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因素之一,随着糖尿病病人的增多,越来越多人的视力遭到其侵害.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视网膜病变,治疗起来相当棘手,而且.预后不佳.如果临床上能证实糖尿病病人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一些高危因素,并提早进行干预措施,那是非常经济和有效的.近年来,发现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此文将从研究较多的几个因素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眼睑裂伤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13年1~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247例(265只眼)眼睑裂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47例眼睑裂伤病例中,男女比例为3.05:1,平均年龄(39.10±15.82)岁.致伤原因多为殴斗、酒后摔伤、车祸所致.致伤力量直接作用于眼睑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眼睑组织裂伤,可合并眼球损伤、眼眶骨折及周围组织结构损伤.结论 眼睑
乳头状瘤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上皮组织所致一种增殖性赘生物.眼部HPV感染主要表现为眼睑及眼眶周围皮肤的寻常疣、扁平疣以及结膜鳞状细胞乳头状瘤(conjunctival squamous papilloma).本院曾收治一例睑结膜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通过分析眶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经过及预后总结分析该病常见病因及诊疗经验.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之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临床表现为眶尖综合征的患者21例(26只眼)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眶内占位性病变3例(14.3%),外伤性疾病11例(52.4%),感染性疾病3例(14.3%),非特异性炎症3例(14.3%),医源性疾病1例(4.8%).结论
患者女,64岁.因右眼痛、头痛、视力障碍,于2007年8月15日来院就诊.以"双眼闭角型青光眼、左眼急性发作"收入院.视力:右眼0.8,左眼0.1.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清,周边前房浅,房角窄。
期刊
目的 评估Lenstar LS900在可植入性眼内接触镜(ICL)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西安市眼科医院接受IC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及术后视力(logMAR)、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并于术后行UBM检查分析术后ICL拱高、距巩膜突500 μm房角开放距离(AOD 500),观察虹膜前表面形态.对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重
目的 利用眼模型研究人工晶状体(IOL)不同屈光度(D)对色差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对2012年4~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以Liou-Brennan眼模型为基础在ZEMAX光学设计软件中建立IOL眼模型,模拟植入传统球面IOL(AR40e,美国AMO公司)在离焦为零时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分析IOL的不同屈光度在不同空间频率下对色差的影响.结果 3 mm瞳孔下,在0~60 c/
角膜新生淋巴管多见于感染、炎症、外伤或角膜移植术后.临床上,如何有效的防治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近年来角膜新生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及重要淋巴管生长因子的相继发现,人们对角膜新生淋巴管的生成机制及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有了深入的研究,此文就新生淋巴管的生成及其在角膜移植排斥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目的 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后屈光度、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9~15岁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87例(174眼),平均等效球镜度为(-4.13±0.74)D;37例配戴角膜塑形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裸眼视力、角膜曲率;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角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50例配戴框架眼镜,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
患者男,36岁.因"右眼视力障碍2月"于2008年6月14日就诊.既往史:一年前因车祸右眼受伤,未诊治.入院检查:视力右眼:指数/30cm(+2.25DS/+1.25DC×46=0.02),左眼:1.0.
期刊
患者男性,31岁.主因眼红、眼痛视力下降一周于2009年6月29日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自述自幼(10岁左右)右眼即经常出现虹视,视物模糊,经常发作,但未曾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