享一个在知乎上看到的有意思的事,说是有家欧洲著名律师事务所,叫Bird & Bird,来到中国,脑洞大开才情横溢,中文名字叫做“鸿鹄”,鸿鹄之志,燕雀安知!
其他文献
他乡人的“北漂”生活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以现代女性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四位经历、性情各异的“北漂”女孩,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归属,在大都市中经历生活、事业、感情的种种考验的故事。  在26岁生日的这一天,名叫胡晶晶的女孩却离去了。这一天,胡晶晶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一大早,她赶着早高峰挤地铁,到达公司后被告知自己被辞退了,原因是她不加班,即便她总能及时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公司还威胁她主动辞
期刊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无论是烤全羊、羊肉串、羊肉汤,还是涮羊肉、羊腩煲、羊肉泡馍、羊蝎子……对于羊肉的热爱,美食爱好者基本达成了共识:它是不分季节的。  到底怎么吃羊肉才叫好吃?这算得上是一个百年难题。在我看来,无论是烤着吃,还是蒸着吃,都比不上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创造出的保留至今的舌尖上的美味——沙漠肚包肉。  我最早了解到肚包肉是在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中,讲的是在塔克拉玛干
期刊
生活在云南大理的姑娘周鱼将这样一件事坚持了600多天:她以天空为画布,云朵为素材,每天画一朵云,给每朵云取名字,讲述云朵的故事,治愈了无数人,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云彩翻译官”。  北方姑娘被大理  变幻万千的云朵迷住  周鱼是天津人。上世纪90年代,天津城里的旅游景点周围画像生意火爆,周鱼的父母觉得,学门手艺以后可以作为立身之本,就把周鱼送进了绘画培训班。从素描开始,她每天都在想怎么把线画直,怎么
期刊
2020年12月29日,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正式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志着甘肃省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炎炎夏日,碧波浩淼的炳灵湖掩映着刘家峡水电站,呼应着炳灵寺的古老石窟,兼具大西北的雄浑和江南的柔美,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前去探秘。  炳灵湖,高原上的马尔代夫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旅游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由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炳灵湖三大区域
期刊
爱无能:只有内心的爱走出去,别人的爱才能走进来  李红佳今年29岁,在浙江一家国企工作,工资待遇很不错。她在同事口中为人亲和,交际能力很强,可奇怪的是,这么好的女孩就是找不到男朋友。  “我的每段‘恋爱’都只能停留在暧昧阶段,一旦对方表现出积极主动,想更进一步,我就觉得不行了,平衡被打破,这段关系要不得。”回忆起过往恋爱经历,李红佳频频摇头。  “仔细想想,不止恋爱,好像所有亲密关系我都不太会处理
期刊
大多数时候,每个年龄段都有死亡的危险,与衰老根本没有必然的明显联系。谈到16世纪晚期的生活时,蒙田写道:“死于老年是少见、异常、奇异的死法,远不如其他死法来得自然。这是最不可能的、最极端的一种死法。”  现在,世界上多数地方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可以说,我们已经是怪物,我们的寿命远远超出了给定的时间。研究衰老时,我们试图理解的并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非自然的过程。  事实证明,遗传对于长
期刊
可爱、憨厚、慵懒、萌萌哒———说到大熊猫,想必这是绝大部分现代人的回答。然而,这就是真实的大熊猫吗?  人类自己创造了幻觉,又信以为真  全世界都在爱大熊猫,美国人还把它写进美剧《女国务卿》,借主角之口说出了美国人民的心声:外交可以断,但大熊猫是不会还回去的!  不过,总有些人对大熊猫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是:  明朝人曹学佺(“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作者),他写了一本书叫《蜀中广记》,
期刊
争论时间:1884年-1903年  争论双方: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发明家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1931)发明家,商人  美国式幽默  交流电技术背后的天才式人物是一名来自欧洲的古怪年轻人,叫尼古拉·特斯拉,他刚来美国时是为爱迪生工作的,当初他携带了一封前雇主查尔斯·巴奇勒的推荐函,信中说道:“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一个,另一个就是这个年轻人了。”特斯拉正
期刊
作为最具资历的女性战地记者,克莱尔·霍林沃斯无数次穿过枪林弹雨,将二战与冷战期间的历史瞬间呈现在读者面前。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里,她习惯了子弹在头顶飞过的声音,面对死亡的威胁毫不退却,将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忱带往人生的终点。  我们听过许多关于二战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最先报道这场战争的是英国女记者克莱尔·霍林沃斯。2017年1月10日,这位拥有传奇经历的新闻工作者在香港去世,终年105岁。  初出
期刊
“栖止木”是飞鸟暂时歇息的树枝,为心灵找到一根栖止木,让它累了、倦了时,有所停留,有所依靠。  自助:画出那个躲在心里的小人  “别害怕,话说错了,很快消散一空;别害怕,灯熄灭了,还有月色明朗。”  这是旅行绘本作家虫虫在她2021年5月出版的新作《我心里有个小小人》扉页上的话。  虫虫曾出版过《跟我去香港》《跟我去澳门》等畅销书,《我心里有个小小人》是一本风格独特的书,樊登在他的直播室里将此书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