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季度业绩报喜面仅为49.11%,而亏损面则扩大至14.30%,前者是近8年来的最低值,而后者则是最近3年间的新高。
9月已过,两市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今年三季度的业绩预告。据统计,在已经发布业绩公告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与同比减少的几乎各占半壁江山,其中预增、续盈和略增的共106只,预减、续亏、首亏和略减的共110只。
半个月前中报公布结束之时,市场曾一度乐观预期,上市企业盈利情况或已在二季度见底。然而,从近期陆续公布的三季报业绩预告初步观察,宏观经济面的窘迫恐怕仍将继续拖累上市企业盈利增长。报喜面仅为49.11%,而亏损面则扩大至14.30%,前者是近8年来的最低值,而后者则是最近3年间的新高。
三季报或为8年来最差
每到岁末年初都是上市公司总结业绩的时候,尤其是传统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在公布完三季度业绩后,全年的盈利水平也基本确定,年报是报喜还是报忧便可见一斑。在股市处于牛皮市或者牛市中那些业绩较好的公司往往很容易走出跨年度行情,进而推动第二年市场掀起一波“业绩浪”行情,因为绩优牛股在走出跨年度行情后,人们才意识到这类股票往往容易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进而形成一股价值投资热潮,届时ST股票就会被市场唾弃(除摘帽概念)。反观今年,我们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经济增速下滑”,“CPI,PMI持续回落”,“房地产调控坚定不移”,“稳增长”等等。这些字眼告诉我们,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恐难言乐观。
与一季度、二季度相比,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明显放缓。我们认为,由于内外需增速放缓、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因素持续施压,再加之去库存进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恐继续寻底。鉴于去库存进展、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变数仍存,上市公司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速是否会出现反弹尚不明朗。因此,在以房地产调控为主的大背景下,周期性行业净利润下降速度为近年之最,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因为那时我们还有4万亿投资和保障房大规模建设。如今,钢铁,水泥等行业亏损严重,煤炭行业利润增速下降,银行业贷款利息收入下滑预计全行业净利润增速将出现下降拐点。
據统计,截至9月17日95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仅492家“预喜”,占比约为51.57%,为近年来低点。具体来看,尽管Wind资讯统计的前三季度业绩略增或持续盈利上市公司分别有255家和109家,但预增上市公司仅有106家,远低于预减公司的156家;而相对于22家上市公司实现扭亏,首亏公司则达91家,另有49家续亏。另外,在954家公布2012年前三季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预增公司占比仅约为11.11%。而据中金公司统计,从2005年至今三季报业绩预警情况来看仍是8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前业绩最差的2009年三季报期间业绩预增的占比还在20%以上,其他年份均在30%附近,业绩最好的2007年三季报该数值甚至接近50%。
水泥业绩下滑惨重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调整周期中,对建材等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迅速萎缩。从年初至今,受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影响,水泥市场需求增速回落,水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多家水泥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是水泥行业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可能跌破20%,创下2003年1月份起9年半的新低。随着政策加码,但随着发改委累计批复近万亿元的轨道交通与基建项目,预计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有望好转,甚至反弹,但依然无法掩盖水泥行业上半年以及前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的事实。其中,从水泥企业已经公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来看,中期净利润亏损近亿元的福建水泥预计前三季度亏损不超过2亿元,冀东水泥、塔牌集团等最不乐观的预计,净利润同比降幅仍分别可达100%和90%。
钢铁业全面预减
曾几何时,钢铁股是大牛市里的五朵金花,更是机构投资者在弱势下资金避险的主要防御型品种。如今,经济前景的不明确令很多机构对市场预期仍比较悲观,导致了权重板块,尤其钢铁股的再度走低。
中报业绩整体暴降76.7%的钢铁类上市公司所发布的三季报预告继续散发着令人绝望的气息。在已发布三季报预告的17家钢铁类上市公司中,除表示“预增”的宝钢股份以及预告“扭亏”的广日股份外,其余15家钢铁类上市公司均预计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不如去年同期,88.23%的预忧率在两市各行业板块中高居榜首。
除了预忧率高高在上外,8家公司预亏、47.05%的亏损率也使得钢铁板块成为目前三季报预亏面积最大的行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韶钢股份属于续亏性质外,马钢股份、安阳钢铁等另外7家预亏钢铁类公司均是首次亏损,钢铁行业景气度的下滑趋势由此可见一般。
煤炭股业绩恶化
经济下行在煤炭领域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煤炭下游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主要表现为:煤炭需求量、产销量、铁路和港口转运量增速大幅下滑,净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全社会库存和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煤炭价格指数和市场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企业停产或限产。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煤炭产量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两个月下降;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主要港口发运煤炭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与此同时,煤炭价格同比出现大幅下降。8月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620-63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00元/吨。
煤炭下游需求行业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也有明显放缓趋势,表现在其收入以及利润增幅出现双降。上市公司吨煤价格、毛利均有所下跌,净利润率下滑。具体来看,截止到9月18日,黑化股份跌4.99%,金瑞矿业跌3.37%,跌幅居前。其它个股方面,潞安环能、美锦能源、安源煤业、山煤国际等跌幅超2%。
新兴产业转轨利好
然而,三季报中也不乏一些亮点机会。已公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公司显示,电子、食品饮料三季度单季的盈利预期最为优异,即使全部以预告的增长下限统计,三季度环比也有望以正增长姿态回报投资者。
周期性行业在A股的市值占比已经从2008年的75%,下降至7月末的57%。遥相呼应的是新兴产业及部分消费行业的市值占比快速上升,并且在为数不多的三季度业绩预增的公司中,小公司应验了“船小好调头”的谚语。如:大族激光三季度业绩预增50%-70%,主要原因是公司激光信息标记设备,激光焊接设备需求增长迅速。远望谷三季度预增40%-70%,由于公司所处的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作为铁路货物运输及烟草等行业RFID产品主要提供商,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都是主要原因。南都电源在上半年净利润大增后,三季报再次预告增长180%-210%,其中各种动力电池等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是主因,使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已越去年全年总利润。奥维通信,日海通讯,林州重机,搜于特,舒泰神等等也均是主营产品出现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业绩提升。
因此我们看到,在全年经济增速下滑已成定局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乃至全年业绩增长很难出现乐观局面,但由经济转型所带来的资源互补,鼓励创新等方面或推动新兴产业公司的盈利空间逐步改善乃至大幅增长,这也是我们长期认可并挖掘的主要投资机会。
(作者系新时代证券公司分析师)
9月已过,两市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今年三季度的业绩预告。据统计,在已经发布业绩公告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与同比减少的几乎各占半壁江山,其中预增、续盈和略增的共106只,预减、续亏、首亏和略减的共110只。
半个月前中报公布结束之时,市场曾一度乐观预期,上市企业盈利情况或已在二季度见底。然而,从近期陆续公布的三季报业绩预告初步观察,宏观经济面的窘迫恐怕仍将继续拖累上市企业盈利增长。报喜面仅为49.11%,而亏损面则扩大至14.30%,前者是近8年来的最低值,而后者则是最近3年间的新高。
三季报或为8年来最差
每到岁末年初都是上市公司总结业绩的时候,尤其是传统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在公布完三季度业绩后,全年的盈利水平也基本确定,年报是报喜还是报忧便可见一斑。在股市处于牛皮市或者牛市中那些业绩较好的公司往往很容易走出跨年度行情,进而推动第二年市场掀起一波“业绩浪”行情,因为绩优牛股在走出跨年度行情后,人们才意识到这类股票往往容易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进而形成一股价值投资热潮,届时ST股票就会被市场唾弃(除摘帽概念)。反观今年,我们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经济增速下滑”,“CPI,PMI持续回落”,“房地产调控坚定不移”,“稳增长”等等。这些字眼告诉我们,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恐难言乐观。
与一季度、二季度相比,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明显放缓。我们认为,由于内外需增速放缓、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因素持续施压,再加之去库存进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恐继续寻底。鉴于去库存进展、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变数仍存,上市公司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速是否会出现反弹尚不明朗。因此,在以房地产调控为主的大背景下,周期性行业净利润下降速度为近年之最,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因为那时我们还有4万亿投资和保障房大规模建设。如今,钢铁,水泥等行业亏损严重,煤炭行业利润增速下降,银行业贷款利息收入下滑预计全行业净利润增速将出现下降拐点。
據统计,截至9月17日95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仅492家“预喜”,占比约为51.57%,为近年来低点。具体来看,尽管Wind资讯统计的前三季度业绩略增或持续盈利上市公司分别有255家和109家,但预增上市公司仅有106家,远低于预减公司的156家;而相对于22家上市公司实现扭亏,首亏公司则达91家,另有49家续亏。另外,在954家公布2012年前三季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预增公司占比仅约为11.11%。而据中金公司统计,从2005年至今三季报业绩预警情况来看仍是8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前业绩最差的2009年三季报期间业绩预增的占比还在20%以上,其他年份均在30%附近,业绩最好的2007年三季报该数值甚至接近50%。
水泥业绩下滑惨重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调整周期中,对建材等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迅速萎缩。从年初至今,受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影响,水泥市场需求增速回落,水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多家水泥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是水泥行业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可能跌破20%,创下2003年1月份起9年半的新低。随着政策加码,但随着发改委累计批复近万亿元的轨道交通与基建项目,预计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有望好转,甚至反弹,但依然无法掩盖水泥行业上半年以及前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的事实。其中,从水泥企业已经公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来看,中期净利润亏损近亿元的福建水泥预计前三季度亏损不超过2亿元,冀东水泥、塔牌集团等最不乐观的预计,净利润同比降幅仍分别可达100%和90%。
钢铁业全面预减
曾几何时,钢铁股是大牛市里的五朵金花,更是机构投资者在弱势下资金避险的主要防御型品种。如今,经济前景的不明确令很多机构对市场预期仍比较悲观,导致了权重板块,尤其钢铁股的再度走低。
中报业绩整体暴降76.7%的钢铁类上市公司所发布的三季报预告继续散发着令人绝望的气息。在已发布三季报预告的17家钢铁类上市公司中,除表示“预增”的宝钢股份以及预告“扭亏”的广日股份外,其余15家钢铁类上市公司均预计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不如去年同期,88.23%的预忧率在两市各行业板块中高居榜首。
除了预忧率高高在上外,8家公司预亏、47.05%的亏损率也使得钢铁板块成为目前三季报预亏面积最大的行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韶钢股份属于续亏性质外,马钢股份、安阳钢铁等另外7家预亏钢铁类公司均是首次亏损,钢铁行业景气度的下滑趋势由此可见一般。
煤炭股业绩恶化
经济下行在煤炭领域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煤炭下游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主要表现为:煤炭需求量、产销量、铁路和港口转运量增速大幅下滑,净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全社会库存和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煤炭价格指数和市场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企业停产或限产。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煤炭产量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两个月下降;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主要港口发运煤炭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与此同时,煤炭价格同比出现大幅下降。8月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620-63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00元/吨。
煤炭下游需求行业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也有明显放缓趋势,表现在其收入以及利润增幅出现双降。上市公司吨煤价格、毛利均有所下跌,净利润率下滑。具体来看,截止到9月18日,黑化股份跌4.99%,金瑞矿业跌3.37%,跌幅居前。其它个股方面,潞安环能、美锦能源、安源煤业、山煤国际等跌幅超2%。
新兴产业转轨利好
然而,三季报中也不乏一些亮点机会。已公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公司显示,电子、食品饮料三季度单季的盈利预期最为优异,即使全部以预告的增长下限统计,三季度环比也有望以正增长姿态回报投资者。
周期性行业在A股的市值占比已经从2008年的75%,下降至7月末的57%。遥相呼应的是新兴产业及部分消费行业的市值占比快速上升,并且在为数不多的三季度业绩预增的公司中,小公司应验了“船小好调头”的谚语。如:大族激光三季度业绩预增50%-70%,主要原因是公司激光信息标记设备,激光焊接设备需求增长迅速。远望谷三季度预增40%-70%,由于公司所处的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作为铁路货物运输及烟草等行业RFID产品主要提供商,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都是主要原因。南都电源在上半年净利润大增后,三季报再次预告增长180%-210%,其中各种动力电池等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是主因,使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已越去年全年总利润。奥维通信,日海通讯,林州重机,搜于特,舒泰神等等也均是主营产品出现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业绩提升。
因此我们看到,在全年经济增速下滑已成定局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乃至全年业绩增长很难出现乐观局面,但由经济转型所带来的资源互补,鼓励创新等方面或推动新兴产业公司的盈利空间逐步改善乃至大幅增长,这也是我们长期认可并挖掘的主要投资机会。
(作者系新时代证券公司分析师)